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它有个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样的…嗯…怎么说呢。”  

冯易殊艰难地想了一会儿,他脑子里当然有一副完整的画面,但是要怎么用说的向阿予传达?  

“可以画出来吗?”阿予问道。  

“啊?”冯易殊连忙摇头,“我不会画画啊——”  

但阿予已经推着轮椅,从不远处的桌案上拿来了笔墨。  

片刻之后。  

冯易殊一手捏着竹笔,一手抠着头皮,犹如一个五音不全却被赶上舞台当众献唱的武夫。  

这要怎么画嘛真是的…  

但阿予又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好像还挺期待。  

不管了…  

冯易殊深深呼吸,颇有气势地提笔在纸面上画了一个圈。  

“首先,它有个头。”  

“嗯。”阿予认真点头。  

“然后呢,还有身子、爪子、翅膀——尾巴就和喜鹊一样翘起来…像这样。”冯易殊认真地在鸟尾巴的位置添了几笔,“狻鹭最好认的就是它的尾巴,在日光下是好几种蓝色的光混在一起,非常好看。”  

“好几种蓝色…”阿予喃喃,“是怎样的蓝色呢。”  

冯易殊想了想,“就…浅一点的,普通的,深一点的。”  

阿予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但冯易殊已经接着讲了下去。  

“你看啊,它腹部是白色的,背部和尾巴的颜色是一致的,但是再往上呢,脖子那儿会长出几层金色的细绒。  

“这个金绒它是有说法的。没有金绒的叫‘秃狻鹭’,本质上只是一种普通的隼鸟;有一层金绒的叫‘水狻鹭’,两层叫‘地狻鹭’,如果有三层,那就非常少见了,叫‘天狻鹭’。”  

“狻鹭这种鸟,在神话里是随天帝出征的猎鸟,它体型虽然小,但却以身型比它大出好几倍的天鹅、大雁为食,因为它的喙非常尖锐,能够轻易啄碎其他猛禽的脑壳。  

“狻鹭平时非常安静,只在一种情况下会发出鸣叫声。”  

阿予若有所思,“怎样的情况?”  

“在军队出征之前。”冯易殊轻声道,“有传闻说,如果出征前将士们听见狻鹭的叫声,那么就一定会打胜仗。”  

阿予发出一声恍然大悟的低叹,“那狻鹭的叫声是…?”  

“这个我就答不上来了,因为我也没有听过。”冯易殊笑道,“说不定这鸟就是个哑巴呢?大家谁也没听过它叫,就编了个神话故事出来。”  

阿予不置可否地努了努嘴角,显然对冯易殊的这个推测不以为然。  

冯易殊接着道,“传闻中,狻鹭能够预言战事胜败的能力,正是因为它是天帝的猎鸟。所以可以窥见一部分的天道,从而在战事开始之前洞察胜败。  

“然而天道至玄,每一次窥视必然都要承受相应的代价——如果狻鹭能得扛过去,那么之后脖子上就会生出一圈金绒,这可能也是天狻鹭非常少见的原因吧。”  

“不过这些故事,也就是听听而已了,当不得真的。”  

阿予无声地眨了眨眼睛,“三次…以后呢?”  

“什么三次以后?”  

“你刚才说,狻鹭的金绒最多只有三层,”阿予轻声道,“那在三次以后呢?”  

“…嗯,这就不知道了。”  

一时间,两人之间安静下来。  

冯易殊犹豫着要不要找点别的话题——近旁的阿予好像陷入了某种沉思,好像在想什么重要的事。  

阿予凝视着冯易殊在纸上留下的鬼画符,脑海里却建构出了一只喜鹊般大小的狻鹭,御风飞行的样子。  

“要是能…见一见这种鸟就好了。”阿予忽然开口,缓慢地说。  

“我们平妖署的博物司应该有,不过不是活的。”冯易殊说道,“我记得是有一只‘地狻鹭’,几十年前一个老师傅捉到的,后来制成了标本一直收藏着。”  

阿予目光有些茫然,“博物司…”  

“你很想看吗?”  

阿予点了点头。  

冯易殊皱起眉头,放在桌上的手指轻轻敲了几下。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那我找个机会,带你去看看吧。”  

阿予有些意外,她侧目看向冯易殊,“这是…可以的吗。”  

“博物司的藏品库一般是不让外人进去的——不过我去找找人,想想办法,应该有戏。”  

阿予收回了目光,“…谢谢。”  

“哈哈,不客气。”冯易殊抬手做了个制止的动作,“毕竟梅先生好心帮我爹治腿,我这也算报答!”  

外面的庭院中传来一阵喧嚣。  

阿予的眼神越过冯易殊,看向了外面的夜,微笑道,“我哥哥回来了。”  

李氏今晚很高兴,今天的思永斋又变得温馨热闹起来,儿女在伴,梅十二和阿予这对年轻的兄妹又是如此地令她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处的时候,她总感觉自己好像也变得年轻了。  

阿予突然看向瑕盈,“啊,有一件事…”  

一旁瑕盈正要饮茶,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怎么了?”  

阿予想了想,正不知该怎么开口,一旁冯易殊笑着道,“是这样。阿予对博物司的一些藏品感兴趣,我说找个机会带她去博物司看看。”  

瑕盈不动声色地将茶盏随手放在桌上,他望向冯易殊,“是什么藏品?”  

“狻鹭。”冯易殊答道。  

瑕盈微怔,而后垂眸而笑,“…好啊。”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去博物司问问看,要是方便就尽快安排——不然过两天我就又有的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