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吃尼玛大锅饭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鉴。”  

中行偃欲言又止,选择闭嘴降低存在感。  

得了。  

晋国有八位“卿”。  

其中的五位“卿”都反对吃大锅饭。  

智罃收敛了自己的贪念。  

国君有什么小心思也该收起来。  

事实上,吃大锅饭这种事情对国君最为有利。  

他需要的是晋国从整体上变得强大,不能个别几家发展壮大,更多的家族陷入衰弱。  

那样一搞的话,晋国会呈现国力下降,并且将引发国内的不稳定。  

“齐屈服,明岁征秦?”国君问道。  

吕武睁开了眼睛。  

殿内却是陷入了安静。  

晋国需要重新获得霸权!  

率先悖盟的齐国已经屈服?  

那么调头打秦国,会使晋国的西面再次安稳下来。  

将一流强国序列的齐国和秦国打服,其余各个诸侯国只能乖乖继续当晋国的小弟。  

晋国不就重新制霸中原了吗?  

重新成为中原霸主的晋国,接下来又能跟南方霸主的楚国好好快乐玩耍了。  

国君见没人说话,一点难堪的情绪都没有,安安静静地等着谁给吱一声。  

晋国这些年,每一年都在用兵。  

算起来,晋国好像连续五年,一出动就是四个军团?  

一次次出征,能够获得很大红利的也就两次?  

其中的一次是征讨秦国,另外一次就是跟楚国打完“鄢陵之战”后去抢劫郑国了。  

国君猛然间想到一件事情。  

两次能够获得大红利,好像吕武都有参加啊!  

国君又想到了这一次征讨齐国获得收益,情不自禁用热切的表情看向吕武,眼眸满满都是鼓励。  

其余人也想到了什么,目光集中过去。  

吕武:“…”  

嘛呢!  

为什么大家都用那种眼神瞅着俺?  

然后,智罃说道:“明岁,中军、下军伐秦?”  

国君很无所谓。  

反正只要规矩不乱,属于他的四成就少不了。  

中行偃和士匄对视了一眼,非常不乐意错过捞一笔的机会。  

最为不满的是魏琦。  

晋国历经大乱,河西之地的大部分土地落到了魏氏的口袋里。  

现在的情况是,魏氏跟秦国有很长的边界线,打秦国却想绕过魏氏,算怎么个回事。  

对了!  

晋国是哪个家族负责跟秦国邦交来着?  

以前是赵氏。  

关键赵氏经过覆灭又复立,不但实力方面十不存一,对外的邦交也都断了。  

吕武对打秦国的兴趣太大了!  

只不过,他不能表态。  

下军和新军刚刚在齐国那边肥了一波。  

攻打秦国?  

虽说没正式开打,谁也无法预料能不能如期去打,打了之后能不能取得收获。  

又有获取收获的渠道,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韩厥一再用眼神示意国君。  

国君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深思了一下才明白韩厥为什么打眼色。  

阴氏和魏氏肥了一波。  

士鲂已经从范氏别出,成为彘氏。  

从广义上来讲,吕武、士鲂和魏琦、解朔都属于新晋的卿位家族,养肥几波有影响,却不会那么大,只是需要适可而止。  

一样作为“卿”的智罃、韩厥、中行偃和士匄,去年一再白忙活。  

以他们的家底,白忙活几次,其实打击不会怎么大。  

关键不能只盯着卿位家族啊!  

哪一个卿位家族没一些附庸?  

国君需要考虑的是全局,看顾中小贵族是一种责任。  

隶属下军和新军的各个中小家族已经有很大的收获,不能忘了隶属中军和上军的那些中小贵族吧?  

国君说道:“智卿,寡人以为下军、新军方归,明岁中军、上军出征伐秦为妥。”  

智罃为什么选择下军?  

他一方面看重吕武真的能打,再来就是觉得吕武能带来好运气。  

只是吧?  

他好像忘记元戎的责任和义务,只光想着老智家能不能获得大笔收获。  

作为元戎,应该将全局考虑进去。  

其中包括平衡国中的贵族,保证绝大多数贵族能够纳赋,完成年份的纳赋所需,提供他们一个上进的渠道,打赢也能发一笔。  

“寡人以为秦戎蛮也。”国君的用词方面很贬低秦国,顿了顿问道:“可否选一地筑城,以绝其东出?”  

天才一秒:dushuzhe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