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有我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深且幽。  

东山围场的外围多是些山鸡野兔,而五感敏锐的野狐野鹿们都喜欢栖息在最深处。  

如锦目标明确,便一路驭马深入。  

李渡跟在她身后寸步不离,待到了宽畅处,又紧追几步,与她并驾齐驱。  

“你的骑术和箭术都为上乘,但宿州乃是水乡,会骑马的人应该不多,连像样的马场都很少…”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如锦并不想骗李渡,可是真相却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说出口。  

好吧,就算她说出来,他也未必信啊!  

还好,她早有准备。  

如锦轻轻笑了起来,“耳听为虚,可眼见也未必是实,就好像你分明应该得陛下的忌惮和冷落,但偏偏又掌领了陛下的玄羽卫。所以…”  

她顿了顿,“我养在宿州的深宅大院里,为什么却会着最上乘的骑术?李渡,不要问我,用你的心感受。”  

一个大西瓜,中间切一半。左边的给你,右边也给你,全部都给你。  

李渡…  

他默了默,“京都城会骑射的女孩子很少,会打猎的就更不多了。我只是觉得你很特别,并没有要打听什么的意思…”  

如锦眨巴眨巴眼望着他,“我也并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啊!”  

她笑了起来,“李渡,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打猎吗?”  

“因为可以吃到最新鲜的野味吗?”  

如锦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喂!我在你心里,就是这样一个贪吃鬼吗?好啦,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自己斗志满满的样子。”  

她目光悠远地望向林子的最深处,眼神里闪跃着星星,“那样会让我觉得自己是强大的、不屈的、蔑视一切的,没有什么能让我害怕。”  

如锦喜欢打猎。  

身为一名父不详的孩子,皇帝舅舅的宠爱只能替她挡去看得见的流言蜚语,但却无法阻止背地里的嘲讽讥笑。  

但并不是只有暴力的言行才能让人受伤,有时,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自从懂事开始,如锦就很清楚有些人在她面前是如何阿谀奉承的,在背后就会如何诋毁轻蔑。  

她很敏感。  

于是,就更好强了。  

奈何女子的身体局限,天生就没有男子力气大,她也不是什么习武的天才,很难以力量让人折服。  

所以,她便勤习骑射。  

而打猎,除了惟手熟尔的箭术之外,还需要很好的判断力和精准的计算力。甚至,有时与猎物对峙,还要洞悉它们的心理,预判它们的行为,须有极强的忍耐力。  

在风中驰骋令她释放压力。  

而胜利的成就感又给予她极大的自信。  

确实,在庆阳郡主频频以骑射压人一头之后,那些别有意味的目光便就少了许多。  

当一个人足够出色,她的父亲是谁、甚至有没有父亲都不再重要。  

“你…有害怕的事?”  

如锦身子一震。  

她轻轻转过脸去,“有啊,当然有。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我又不是神,我怎么会没有?”  

小时候害怕没有人跟她玩。  

长大后害怕李冉不理她。  

后来害怕失去那些仅有的爱她的人。  

而现在…  

现在害怕眼前这一切只是一场梦,醒来之后全是空…  

李渡的目光温柔如水,像月光一般倾泻而下,仿佛能将她整个人都包裹起来。  

他低声说,“以后,不要再害怕了。有我在。”  

如锦没有说话,却突然伸出手用力地掐了他手臂一下,“李渡,疼吗?”  

李渡毫无防备,脸都皱了起来,却还要逞强,“不疼。”  

如锦恨恨道,“没和你开玩笑,老实一点,到底疼不疼?不疼我可要再掐啦!”  

“疼!疼的!”  

如锦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不是梦。”  

她笑嘻嘻地望向李渡,“既然不是梦,那你说的话我可都信了哦!李渡,你以后,要做我的靠山,就像我永远会在你身后支持你一样!”  

李渡只觉得心旌动荡,正要趁机说几句胆大妄为的话表明一下心意,忽见她搭箭满弓,往林子深处射去。  

“扑通”“扑通”,接连有什么东西应声而落。  

如锦策马疾驰,不一会儿兴奋地叫道,“李渡,我猎到野狐狸了,两头!”  

李渡暗自懊悔,那些腻歪人的话,应该早一些出口的,他略一迟疑,便就错过了时机。  

也罢,来日方长。  

等以后她的麻烦事解决了,再告诉她他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了她,也不迟。  

他跟上,对她说道,“猎物自有人来收拾,你且再往前行吧!”  

许是逐渐进了野狐的领地,如锦出箭越来越快,射中的猎物也越来越多,不多时,她和李渡的箭筒便已空了。  

李渡喝道,“蒙恩,把你的箭筒给慕大小姐。”  

蒙恩像变戏法一般不知道从哪棵树上降落,他抬起满是猎物猎的两只手,委屈地说,“主上,恐怕得要您自己来取了…”  

李渡怔了怔,“沈宁!”  

“哗啦”又一个黑衣男子从天而降,左右两手也都没有一丝空间了,“主上,太…实在是太多了…”  

偌大的围场,又没有外人在,其实就该让他们也骑个马背个箩筐进来,又实惠,又省力。  

何必非要让他们猫在树上,两手空空还好,这手上都抓满了东西,可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