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这样的组合,谁能抵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俺和某某谁在打生打死,有人想待在旁边看着又想暗中蓄积实力?别特么做梦啦!  

晋国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全信赖过哪个诸侯国,恰是这种提防让晋国哪怕在与楚国的争霸中失利,依然能够坐稳中原霸主的宝座。  

“如此,我等早遣臣属而往。”众“卿”进行了表态。  

怎么折腾小弟是一种学问,不想收拾为前提之下不能弄得太过火,又要恰到好处地折腾到某个小弟不至于国内民不聊生,免得小弟忍受不住跳反。  

应该怎么做晋国早就摸索出了一套规律,召唤小弟前来会盟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列国得到召唤,晋国每一次都会直接说明白小弟该带来多少军队,个别时候还会强调军队里面的“徒”和“羡”构成,极为特殊情况还将要求军队中有多少披甲的士兵。  

可以将以上那个视为一种战备等级,晋国会不会用到某个小弟的军队,会用到又该是危险程度有多大,等等之类的。  

晋国对小弟的每一次召唤,其实都是在消耗小弟的国力。  

毕竟,大军一动就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军队也将产生消耗。  

晋国在某种层面非常讲究,从不刻意将小弟的军队消耗在战场上,有什么困难都是晋军自己上,撤退也是由晋军来进行断后。  

列国都说晋国厚道,他们不愿意承认的是,晋国不信任自家军队的战斗力罢了。  

事实上,列国军队进攻不行的问题还算不大,晋军随后攻上去便是。  

一旦列国的军队在撤退时挡不住追兵,他们则可能要一块完蛋了呀。  

吕武说道:“今次依旧不召莒国。”  

作为卿位家族的阴氏负责齐国、杞国、莒国和大邾的邦交,莒国一再找死,去年又做了更找死的事情,已经被提出“朋友圈”并拉黑了。  

莒国上了晋国必须征讨的名单,国君和其余“卿”当然认同吕武的观点。  

有那么一件事情多少有点尴尬。  

秦国先找赵武做好了邦交手续,等于秦国跟晋国的邦交今后归于晋国卿位家族赵氏负责。  

后来,吕武率军打崩了秦国并成为执政,不代表秦国在晋国的邦交权利转移到阴氏手里。  

说明白通透点,没有经过正常合理的手续之前,秦国跟晋国的邦交处置权就是在赵氏那边。  

所以,晋国卿位家族中负责通知秦国前来会盟的是赵氏。  

关于这一点,吕武绝对会做出处理,不会留下这么一个隐患。  

什么隐患?如果某一天赵武邀请秦君惠来会盟,秦君惠到场之后突然哭诉或发难,身为秦国执政又是晋国“卿”之一的吕武会不会难堪?  

也许并不止是难堪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让阴氏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的事情破产。  

“大良造。”赵武出了帐篷追上吕武,称呼方面很有讲究,又说道:“秦国会盟之事,请姐夫安排。”  

先叫“大良造”就是点名为了公事,后面再喊“姐夫”则是表达亲近。  

吕武先点头,再说道:“下军佐,我意接手秦国邦交,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种场合来提这事有点不合适,时机却无比的正确。  

赵武稍微一愣,迟疑说道:“姐夫为秦国‘庶长’、‘大良造’,再接手秦国邦交…”  

是呢。  

吕武是晋国的“卿”之一,又是秦国的执政,不需要进行一些避嫌的吗?  

赵武的意思是,他不会干涉秦国内政,同时不会干出一些让阴氏觉得不爽的事情。  

那么,由赵氏负责秦国的邦交处置权能让吕武避嫌,是不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赵氏能够与阴氏达成一些合作,双方又能合情合理地接触,不好吗?  

吕武觉得赵武是在想屁吃,阴氏不可能在秦国身上留下什么破绽,用不着谁来做人情。  

没有从里到外掌握秦国,哪天出了事,吕武该躲在哪哭?  

赵武见吕武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不清楚,嘴上说道:“姐夫所提之事自然可也。我自会告知君上,此后秦国邦交由姐夫来处置。”  

吕武脸上有了笑容,说道:“我会寻鲁国,好好敲打一番。”  

今日事,今日结。  

赵武愿意给面子,吕武就该有所回报。  

吕武插手鲁国说不得会引起魏氏的误会,代表其中有风险,成或不成赵武都该明白事情两清了。  

欠了什么就马上还?普通人的相处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政治人物这样干就很有内涵了。  

人与人之间没点人情关系,预示着根本就亲密不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进行疏远。  

“我有诸事不明,可寻姐夫解惑?”赵武在进行试探。  

吕武深深地看了赵武一眼,视线移向了出现在不远处的中行偃和士匄身上,对吕武说道:“赵氏乃是赵氏,并非韩氏。为人当有担当,遇事便避,非为‘卿’之道。”  

那些话让赵武愣在当场。  

吕武再看了赵武一眼,一边想着秦国那边的事情,一边走向中行偃和士匄。  

现在应该没人猜到阴氏想要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他们理所当然认为吕武在处理秦国事务上要懂得避嫌。  

要不吕武在晋国是那样的身份,又在秦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再截获晋国与秦国的邦交权,岂不是要将秦国拿捏成为阴氏的玩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