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6 睡不着的夜晚和四季列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晚安甚至能看见窗户里一点让人身子发暖的灯光,看不见人,或者只有人影在窗户纸上半梦半醒地晃动。  

陈晚安想象出了没来得及收拾的饭桌,他们的轻微而又散漫的脚步声,一条窝在筐子里无所事事的狗,还有他们平凡狭隘的生活。  

这些安宁的感受和想象是在白天里无法得到的。  

陈晚安总觉得阳光底下的世界繁乱不堪,所有的东西都拥挤到你面前,把大地瓜分得七零八落,找不到一块可以安坐的地方。  

他们为什么都那么忙呢。  

他们就不能安静一下,让世界大起来。  

他们停不下来,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而在他们顾不上的地方,一辆火车整装待发,只等阳光和尘土落下去,在看不见的时间里。  

它从城市的边缘启动,一路都在扔掉那些忙来忙去的累赘,见到第一片野地时,夜晚开始降临,火车一头扎进去。  

耳朵突然安宁,世界大起来了。  

陈晚安就在这一辆辆傍晚开出的火车里,它们从傍晚出发,开往黑夜。  

俄罗斯作家维佩列文有部名叫《黄色箭头》的中篇,讲的是一辆名叫“黄色箭头”的火车再也停不下来,带着一火车的人永远奔跑下去,失去了终点。  

想逃离的人要么被扔出窗外,要么跳车摔死。  

当然这只是一个有关人类的寓言,作家要知道的是,世界有一天真的疯了我们该怎么办。  

陈晚安不知道人类该怎么办。  

他只是想,如果自己就在这辆名叫“黄色箭头”的火车里,只要它永远行驶在夜里,自己一定会是那个甘愿留在其中的人,因为对与他来说,“黄色箭头”并没有把世界变小,恰恰相反,它让世界变得更大了。  

夜,火车。  

陈晚安的思绪在慢慢的放大。  

又似乎在慢慢的缩小。  

这一夜。  

快过去吧。  

清晨,陈晚安自然是早早的醒来。  

虽说自己是昨晚最后一个上床睡觉的。  

但是鬼知道高战和娜塔莎半夜聊到多久,到底是几点睡的。  

甚至后半夜两个人有没有偷偷跑到一张床铺上去互相抱着取暖,这都是未知的。  

不过想来不可能,毕竟这床铺太窄了,高战那样魁梧的身躯应该无法承受两个人同时躺下。  

所以,第一个醒来的陈晚安在这个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安静的思考了一下人生。  

拉开窗帘,外面已然天亮了。  

景色美丽。  

这是一片大草原。  

其实在这辆列车上真的是能一次性经历春夏秋冬四季。  

上车的时候北京似乎是深秋的晚期。  

陈晚安记得老舍先生曾写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秋天去香山看红叶仿佛是约定俗成的了,仿佛秋天都要去一次香山,否则这个秋天就是不完整的、残缺的!  

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  

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  

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  

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  

深秋的黄护红叶,似团团殷红的火焰,漫山遍野、这红叶经霜一打,在荷尽菊残的季节,越发红得妖烧。  

游人穿行其间,周围弥漫着红叶的芳菲,加上林间清幽典雅的气氛,欣喜之情油然生“一林秋叶染天工,夹绿编黄染面红,唯柏不随霜露改,依然翠滴冷霜风。”  

而到到了二连浩特之后,算是过了边境,换了车轮之后,进入这一片属于蒙古的大草原。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草原梦?  

一辆车,三五好友,一曲入耳的音乐,一大片辽阔的土地,蓝天白云,绿草茵茵。大家一起聊着过去,谈着现在,向往着将来…  

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心动了。  

世界上有一种铺天盖地的绿,叫草原。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青翠欲滴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品味大自然恩赐的牧草。  

骏马则显得膘肥体壮,时而兴奋地奔驰,时而慵懒地漫步。一副美丽的油画展现在眼前。  

站在这片墨线勾勒的高低起伏的原野上,眺望着远处青草连天的地方,这一刻,草原英气勃勃的浩瀚仿佛吞噬了自我。  

只有在这里才能完全放空身心,忘却生活中的琐碎和烦恼,放下所有,仅仅享受当下大自然的馈赠,感受草原给予的灵魂深处的回归。  

从蒙古的大草原离开后,k3列车会行驶到俄蒙的边境小城,苏赫巴托。  

办理蒙古出境手续并且检查后,就会进入冰雪世界的俄罗斯。  

所以当明天的早晨,陈晚安知道,自己一定会在一睁眼的时候就看到自己身处贝加尔湖的梦幻之中。  

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瞬间将自己包围着。  

因为第三天已经到了俄罗斯的境内。  

冰雪世界已经来了。  

当然,若非是这个季节。贝加尔湖的水一定是透着蓝的绿,清透的能照出人影、树影,甚至有时候,你有一股子想当镜子照的冲动,它就是这么清,这么蓝,这么透。  

沟的水,从岷江上游的支流黑水河从沟谷穿过,到了秋季,沟谷两岸树林被初冬的冰霜浸染,颜色便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