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躲不了的缘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咱齐鲁也是大楚朝有名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乃是天下繁华之所,日子很是过得去呢。”  

老掌柜抽了口烟,又叹了口气,对小铁说:  

“只是那大楚朝,也不知道是造了什么孽,那一年,据说是太行那边出了异兽,有仙人抓了异兽要炼妖成仙,结果引来祸事。  

大楚朝也受了牵连,老皇帝被吓死在燕京禁宫里,少帝匆忙继位,那一年我才20岁,记得也是清楚,朝廷大乱,北朝贼子便入了关。”  

“大楚少帝被赶到了江南,这齐鲁便从那时起,失了平静。  

之后天策军的好汉在关中那地方赶走了北朝狗贼,赵虎又趁机收复了齐鲁,说是收复,其实也就是捡了天策军的便宜。”  

老头颇为不屑的哼了一声,又咳嗽了几声,往路边啐了口唾沫,这又说到:  

“然后啊,赵虎就在临安放了火,烧死了少帝,夺了南朝天下,他一个武夫,怎么治得了国?  

搞得天下大乱,匪盗丛生,那日子啊,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掌柜的,听你的意思,你觉得北朝好一些?”  

小铁摇晃了一下脑袋,又问了一句。  

结果引来老掌柜哈哈大笑。  

他就像是对待子侄辈一样,对小铁说:  

“北朝狗贼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这些年走南闯北,也算是见了些市面,也去过沧州通州那些地方。  

啧啧,那北朝狗贼都是一群蛮子,根本看不起咱们汉人。那些地方的老百姓啊,也是过得苦巴巴的。  

这整个天下,也就你们江南,还有中原洛阳那些地方能好一些,呃,据说两广那边也不错。  

虽然是天涯海角的地方,听说也民生粗安。”  

“唉。”  

老掌柜把旱烟袋子,在马车车辕上磕了磕,对小铁说:  

“咱老百姓啊,其实也不在乎哪个皇上坐龙椅,北朝也好,南朝也好,就只盼着这天下赶紧安定下来。  

哪怕是过过苦日子,也比现在这乱世强得多啊。  

我这番回了济南,便也不走齐鲁生意了,我啊,想去洛阳那边看一看,据说那边有河洛帮护着,生意好做的多。”  

小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从小在辽东偏远之地长大,第一次出门,便被掠去了苏州。  

又运气好,遇到了沈大哥和青青,后来走潇湘之地,洛阳,那里也是和平的。  

这到了齐鲁,才知道天下动乱的含义,每次看到无人收敛的路边遗骨,看到废弃村落,荒废良田,小铁都心有戚戚。  

真的是太惨了。  

他在潍坊和临沂城外,还能看到举家带口,蓬头丐面的流民乞丐,都是失了家园,无处可去的老实人。  

有的恶向胆边生,便做了无本买卖,害人害己。  

天灾人祸,都在这片大地上衍生发展,最后成就了一片畸形的社会生态,看得人头皮发麻。  

那是非寨能成就天下第一寨的威名,却也是建立在这天灾人祸的基础上的。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齐鲁之地最太平的地方,居然是被那伙土匪山贼庇护的青龙山一代,无人敢去那里袭扰。  

百姓的日子虽然苦哈哈,但还能勉强活下去。  

那是非寨周围,居然还有了一丝畸形的繁华之感。  

真的是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真是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就在小铁和老掌柜正说话间,便又听到有大队人马从后方奔袭而来的声音,小铁向后看了看,结果又看到了那杆熟悉的旗帜。  

“不好!是非寨贼人追来了!”  

小铁顺手抓起重剑,将老掌柜推回马车里。  

这一次来人甚多,足有二十多骑,而且不管是神态,还是武备,都要比之前那一队人精悍的多。  

小铁也感觉压力极大。  

他护在马车边,看着那群游骑将马车团团包围起来。  

为首的骑士却不下令进攻,反而是从怀里取出一张纸,展开,一边看纸上的画像,一边在车队里寻找。  

在看到小铁那标志性的重剑时,这骑士面色一喜。  

他对身后人说:  

“快给钱老大和郎老大发信号!我们找到那少年了。”  

“嗖”  

当即便有几只鸽子被骑士放飞出去,又有几率烟火冲上天空。  

“不好!”  

小铁心头一震。  

这伙贼人在叫人!  

不能让他们会合,否则这商队众人今天就在劫难逃了。  

而那头目眼看着小铁要扑上来,便急忙交错起双手,大喊到:TV//  

“莫要打!莫要打!我等不是寻仇而来,这位小哥,你且稍等,等我家头目来了,便与你细说事情。  

我等并无恶意!”  

虽然他这么解释了,但小铁哪里会信?  

“我信你们的鬼话!”  

这定然是贼人的缓兵之计,小铁心头硬起,便挥起大剑便朝着贼人打去。  

之前的遭遇,让他心里对是非寨已经是一丝好感都没有。  

而且因为小铁之事事关隐秘,是非寨这边,也只有是非寨几个高级头目知道这事真相。  

这些游骑只知道头目们要寻一个带大剑的少年,却不知道何事。  

这两相之间本就有恩怨,一时间更是根本就说不清楚。  

眼看小铁气势汹汹而来,这些是非寨老兵也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只能与小铁缠斗起来,试图制住这猛虎少年。  

但沧海剑诀何其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