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舍命秋风杀人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每每持刀砍来,都会被他们躲闪开,一个个跑的就像是兔子一样快。  

沈秋身上到处是血,大部分是敌人的,也有自己的。  

他胸口,背后,都有被暗器划伤的伤口,便有雪霁真气源源不断的温养,但这样下去,他也很快会感觉到疲惫。  

就如困兽犹斗。  

刚猛有余,便是灵巧不足。  

“用快刀之法!夯货!”  

一个声音在战圈之外嚎叫着响起。  

那是张岚。  

他之前被打晕了,这会迷迷糊糊的刚醒过来,就看到沈秋正在一地尸体里,与剩下的十几个七绝门人缠斗。  

他看了片刻,眼看沈秋动作慢下来,便心知不妙,也顾不得身边守卫的七绝门人,破口大骂到:  

“你学了提纵就是为了玩吗?  

用刀的时候也施展轻功啊,学学张楚。人刀合一,顺势而为,人随刀走,知不知道!”  

“砰”  

张岚的话还没喊完,就被身边护卫的七绝门人一脚踢中脸颊,剩下的半句话也变成了呜咽声。  

他也顾不得对沈秋喊叫,从地上跳起来,就和那高大的七绝门人斗在一起。  

这惜花公子也算是彻底放弃了幻想,也开始搏命了。  

沈秋当然知道。  

他初学刀术的时候,就从那都统大人的武学技艺里,知晓用刀的手法要诀。  

这用刀,和用剑其实也差不多。  

剑道中所谓用剑时,要身与剑合,剑与神合,刀术也差不多。  

两者的区别在于,剑之在左,青龙象也;  

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故剑取轻灵,刀用勇猛。  

这是风格不同,但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按照套路来。  

两者之间是可以互换的。  

沈秋是厮杀太过,杀红了眼,又手持摇光刀,被这宝刃自带的神异掀起心中怒火,一时间迷了神智。  

这会被张岚喊破,沈秋手中摇光刀式便骤然一变。  

从刚猛无铸,变得轻飘飘的,就如风中落叶一般。  

体内魅影步法也从短程爆发,切换到长途奔袭。  

真气流转骤然一缓,就如从滔滔大河,换为涓涓小流,暴起杀气少了一丝,但身体却更显轻盈。  

“唰”  

沈秋脚尖点地,一跃丈远,拖着摇光靠近一名七绝贼人,在近身之时手腕倒转,秋风刀式挥洒而出。  

刀式又轻又快,有秋风飒飒,吹拂面庞,毫无杀意。  

但杀气隐藏于秋风扫叶的最后一瞬。  

这迅疾刀光带起两道残影,让那快速后退的七绝贼人竭力躲闪,却只能想落叶一样,被卷入刀中。  

刀锋轻盈的划过他脖颈之处,便有血光冲天而起。  

沈秋没有强行控制挥出的刀式,砍死一人后,他身影在地面轻点,便借着摇光刀的势能,急速掠向另一侧。  

不像是人带着刀,倒像是刀在拖着人飞行。  

被沈秋锁定的贼人见刀光飞来,便咬牙握紧双手短矛,朝着沈秋猛刺而来,周围的几人也不再躲闪,快步冲来,要将沈秋围杀当场。  

“铛”  

摇光刀刃砍在短矛之上,那短矛被顷刻撕开,刀式动能殆尽,沈秋轻轻一推,三分舍身决再次暴起,刀刃向前猛冲,速度更快。  

“噗”  

又一人的脖颈被刀刃撕开大半。  

沈秋停在原地,双手扣住摇光刀柄,看也不看周围涌来的人,腰腹使力之间,那雪白摇光在周身挥出一招夜战八方。  

270°的大范围横扫之间,刀影乱舞,扑向沈秋的四人就像是被卷入秋风之中,接触一瞬便倒飞出去。  

匹练刀光如龙翱翔,一刀了断四条性命。  

这还没完。  

沈秋的刀式压到最后一瞬,就像是控制不住摇光的方向,整个人轻飘飘的被摇光带着从原地掠起。  

身若落叶,随风而行。  

是了。  

这才是真正的秋风刀。  

长久练习归燕刀束缚了沈秋的习惯,让他总是下意识的试图去控制自己的刀式。  

但归燕刀乃是军中武学,上战场握不住武器的下场就是死!  

但秋风刀术却不是战阵厮杀。  

江湖客对决,你来我往,胜负总在一瞬之间。  

出刀一定要快!  

快若秋风横扫大地,刀式既出,便不需控制,人随刀走,就如秋风扫落叶,融身秋风之中,将飒飒杀意卷向四方。  

剩下的几个七绝贼人还欲“放风筝”围杀沈秋,却被带动秋风凉意的沈秋一刀一个,砍死当场。  

他们是在放风筝,而沈秋是在随风而行。  

哪个更快?  

“噗”  

张岚受伤太重,被那高大的七绝门人压得很惨,只能勉强靠逍遥游抵挡一二。  

就在他不断后退之时,那眼神狰狞,手提狼牙棒的七绝门人胸口,却骤然“长”出一截雪白刀刃。  

鲜血喷洒,那蛮横贼人眼光呆滞。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胸口长刀,却是在疑惑,为何自己对这偷袭一刀毫无感知?  

在他身后,沈秋单手持刀,手腕轻轻一甩,那高大人影就如山石倾塌,软倒在地。  

“哟。”  

沈秋抹了抹脸上的血,看着眼前鼻青脸肿的张岚,他拄着刀,说:  

“你这爸宝男还没死啊,真是命大。”  

“你那是什么称呼?”  

张岚咬着牙,气喘吁吁的回头看了一眼,七绝门人已经死光了,被沈秋一人杀死。  

他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