32.杀意冲宵破敌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洛阳城墙下,已是一片混乱。  

每个人都在竭力砍杀,每一分一秒,都有人重伤死去。  

“是非寨人数有限,怕是挡不了太久。”  

河洛帮大龙头拄着刀,挥出龙雀刀气,砍翻眼前几名骑士,眼见沈秋一队骑士,已经堵在了城墙裂痕之后,便对其他人大声说:  

“但给我等挣得点时间,也是足够。  

大伙,别愣着了,快发信让城中隐藏的门人现身助阵!不能让北朝人冲入城中!”  

“但藏起来那些同道,是盟主为了应付魔教人偷入城中,这才...”  

江西狮相门的门主,和其他一些小门派的掌门有些迟疑。  

不过冲和老道看得透,他和雷爷的想法此时完全一致,这江湖前辈,拿出腰后传信烟火,厉声说:  

“北朝人已入城,管不了魔教人了,按雷帮主的说法做!快!”  

“嗖嗖嗖”  

刹那间,十几道传信烟火冲入天际。  

此时是午后时分,烟火爆开并不明显,但藏匿在城中各处,本来要伏击入城的魔教人的江湖客们,也纷纷现身。  

在各门派的精锐弟子们的带领下,往城门处冲去。  

人群中雷爷和浪僧对视了一眼。  

他两人,是知道百鸟朝凤枪下落的。  

任豪对于沈秋的安排,他虽并不知晓,但雷爷何等精明,大概也能猜到。他一直对洛阳之战很有信心。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源自沈秋手中那把兵家宝枪。  

沈秋很大度的,曾让雷爷接触过百鸟朝凤枪。  

可惜,雷爷并不能让宝刃驯服。  

他对浪僧打了个眼色,浪僧立刻悄悄转身离开此处。  

城中战情反复,他必须赶回白马寺去,护卫雷诗音和瑶琴,必要之时,要带着她们逃离洛阳。  

这是他和雷爷之前就说好的方略,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城墙之下,尽管沈秋带人冲碎了北朝前锋的突袭,但还有源源不断的北朝骑士冲入城中,这裂痕之处,已然化作绞肉机,双方在此地争夺不休。  

有东方策,杨复这样的地榜高手加入,让沈秋这支骑士战力更蛮横。  

但他们人数少,能阻断大队北朝骑兵,却很难阻拦那些小股骑士。  

被冲散的北朝人,也意识到这支是非寨残兵难缠,便在各自都尉的带领下,如水银泻地一般,往四周攻略而去。  

从城墙上冲下来的江湖人试图阻挡这些北朝锐士。  

但面对分散冲锋的北朝骑兵,江湖人们一个照面,就是死伤惨重。  

武艺再精妙,面对不讲道理的长枪,带着骑兵冲锋的动能,一枪刺来,哪怕是炼体的江湖豪侠,也是抵挡不住。  

一时间,自城门向后,混乱开始往洛阳城中蔓延开来。  

“众人!”  

冲和老道一剑刺出,剑气纵横,将四周军士砍倒,这老道一看局势不妙,便向后方喊到:  

“北朝狗贼分兵了,我等也分开!各自带门人,往城中去,截住北军!”  

一众江湖长老立刻向四周分散,各自带门人前去拦截,城中布防的丐帮和河洛帮拳师也是滚滚涌来,让这城门后方的广场街巷上,顿时成厮杀地狱一般。  

这个当口,随着局势混乱开,一直在等待机会的魔教中人,也趁乱溜了进来。  

张楚穿着黑衣,带着一把直刃刀,刚入城中,就看到远处沈秋正带着一队骑士,如凶神降世,在北朝骑兵阵中突破厮杀。  

他眼中凶光一闪,就要带着忧无命前去了结恩怨。  

忧无命这年轻人自然是无所畏惧,但杨北寒却是人老成精,他一把抓住张楚手臂,厉声说:  

“门主你疯了不成!看他手中兵刃!”  

杨北寒提醒之下,张楚这才看清,沈秋手中用的竟不是刀,而是一把八尺亮银枪,红缨穗穗,长枪抬起,便有数人倒飞出去。  

“百鸟朝凤,兵家宝器。”  

杨北寒眯着眼睛,说:  

“一人之时,与普通兵刃没啥区别,神异不漏。只是一旦成军,威能便成倍提升,那沈秋身后跟着近千人,又有正派人不断加入。  

此时实力,怕是已经膨胀到半步天榜。  

若非他枪术只是刚入门,那便是佛挡杀佛,谁去谁死的下场!  

无命娃儿用却邪都拦不住他,怕是一个照面,就要被刺成重伤。敌强我弱,不可力敌,门主与他的恩怨,下次再说吧。  

总不见得那沈秋,每次出现,都要带着一队军士吧?”  

杨北寒几句话说的张楚冷静下来。  

这七绝门主站在混乱中的屋檐上,往那阵中看了一眼,却愕然发现,自己那不成器的弟弟,居然也在行伍之中。  

手握一把沾血长枪,双目赤红,再无一丝潇洒,竟如失心狂战一般。  

“倒是出息了些。”  

张楚随口说了句。  

便翻身提着刀,带着忧无命和杨北寒,还有百名七绝精锐,往白马寺方向掠去,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几名通巫教高手。  

通巫教虽然和圣火教一向不对付。  

但这洛阳之事,都是张楚策划的,高兴为天下大势谋算,与圣火教搞好关系,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便遣了教中高手,相助张楚,也让这一行人中,地榜高手的数量,膨胀到了八名!  

若是算上已经冲向白马寺,要“请”圣女回西域的五方护法,还有今日凌晨时分,随着曲邪潜入城中的五行门长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