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老吕家已经站起来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盾墙搭上了城头,魏氏士兵源源不断地杀上去。  

城内的第二道护墙之上,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拼杀,每分每秒都有人鲜血狂飙,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成为一具尸体。  

更多的则是受伤,无法再继续参与接下来的作战。  

子羽发现守不住,再一次很是审时度势地撤退了。  

只是,他第二次撤退未能带走太多的兵力。  

郑人对那么快失守都有点习惯了,很多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丢掉武器进行投降。  

魏相汲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发现敌军指挥官撤离,派出部队死死地咬住。  

跟上去的魏氏士兵一度杀进第三道护墙里面,却是被郑人玩命地反扑,给打了出来。  

子羽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他觉得自己也没做错什么,一定是晋军太能打的关系。  

“连楚国都一再输给晋国,秦国更是一战差点亡国,我已经尽力了。”他这么安慰自己。  

仅是一天而已,郑国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新郑”防线,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被攻破了两层。  

战局的发展让郑君姬睔勃然大怒。  

他上一刻还在听子羽派来的家臣信誓旦旦保证会守住第二道防线,甚至要给攻城的晋军沉痛的教训。  

才过去多久?  

估计连半个时辰都不到的时间。  

然后,第二道防线特么失守了!  

感觉到自己被愚弄的郑君姬睔多少还有一些理智。  

他撤掉了子羽的职务,却是没有抓捕起来。  

话说,子羽只是被撤销职务,没有被杀,更没有被抓,真的是相当幸运了。  

没人敢为子羽说好话。  

郑国的高层不但懵了,并且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他们对一天不到就陷落了两道防线,感到极度不可思议的同时,对己方军队的战斗力出现怀疑,觉得晋军远比自己料想中更能打。  

由于现在是个还讲“礼”的时代。  

新接手防御城防的郑国大夫侯晋,派出自己的家臣向城下问话,就想知道攻打“新郑”的是晋国的哪位贵族。  

魏氏士兵回答是魏相。  

侯晋一听是来自魏氏,对旁人说道:“早闻魏氏仗兵甲之利横行列国,果真闻名不如见面。”  

老魏家在甲胄和兵器的生意上做得极大,不但会卖给本国的贵族,列国也会去采购。  

晋国是当世的中原霸主,各国其实非常在乎晋国内部的变动。  

侯晋是个有抱负的人,没少关注晋国的动向,自然也会关注楚国那边。  

他想起了一件传言,讲的是魏氏近期封地变动有些大,讨伐秦国之后将几块封地进行了相连。  

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贵族,有一个算一个都十分羡慕晋国的贵族。  

不是羡慕其它。  

羡慕的是晋国贵族在国内的话语权很大,尤其卿位家族更是权势滔天。  

他们清楚晋国贵族为什么能跟国君叫板,纯粹是国君掌握的力量没有卿位家族雄厚。  

更多的诸侯国,国君所在的公族才是实力最强的一方。  

晋国由贵族掌握话语权。  

楚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两大霸主国都是贵族有很大的话语权,偏偏还是个霸主,一些诸侯国的贵族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  

侯晋作为一名有抱负的贵族,对郑国的现状极度不满意。  

要是能选的话,他真不想作为一个老牌投降国的贵族,很希望能够改变郑国的现状。  

只是吧,郑国长久是这个这样,想改变真的需要一剂猛药!  

“可惜来的不是晋国的‘卿’啊!”侯晋对自己的心腹说了那么一句。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侯晋期待跟晋国的“卿”交手呢。  

只有心腹能听懂侯晋在可惜什么。  

要是晋国的“卿”亲自来,侯晋也许能将“新郑”卖个好价钱?  

尽管感到可惜,侯晋却准备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好好地让晋国人知道自己的能耐。  

为此,他联系了几个交好的家族,请他们给予更大的支持。  

而魏相在攻下第二道防线后,只是对第三道防线摆出要进攻的姿态,干的却是立刻让魏氏士兵扫荡第二道城郭。  

“如此即可。”魏琦将随军贵族召唤到第二道护墙之上,指着第三道护墙,说道:“如若要攻,易也!”  

老吕家的重步兵再一次给他们上了一课。  

对付这种最高三丈的城墙,上去用盾牌搭建倾斜面,提供士兵冲击城墙就是了。  

其实,攻打城池困难在什么地方?  

不就是因为守军有城墙作为依托嘛!  

进攻的一方要上去不容易,很多士兵都是倒在城头的箭矢、石块和檑木之下。  

在场贵族就不免看向吕武,眼眸里有太多的探究。  

他们现在需要死死围住,等候楚军的到来,再进行下一步。  

“武?”魏相凑近吕武,低声说道:“阴氏何时涉及强弓研制?”  

强弓???  

说的是弩吧?  

吕武不解地看向魏相,表示不明白什么意思。  

“我家可迁就于你,韩氏…”魏相摇了摇头,索性讲得更透一些,道:“勿恶了韩伯。”  

老吕家已经对老魏家的甲胄行业发起挑战了哦!  

还是用新时代的产品,一下子将老魏家撂倒在地。  

要不是魏氏的一帮话事人理智,也有吕武愿意让出利润,两家早就该势如水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