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师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清朗而故意压低嗓音的声音,正是坐在一旁的小师弟司勋会:  

“我听我家的长辈说…似乎是大真人回来了。”  

这声音如同一道响雷,差点让李乌梢数次变色:  

‘大真人?!’  

‘长辈…司家如今还有哪个长辈?’  

“隋观真人!”  

全玉缎讶异的声音几乎与他的心念一同响起,这个名字明显让所有人都有些胆寒,这位隋观真人从洞天之中走出,传闻有非人般的姿态,别说当今的众人,当年的迟家都对他又疑又怕!  

此刻的阁楼显得格外安静,三个师兄弟围坐在桌旁,赵君威叹着气,为两位师兄弟满上茶,全玉缎神色复杂,则道:  

“是他…”  

他微微侧脸,显得有些压抑,答道:  

“我只听说…秋湖真人召见了林乌宁、秦险…两人出来则并未异样…只是听说在抽调人手,把几个坊市的规模缩小了,又加重了供奉,却没有听闻更多…到底是小师弟的消息厉害。”  

莫说他们两人压抑,此刻司勋会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儿去!  

青池的确是多事之秋,也急需紫府,有位大真人撑腰自然是好事,可隋观这人可不是一般人!不但与渌水真君关系匪浅,更是容颜不老,神通圆满!  

莫说眼下的宁婉了…就算是司伯休复生,见了他也只有老老实实的份,而如今宁婉一言不发,也没有做出任何指示,其中的细节细思恐极…  

见两人皆说不出话来,司勋会语气低沉,答道:  

“按着青池往年的规矩,所有青池宗成道的紫府修士,通通都要往渌语天中走上一次…”  

他踌躇已久,终于叹道:  

“而这一道渌语天上悬着一物,叫作渌台醒心剑,但凡是来洞天中的紫府,这剑都会悬上升阳,在升阳府中留下一剑印。”  

“此物神妙莫测,不知是大人的神通,还是某种法宝,至今仍有争议…”  

他道:  

“不过…我家先辈仍将此物认作法宝,用当今的话说是金丹法宝,可古代传作位别,因是出自渌水一道,也就是渌水位别。”  

他司家乃是古代传下,晓得的东西比两人要多得多,此刻神色端正,听得两人出了神,司勋会很是认真地道:  

“至于这印的作用,他人便不晓得了,只听说可以保护魂魄,不使他人搜魂,青池这么多年来,迟尉也好,三元也罢,通通进去过…”  

全玉缎默然不语,低声道:  

“我只听闻金桥锁!不曾想有醒心剑。”  

司勋会默默叹气,这一番讨论下来,只觉得多嘴了,心里发虚,连忙补着附和道:  

“这怎么能想得到呢?渌语天中那位天纵奇才,颇受羡慕,并非没有道理。”  

他很快停了,转去问全玉缎:  

“缩小坊市规模,加重供奉…是什么个安排?”  

全玉缎微微摇头,答道:  

“只是我负责这一处,按着上面的安排,往后六月,用来维护坊市、收获灵物、维护郡内安定的费用与人手腰斩,往后指不定还要降…”  

“这些年来,宗里屡屡受创,人丁本就不旺,看着上面的安排,招收的弟子要求又高了…不但填不满各峰,我看指不准还要少人!”  

司勋会暗暗记下,目光很自然地绕过全玉缎,见那阁楼的门户敞开,诸多玉符在风声中叮当作响,低头抿茶。  

北岸。  

残雪飘忽,混着月光纷纷落在阶上,寒云峰高处的主殿灯火通明,披着细鳞甲衣的男人端坐在主位上,缓缓睁开双眼。  

李周巍在北岸修行了一阵,主攻《玄闳术》——本来此术是在日月同辉天地里修行更快,可那落霞山的大真人才走,他不比别人,此刻不太安全,而北方的变动不断,干脆不省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就在此地修行。  

此刻术法练毕,微微启齿,便见一股白气从他的鼻息之间涌出,在半空之中化为种种形态,很快在寒气的冲击下飘忽散去,半点不存。  

‘《玄闳术》虽然难,却没有难到难以寸进的地步,如今这么一口白气练成,算是入门了!’  

他灵识一动,抬举至太虚,闭目玄视,便见升阳府之周一股股洁白如雪的清气环绕,如同众星拱月,将升阳府托住。  

此物乃是《玄闳术》所成的广闳清气,可以疗愈身躯,如今所成不过一份,以他如今的道行,最多可以聚集三份,一份的时间在一年左右。  

广闳清气聚集的前提是身躯无漏,也就是无伤势,并不需要他如修行一般时刻关注,只要术法炼成,自会抬举,抬举的速度与道行有关,清炁自然是第一,次些便是十二炁。  

明阳算不上快,却也够用了,李周巍默默一估,三份对寻常修士来说能用一用,可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只够一点小伤而已。  

‘总之不用我亲自去抬举,修成且放着就好,早一日修成,就多一日抬举的功夫,这功法早点精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他从殿中走出,便见一身材健壮的白发老人从一旁上来,行了礼苍声道:  

“属下从北麓回来,得了答复,大黎山的几位主人已经闭关,虽然见到了几个妖将,可大人出关之日尚未可知,据路道友所说,恐怕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  

上一次落霞山大真人现身黎泾镇,有一位四耳白衣男子出面,当时他便推断,应当是大黎山那一位神通更加高强的狐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