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卫悬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知道北方还有什么手段,也不明白如此精准的消息又如何从北方亲自传到奎祈手上,是北方哪一位偷偷泄密,可一切已然无路可退!  

‘在阵中是坐以待毙,这些紫府不可能陪着一直守着,唯有全力相搏杀!’  

可这事情谈何容易?  

眼前匍匐在地上,背负金山的金身纹丝不动,任由四人围攻,那张面孔大嘴一张一合,发出平静庄严、如同雷鸣般的声音:  

“诸位施主!你等成就神通,不具慧根,难入释土,我道不想徒增杀业,还望速速退去,将大元光隐山让出,归还我释土之物!”  

这声音传播开来,带着一种清净祥和之光,将汇聚过来的神通荡开,这纯一道的澈鸿真人面色难堪,手中的太阴光华收敛,面露憎恨之色。  

大元光隐山自然就是镗刀山,一旦丢失,便失江北,这显然是完全无法同意的条件,一旁的豫水真人陈是应也不应,一剑就劈在这金身上。  

“轰隆!”  

空中法力碰撞之声如响雷,一阵盖过一阵,奎祈神色凝重,腰间灵器腾起,抵御对方的神通,终于见天空中白光乍现,笼罩起无穷无尽的白雾,落下一片赤雨。  

“哗啦啦!”  

这赤雨如瀑,迅速将天上的所有雨云覆盖,噼里啪啦地砸在大地上,耸动的雨水化为一道道丝绸般的长线跳动而起,往每一位真人的身上攀附去。  

奎祈微微一愣,神色大喜,眼前的拓跋家真人脸色却一下难看起来:  

‘灵宝天衡玄司云…’  

果然,随着他心念一落,这赤色雨水已经披上每一位真人的衣袖,庇护光辉,这云彩之中落下来一男一女两位真人,女子抱伞,神色无奈,男子踏火,怒目圆睁。  

‘衡祝道来了!’  

两人正是衡星与衡离!  

衡祝道说得是不肯插手,依旧不能忍心,衡星嘴上毒,心头终究软,面对这等大事,先是请了好友况雨过来,仍然不放心,已经与衡离守在了太虚之中。  

天衡玄司云的范围极广,又是衡祝一道的灵宝,祝术加持之下,南方诸修气势一振。  

此刻衡离哪还能克制得住?这男人浓眉大眼,大襟窄袖,袍沿绣着离光符文,用力甩了袖子,密密麻麻的通红色小符立刻喷涌而出,两手一伸,从太虚之中捉出两把长刀来,那双眸子第一个看向遮卢三人,笑道:  

“三个撮鸟,爷爷打死你!”  

这三人顿时面色一变,遮卢受了伤,借助三人之力拖住凌袂已是不易,越打剑伤越多,本就岌岌可危,越受伤越重,这衡离是有名的好斗,哪里受得了他?  

按着三人平时的性子,在衡祝现身之时就要转头了,可偏偏不能随便逃遁,只能默默对视一眼,毫不犹豫一同凝聚了手中的华光,硬是守在此处,坐以待毙,苦不堪言!  

另一侧的衡星轻轻挑眉,并不多说,手中灵伞舞动,带着一片红光落在奎祈身前,将玄黄之色化解,伞面轻轻一转,反倒放出各色光彩来。  

任凭身边这黑袍男人尴尬来谢,衡星偏过头去不理他,只给他留个侧脸,手中神通不停,冷声道:  

“拓跋家在燕国呆得久,也给慕容家作起牛马来了。”  

眼前一身玄黄之气的华服修士拓跋赐却笑着摇头,纵使身旁两位怜愍因为衡离的参战而面色大变,抛下他极速赶去驰援,他依旧淡定自若地挥动长戟,将扑来的离光打碎,一连斗了好些回合,颇有冷笑之色,道:  

“原来是衡祝道,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怎么也是个长怀山第二,想不到还守在一隅之地…难怪一日不如一日!”  

衡星却不惯着他,如今衡祝道是太阳道统中实力最完好的,轻轻一抖袖子,便见她袖中飞出一红釉云纹宝匣,光辉闪闪,匣面一动,泄出金红两色之光。  

这光挡了玄黄之色,扫了长戟之风沙,匣面上画了红纹黑底之剑,正欲扑跳而出,成千上万的剑光喷涌,这拓跋家的男子连忙回戟来挡,一时玄黄色散,祝术光耀。  

北方本就弱势,衡祝一经加入,场上的天平顿时跌到了底,一片混乱,一旁的奎祈才脱身而出,心中才松了口气,正要抽剑转身,却骤然升起一片寒意。  

天衡玄司云的红云正慢慢黯淡下去,一道淡淡的色彩则从太虚浮现,骤然下落,静静地立在他面前。  

却是一位男子。  

此人身着白衣,披羽毛银袍,片片分明,如同鸟雀,发色乌黑,柳眉细长,凤眼生姿,容貌阴柔,用一枚木簪束发。  

他左手持一尊银白香炉,右手负在背后,腰上系白玉宝珠,脚踏升腾如兽般暗白云雾,虽然有些阴柔,却飘摇如仙,使人望之生敬。  

可他一身气势冲天,使得暗云滚滚,压制天衡玄司云,磅礴的气势逼来,叫奎祈神色越发冰冷。  

‘大真人…厥阴一道的大真人!’  

这道身影让整片平原一时寂静,几位摩诃、怜愍皆是暗暗松了口气,就连拓跋赐都抽空抬起眉来,向这大真人微微低头,以示敬意。  

‘大赵国师,卫悬因!’  

此人乃是成就四道神通,师出观化天楼道的大真人卫悬因,身为大赵国师,赵国明面上的第一仙修,举国供养,道统高明,神通绝妙,灵器众多,他绝非等闲之辈!  

卫悬因方才现身,因为衡祝出手振奋的诸修顿觉不安,唯独衡离手持灵器,身披火焰,半点不理会,只抽刀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