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轻人身体就是棒棒哒,昨天陈家几乎虚脱了,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落寒便恢复如常,生龙活虎又是条好汉。  

将手稿上的内容,添加一些文字,重新整理一遍用了半天时间,将其输入电脑、完成论文剩下的部分,又将其将其翻译成英语。  

其中好多专业词汇落寒也需要找专门的词典来查询,又花了落寒两天半的时间。  

一共四天时间,落寒终于将脑中的图纸变成了论文,并且转换成了pdf格式保存。  

接下来便是投稿了。  

作为一名投稿人,往哪家期刊投论文,作者心里一定要有点逼数。  

就像是一些常规的数学分析方法、某个方程的独特解或者一些方法改进的论文。  

就像是落寒第一篇论文《复微分差分方程组的整函数解》那样论文,你投去a  

th,人家鸟都不鸟你。  

诸如《霍奇猜想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论文课题,你投去国内普刊。  

人家也看不懂,当然了这只是打个比喻,目前没人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据落寒自评,第三篇论文的level远高于他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所以落寒选择发往国外。  

顶级期刊不用考虑,这篇论文水平也就介于,核心期刊与普刊之间的那种期刊。  

千挑万选,落寒最终选择的期刊是《数学纪事》。  

这本期刊由普林斯顿大学创刊,九十年代后改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期刊部出版。  

主要刊载理论数学研究论文,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在学术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因子也相当可观。  

其实落寒本来还有个更好的选择,比如专门刊载数论方面论文的《数论杂志》。  

在数论领域的拥有更高的权威性,但奈何影响因子略低,还要收取一笔不菲的版面费。  

版面费这个东西动辄一两千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要一两万。  

其实这篇论文单位写的是博雅,发表后落寒应该是可以找学校要,不过前期就需要自己垫付。  

这时候有个好导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至少他可以帮你垫付,落寒不想再去麻烦百里瑾,也不想找家里要这笔钱,所以选了《数学纪事》。  

“美国佬,真是太抠门,等我以后自己办个期刊,到时候全部刊登中文。”落寒摇了摇头,恨恨的想着。  

很快落寒就把论文上传到了《数学纪事》的投稿网站,然后留下了自己的邮箱。  

这次发表论文,不是强制任务,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插队审稿的功能,但愿别把他的稿子拖太久。  

十月下旬,落寒就完成了三篇论文。  

落寒自己还是觉得速度挺也就一般,主要是前一段时间杂七杂八得事情耽误了不少功夫。  

落寒盘点了一下自己的三篇论文。  

第一篇发的《数学学报》属于国内普刊,第二篇发的《数学创新报》,是国内核心期刊。  

第三篇落寒就升级到了国外普刊之上了。  

在文发表上面,落寒最崇拜的就是欧拉。  

欧拉一生写了将近900篇论文,从13岁进入大学后就在写论文的路上一去不返。  

在研究数学的黄金年龄,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欧拉平均每年写30篇800多页以上的论文,每个月平均2篇以上。  

在那个没有电脑,纯靠手撸的年代,欧拉简直就是个人形码字机。  

不仅如此,他还创立了函数符号,开创了微分方程这门学科,把数学用到了几乎整个物理领域上。  

涉及行星运动、刚体运动、热力学、弹道学、人口学等等,这些工作又和他的数学研究相互推动。  

投稿的事情搞定后,落寒在宿舍懒了一天,权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同时也在思考接下来做点什么。  

投稿的时候要付版面费,落寒在不依靠父母和老师的情况下竟然拿不出来多少,学费博雅给他免了,生活费张翠红一个月给他1500。  

之前一直没考虑过钱的问题,现在貌似可以好好想想。  

前世毕业后没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在家啃老的经历,让落寒觉得成年后再问父母拿钱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情。  

落寒开始思考创业这个问题。  

就在这时久久没有发布任务的系统又出新动静了,自选任务和随机任务都出现了。  

落寒发觉强制任务出现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的,系统不应该让落寒朝着它背后主使的期望去发展么?  

落寒问亮亮,亮亮说他也不知道,只是他觉得最近那种被监视的感觉好像不在了,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落寒摇了摇头,不在纠结,知道了又能怎么样,那些都不是他所能对抗的。  

落寒开始查看任务,先是随机任务,毕竟奖励丰厚,那没有显示的额外奖励才是最动人心的。  

随机任务:第一桶金任务说明:身为一名学霸,绝不是在学术领域上独占鳌头,人是一种利益至上的动物,学霸不一定要学会如何经营但一定要知道如何将学术领域的成就,转化为可用的社会资源,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参考事例爱迪生,诺贝尔,迪恩·卡门,欧拉。  

要求:半年内,宿主名下持有资产达到2000万以上(扣除负债以及虚拟资产,只计算可以变现的实际资产)。  

固定奖励:自由经验值100000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