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带甲百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楚国…或者熊招,搞出这一波操作让吕武有点懵呀。  

倒不是熊招前几年去了王号,当下又把王冠捡起来戴头上,主要是不管诸侯愿不愿意,“东方世界”就是有两个“王”。  

也就是不将吴国和越国过家家一般的称王算在内,诸侯不管是认可还是反对,事实上“周王”和“楚王”的名头已经打出去了。  

周天子的“王号”是祖宗开创基业得来,各个分封国不承认周王室的“王号”也等于是在否认自身。  

楚王的名号则是楚国用硬实力自己赢来,可惜的是办不到姬发的事业高度,也就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让天下诸侯承认周王室作为“共主”的地位。  

以前,楚庄王熊侣做问鼎轻重的事情,要的是抢走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现在,现任的楚国一国之君熊招,不再以取代周天子“共主”的唯一性为目标啦?  

吕武心想:“看来楚国是真的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并且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明白抢周王室‘共主’的身份会使某个中原诸侯成为霸主,带着其余列国抗衡楚国。”  

再怎么,周王室的招牌依然高挂,名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好用的。  

晋国并不是第一个举起天子旗号,喊出“尊王攘夷”实际搞争霸事业的国家,好些个诸侯国都这么干过,成功的国家就有齐国、郑国、卫国,晋国其实是后来者。  

所以,现任的楚君熊招见自己的先辈搞了那么多年没有成功,想着换套路啦。  

只要能把不服的国家打到服,能不能成为唯一性的“共主”,还不是自己了算,何必一开始就招惹中原诸侯强烈的反抗意识呢?  

吕武这一刻很警醒,不是因为其它,主要是范国和荀国竟然没有派人来通气。  

范国之前才跟楚国大战了一场,转头答应了楚国去“相王”的邀请。  

中行吴口口声声要侍奉吕武,轮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玩了一手“既定事实”啦?  

殿内的人不少,听完公子午所言,起心理剧烈波动的人绝对不少,问题是不见有人站出来讲什么,什么哗然声也没有发出,一个个注视着吕武等待裁决。  

“如果周天子肯依仗我,我倒不是不能扛起‘王旗’也玩一玩‘尊王攘夷’那一套。”吕武心想。  

关键是连续好几任周天子不是选卫国就是选齐国!  

吕武没有当即表态,看向了梁兴。  

在汉国负责邦交的是大行令,梁兴也就站出来请公子午先去驿馆休息。  

等外人离开,崔杼出班道:“君上,楚王此举乃是祸乱我家。”  

这个“我家”指的是周王室的分封体系。  

吕武着实记不得历史上是谁提出“相王”,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诸侯参与,只依稀记得秦国当时不请自到。  

分封体系崩溃对汉国有影响吗?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只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里就要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但取代了秦国,还将魏国和赵国给搞没了,汉国不但位处边角,并且邻国也就周王室、楚国、晋国和荀国。  

最为重要的是汉国地处西疆和北疆,并且汉国的军事实力无比强大,要不然齐国也是位处一隅,怎么没办法将小日子过得舒坦?  

到底,齐国的地理位置也在边角,问题是齐国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抗击外敌。  

崔杼讲了不少,总体上就是思想固定且僵化,有点不能接受“天下”一时间多出了那么多的“王”。  

“一旦事成,中原诸侯便是一盘散沙,必成楚国一家独大局面,再为楚国各个击…”崔杼到一半自己停了下来。  

是呢,以前虽然也存在互相竞争,名义上不是还有一个“共主”吗?  

要是每个人都是“王”,代表脱离了周王室的体系,不再有“香火情”作为基础,一块玩耍的防备心绝对会更强烈,甚至是变得更为赤裸裸。  

只是吧,崔杼各个击破,是不看好汉国的实力,认为汉国终有一天也会是楚国的菜吗?  

崔杼没将话讲完,该听出来的则是一个没差,不少人用诧异的表情看过去,少部分则是露出了一脸怒容。  

“大汉之强,不弱于楚,乃至更盛。”解朔讲这话的声音很大。  

国尉担负全国年龄合适和身体状况达标者的训练任务,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家能拉出多少兵力?  

解朔又大声道:“如君上允许,大汉尽可带甲百万,何惧于楚?”  

这一下崔杼有点懵逼。  

连带大多数文职体系的官员傻了眼。  

多少来着?  

百万???  

我了个尼玛,汉国竟然能拉起一支百万人数的军队!?  

真的假的???  

是真的,只是真的拉出一支百万大军,汉国很大概率是离崩溃不远了。  

那可是一百万人去参与拼杀,代表着优质劳动力全去当兵,后方只剩下老弱妇孺在生产。  

历史上的秦国一再暴兵,动辄就是拉出五六十万、七八十万的大军,为什么没有崩溃?  

那是因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花了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打基础和进行积累,平时的国帑和国库储存,花了又能及时得到补充,再来是耕战制度已经得到巩固,自然是撑得住。  

汉国才建国几年?吕武目前只搞了“战”的制度,“耕”的制度还没有搞,哪能承受拉起百万大军的代价。  

不过,带甲百万听着挺带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