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心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典,精修剑道,修为却也不慢,已经练气五层,便缓了修行,开始研习少阴玄君水火录。  

正是因此,李玄宣对他多了许多遗憾似的偏爱,李绛淳练剑的时间多、修行的时间少,老人便时常去看他,常常在院中一站就是一二个时辰,只默默看着。  

此刻听了他的话语,李玄宣多考虑了几分,话锋一转,正色道:  

“可是…觉得家里亏待他?”  

这本是极敏感的问题,李遂宁长辈无能,父亲又为族而没,尽管湖上补偿不少,暗自关照过,可孩子往往心思极端,不好说心里如何想,老人多思多虑,第一反应便是这一着。  

李绛淳倒是很果断地摇头,答道:  

“他有自己的心思…我香俱沉未成,浮华未起,却仍有几分直觉,他多半是心志果断、明晰事理的人物。”  

“那就好了!”  

李玄宣欣喜而笑,答道:  

“当时晚辈太多,我未与他聊太久,择日要去考校他的!”  

李绛淳将几个晚辈的对答讲了,李玄宣边听边点头,一边还在关注阁外的明月,正色道:  

“弯月上来了,如此月光清冷之夜,不容错过。”  

戊癸索阴神卷喜好月光清冷之夜,正是修行的时候,李绛淳会意而退,可才出了阁楼,见着一袭红衣追出来。  

这位五叔行动潇洒,风流倜傥,筑基之后也更自在了,一边同他出去,一边笑着看他:  

“绛淳…可喜爱听曲?”  

李绛淳略有无奈,答道:  

“剑术要紧,术法复杂,自是从来没听过的。”  

李周暝筑基功成,面上自有光华,脂粉抹得少了,可依旧是纨绔作派,扇子一打,漫不经心,停了步,随口道:  

“有一曲《恨逝水》,很有意思,可以听一听。”  

李绛淳抬眉看他,若有所思地告辞离去了。  

留下这闻名湖洲的纨绔立在阁楼间,抬起扇子,望着落在红衣上月光,神色中的笑意慢慢消散了,眸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不止一次了…每次来阁中,老大人案上总有这曲词,读了一遍又一遍,摸花了字迹…’  

‘甚至前日半夜闲游,逛来此处,老人还在案前端坐,低头埋首,对着灯一遍又一遍地读,乃至于长嗟不已…’  

‘《恨逝水》…’  

他的目光游走,立在月光中,收了扇子,有些不详地低喃起来:  

“旧时…光景何处去…余我精神冷。”  

大元光隐山。  

金身如山,华光如雨,光明所被,尽处元磁,法殿光万丈,百僧下楼来,彩池涟涟,净器盛花水,好一处清静宫。  

一阶阶、一砌砌白阶光滑,灰衣的僧人坐在阶前,神色游离,一旁的青年和尚持钵等着,欲言又止:  

“摩诃…”  

却见僧人起身,希冀道:  

“略金,玄妙观可有消息?”  

这青年和尚迟疑地摇头,叫僧人叹起来:  

“戚大人固不肯见我…又要有生灵涂炭了。”  

他拍了袖子起身,微微一愣,抬起眉来,望下山间,却见阶中站了一和尚,正一步步向上攀登,显得悠然自得。  

此人身材高大,眼睛极狭,神采飞扬,那双眸子淡红,腰间系青绸,看着威势很足,赤足而来,双手合十,笑道:  

“法常道友!”  

法常望见他,那一双眉低下去了,叹道:  

“原来是雀鲤鱼道友…正是你来了…到底是你来了。”  

雀鲤鱼微红的瞳孔盯着他,仿佛有灰色涌现,叫一旁的略金退出一步,这摩诃慢条斯理地开口了:  

“你早该知道的,我大欲道在江北被杀害了百万子民——如此大因果,焉能不来?”  

法常却目光复杂,请他到了殿中,抬眉道:  

“那么…雀大人…如今又要杀害多少人。”  

雀鲤鱼失笑,他下巴尖,皮肤白,本是个俊和尚,这么一笑,更显风姿,眼睛一斜,答道:  

“我大欲量力法门,除魔卫道,营造无限得意之人间,要使人人渡过欲海,登上空山——杀害?这是什么话!”  

“你又来污蔑我大欲道,已经不止一次了,若不是看在大慕法界的面子上,我一定要叫你神形俱灭。”  

他的语气平淡,却有杀气,法常宛若未闻,合手而叹:  

“我无他意,只望道友行此手段,可以少伤及无辜。”  

“无辜…”  

雀鲤鱼冷笑一声,答道:  

“你真是个不知事的,空占着位子,可救出几个无辜了?你是想救无辜,我大欲道百万之众…你可救下了么?只徒劳背负因果而已!”  

“当今之世,是变动之世,投了哪家的门墙,便做哪家的事,有几个是无辜的?南方的私心相授、世家豪族驱策民众如牛羊,难道就无辜了?还是说这些平日里杀生、相残、不信教的恶民?”  

他笑道:  

“如若真有几个穷苦摧残到如今的无辜,释光一照,自有感应,自也收入我道了。”  

“说白了…道友也不过是教义与我等相悖,只回你的白马寺去吧。”  

法常久久不语,却见着雀鲤鱼身后的阶上跟来一人,其貌不扬,似乎是个修持罗汉的,光着膀子,身上盘了毒龙,隐约露出精壮的肌肉。  

雀鲤鱼抬眉,扫了眼来人,随口道:  

“羚跐,这是法常摩诃,白马寺的高修。”  

法常目光上下浮动,带着怜悯,双手合十,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