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蜀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极具威严。  

另一侧彩云滚滚,兵马显得稀疏许多,李周巍立在云里,披着王擎,着了简单的黑衣,袖有金纹,一身青铜的壮汉则持麒麟纹青紫大纛,立在滚滚的天光之中。  

滂沱的雨水之中则停了几个修士,相扶着立在山脚下,显得很是狼狈。  

谷烟庙本是古城墙所在,因为地利得了李氏看中,长久以来与李氏亲近,实为附庸,在古城墙倾倒之后重要性大大减弱,却也是通往大漠的桥头堡,几个谷烟庙修士都是西岸出身,被李家人扶起,相拥而泣。  

‘大蜀”藏青色的旗帜昭昭,显然,那从楚手中夺得国祚的萧吴连最后一层皮都被踏了个干净,整片兵马仍带着浓浓的血腥杀意,昭示着一路而来的血腥。  

‘这一家倒更有杀威...”可李周巍在天空中站着,那立在血泊中的兵马倒是不安宁起来了,光彩在空中闪烁片刻,有一人领军出阵,驾风而来。  

此人在天际一停,现身而出,颇为规矩地停了,拱手行礼:“在下大蜀祁阁开国伯、定漠军节度...倪氏翃岩,见过大人!”‘倪氏翃岩真人...'李周巍倒听说过他,倪氏一向是剑门的左膀右臂,替剑门管理蜀地,这位翃岩真人成就神通的时间不短,一直是太阳道统的忠实拥趸。  

不过如今大势所趋,自然是投到蜀国麾下去了,看样子得的官职并不小,只是派到谷烟来了。  

他微微点头,答道:“大宋魏王,明煌。  

”翃岩真人略有些汗颜,强颜欢笑道:“原来是魏王.魏王翻山而过,兴兵至此,可是有要事相议”这话让青年笑了笑,双手负在身后,问道:“庙里是我湖上的人,倒成了本王兴兵至此了”翃岩真人后退一步,抬眉欲说些什么,又忌惮与李周巍离得如此之近,不好应对,便低声道:“容我禀报大将军。  

”可他还来不及转身,又有一男子驾风而来,抬眉睁眼,一身银甲璀璨,显得威风凛凛,在他身旁停了,皱眉道:“节度为何踌躇!”李周巍冷眼看他,却不想这男子同样抬眼看来,不肯有半点退让,直勾勾的看着他,竟然开口道:“这位又是何人”这可叫翃岩真人尴尬起来,重新上前一步,也不答他,而是看向李周巍,缓和道:“魏王..这位是玄武灵翊功臣...李牧雁李大人李周巍不置可否,懒得给李牧雁多几分眼色。  

这人成就神通的时间不长,只是不知得了什么加持,看着像模像样,有一二神妙显露。  

更加引他注意的是那远处银光闪闪的车驾,应当还有一人:‘不知..是蜀帝还是哪一位。  

至今还没有金羽宗的消息,如无意外,金羽应当与长怀合力在一块,一个是金一道统,另一个是长怀仙山实力极为可怕。  

后方的李周达却有些意外,目光多了几分冰冷:‘檀山李氏...’李牧雁岂不知道李周巍是谁只冷着个脸,随口道:“魏王我奉大将军命令,克西屏山而返,不知有什么魏王。  

”此言一出,李周巍抬了抬眉,金眸扫去看他。  

西屏山是分割两地的无灵之山,山势险峻,高耸入云,修为低一些的修士都翻越不过,易守难攻,镇守此地不必太多修士,一位高修倚阵防守即可.一旦叫他人得去,居高临下,险不能克,足以叫湖上寝食难安。  

蜀国是不是对西屏山志在必得不好说,可望月湖绝对不可能失去西屏山!翃岩真人面色微变心中已然叹开了:‘是真恨不得打起来.…”可既然他李牧雁开口了,翃岩真人也无话可说,悄无声息地退出一步,停在李牧雁身后。  

眼前的金眸青年却冷笑起来,骤然开口,将李牧雁的话语堵回胸中:“李牧雁...檀山李氏不识魏王,可识得魏帝”李牧雁不曾想他这样来答,面色大变,冷声道:“这是什么话!我檀山李氏江南出身,与北方没有半点干系!何来的魏帝之说!”可就在他眨眼之时,眼前的青年赫然不见!翃岩真人面色大变,一身光彩顷刻间凝聚,只觉得灼灼的天光扑面,李周巍当空浮现,一手前握,攥出一点金光来,在挥动之时如水一般向两端延长,赫然是一柄弯月长戟,寒光凛凛的戟锋骤然跳出,如刃刺来。  

其声如雷霆滚滚,冰冷威严:“欲盖弥彰!”李牧雁咬牙切齿,一身的银甲辉煌,神通荟萃,纷纷扬扬的雷光顷刻从天地之间汇聚而来,通通加持在他的银甲之上,眉间则金光大放,照出一片金光来。  

李周巍的长戟如山砸下,却又灵动飘忽,竟然从雷霆金光中找出一点空隙,直刺而下,眉宇间则闪过一分轻蔑。  

“轰隆!金色的雷霆之光怦然倾泻、却有一棕黄碧绿之伞跳跃而出,旋转开放,绽放出一片棕黄,将那金光遮得严严实实,分毫不漏!百甍玄石伞,戊土应雷霆。  

他的雷光被挡得轻而易举,汹涌而来的戟锋却不能忽视,李牧雁微微张口,喝道:“呔!”霎时间,一片银色雷光荡漾而出,环绕着他的身躯爆裂开来,化为重重叠叠的银色锁链,一一勾锁在那长戟之上,使之骤然一滞。  

一旁翃岩真人同时祭出手中灵器,沸腾的朦胧火焰顺着他的手臂蜿蜒而上,化为一灵焰长枪,已然脱手而出,往李周巍面上刺去!眼看如此,李牧雁只冷冷一笑,谁知那长戟在滚滚的雷光中轻轻一转,炸起一片明亮的金光,叫他微微一滞,差点让大昇直接脱困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