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不讲武德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吕武一再收到各方各面的汇报,包括一再遭到拒绝接见的范鞅分别派人去了韩军和楚军那边,又有宋军的主将向戎隐秘来到汉军这边见了吕武又匆匆离去。  

如果说之前吕武只是有所猜测,得知范鞅派人去见韩起和熊招,成功截杀了要去见韩起的范人截获密信,范国和韩国要对韩国进行悖盟不但被确认,还掌握了密信这种证据。  

拿到密信并观看之后,吕武确定遭到背叛并没有多么恼火。  

同为晋国之臣时,大家玩的就是有利则合的游戏,轮到有了属于各自的国家,国与国玩背叛就显得更正常了。  

有那个闲工夫发怒,还不如保持冷静的心态来应对突变的局势。899中文“丑时命人往‘新郑’见范公子鞅,怒斥其悖盟背信。”吕武还是需要道德制高点的,拿捏好时间也能给范国和楚军那边在高层制造思维上的混乱。  

没有掌握荀国也对汉国悖盟的证据?那就暂时不把荀国扯进来呗。  

吕武知道荀国也早就有了自己的盘算,需要认清的是暂时非但不能把荀国怎么样,还要用最大的努力来稳住荀国。  

不止是荀国,吕武将要夜袭的楚国,以及以前就打得几次半身不遂和以后一定会灭掉的齐国,一样需要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拉拢。  

当夜,吕武派去“新郑”骂范鞅的人出发,汉军营地内也开始为夜袭做最后的准备。  

打完就要跑?该毁的东西需要事先破坏,其余能用的东西则是往死里用,不然还要留给敌军用来在某天打自己啊!  

汉军营地在白天就大肆宰杀牛羊,以至于营盘里面先是充斥着血腥味,后面变成满营飘着肉香了。  

宰杀掉的牛羊全部煮了,一时半会吃不完就收起来等撤退路上再吃。  

战马往舒服了伺候,必要的热身也不能停,接下来轮到它们出死力的时刻了。  

饱餐荤腥的将士,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其余人早早入睡,就等着凌晨玩一波大的。  

汉军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楚军当然不是瞎子。  

楚军紧张了一个白天,等着汉军邀战,结果是一整个白天过去,猜测中的大战根本没有发生。  

“汉王或许已有察觉?”公子午可能是火气有点大,一开口说话就让浑气狂喷,坐得近一点的人都能闻到口气的味道。  

熊招立刻点头,说道“必定如此。”  

那可是寡人的偶像,能当寡人的偶像怎么可能是蠢货。  

比较受局限性的是,他们刚刚进入战国时代,思维方面还是放得不够开。  

拿军队调动的事情来说事,换作是各国君臣的思维得到解放,派出斥候、侦骑、探子什么的变成常态,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该引起警觉,哪里轮得到吕武调动军队不被得知,即便知道了也没有让他们多想。  

认真论起来,一直跟吴国交战的楚国,他们并不是没有遭到过突然袭击,甚至连夜袭都遭遇了几次。  

当然了,夜袭的事情很少发生,规模上面也比较小。  

熊招要说点什么,帐外有人大声通报,说是彘裘求见。  

现在是什么时辰?差不多是丑时七刻,也就是将近午夜三点。  

楚国君臣这么晚没有睡的理由是汉军在白天显得很反常,他们肯定要进行相关的讨论,好在后面有能够应对的办法。  

“见过楚王,诸位。”彘裘脸上带着惶恐,行完礼,又是语速极快地说道“汉王遣人训斥我王,已知我、韩悖盟之实。”  

所以,范鞅还是选择给出了士匄怎么死的说法,认为杀父仇人不是楚国啦?  

另外,彘裘回到范国是中行吴早就决定悖盟,回来说服范鞅以及一众范氏公族吗?  

而这时,帐外又有新的通报。  

来求见熊招的是宋国的向戎。  

“代寡君问候楚王。”向戎好像是没有看到彘裘,又或者是视而不见。  

熊招皱眉看着向戎,问道“深夜来此,为何?”  

没有让向戎等着,也没有让彘裘事先躲避,里面有文章呀。  

向戎说道“楚行霸道,非宋可奉,特来解盟。”  

熊招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一脸的若有所思。  

倒是公子午怒声道“宋可知此举将有何害?”  

向戎抿了抿嘴,沉默了几个呼吸才说道“便是我诚意侍奉于楚,又将如何?楚灭我之心早有,断不会因我侍之以诚,吝惜于我。”  

熊招看了一眼公子午,可惜的是后者没时刻准备接收信号,导致熊招需要亲自上场,问道“宋可是与汉互盟?”  

向戎又是一小会的沉默才说道“汉王乃是信义之君,亦是不朽人物。”  

总之吧,可能世界上没有好人了,比较现实的是哪怕汉国要对宋国干点什么,反正不会比楚国更快。  

熊招没有给向戎什么反馈了。  

有些事却是一定要有人问,公子午充当了这个角色,问道“宋退兵,抑或挪营,续而会猎?”  

这一问让向戎看上去非常纠结,却还是回答道“我军今夜便会攻击。”  

什么意思?  

这一刻,包括熊招在内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愣在当场。  

向戎又说道“汉王信我,予我权柄。我今次前来,便是代汉王宣告夜战之事。”  

刚刚有点回过神来的众人,脑子又是一懵,整个人都有点麻了。  

说完话的向戎行礼,不等熊招等人有所回应,转身就迈步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