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泉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灰布,头一次微微一愣,皱眉道:  

“阴司的人…”  

他出身洞天帝族,见识很广,更是对南方仔细了解,眼前这枚符箓打出的灰布眼熟至极,种种表现分明是阴司的东西,拓跋重原真还皱眉了:  

“看着模样,像是浙南司杨判的九罗得性布…莫非姓杨?”  

他心中思虑,还真就被这灰布阻了阻,手中早就积蓄了法术,再度亮起那六道白光,前后打在这布上,却被包裹了严实,消失不见。  

“不过是古符箓…无论如何,先逮到他再慢慢来问。”  

他很快收起思绪,手中掐诀片刻,跳出一朵白黄色的莲花,花开九瓣,叶叶分明,盖进布中,却见这灰布舒展身形,只微微有了裂痕罢了。  

可拓跋重原的图谋已经成了,一只手抵在中指最下方,尾指轻敲,车辇轰鸣着撞入布中,他的身影却在这灰布之后浮现出来,再度向前。  

“这符箓倒是比我想的还要好…”  

一连阻止了拓跋重原两回,李曦治顿时轻松许多,穿过几座小山,已经有关隘在面前浮现出来,李曦治却没有什么得意之色,凝重地看着。  

果然不出所料,关隘上不但没有修士前来相助,还大阵盈盈,阻隔内外,将转向南方的道路给断了。  

“果然…”  

李曦治与拓跋重原闹得声势颇大,车辇驰骋着横空而过,想必方圆几十里都是看得清清楚楚,这拓跋重原可不是毫无心机,方才把自己拓跋家的名字喊得震天响,是故意要断他援兵。  

眼下的关隘自然不开了,李曦治心中微凉,却没有什么怪罪之意,只好转了方向,继续往前奔逃。  

“若是开阵迎我…不但拓跋重原紧随其后,可能会无缘无故丢了关,还有可能得罪拓跋家,换做是我,我也难以开关迎接陌生之人…”  

“反而是闭关不出,借口握得好,谁也找不出错漏来…毕竟谁也不知是不是假扮诈开大阵…”  

他很快又路过一小山谷,同样是紧闭大阵,李曦治只能将全身法力灌注到脚底的霞光中,手中暗暗握住最后一枚会秋丹。  

再回头看看拓跋重原,头顶上的那枚大印已经召唤出来,盛乐拓跋四字明明白白,金光闪闪,隔着大老远便能瞧得一清二楚。  

成犊关。  

成犊关本是徐国小宗门玄犊门的山门,这宗门早在魔灾中就被冲得一干二净,留下一座还不错的山脉,被魔修占据。  

青池后头得了山,便安排了人驻守其中,李泉涛死了父亲,白衣还未解下,急急忙忙便来这山中了。  

原本在山中驻守的那位筑基倒是面生,自称是蕈林袁家人,唤作袁护远,年纪好像已经很大了,苍白着一张脸,面色有些老态,一开始并不多说话。  

李泉涛一直在宗内修行,几乎没有离开过父亲的峰头,自以为没有什么心机手段,做不来拉近关系的活,也与袁家不熟,懒得与他搭理。  

只是两人并肩作战久了,这才慢慢有了话题,袁护远话题总是接的很好,谈起话来很是舒服。  

“看这天色风云变化…应该是白乡谷那头遭了魔修!”  

他随口说了一句,面前的袁护远却垂头丧气,老眼凝望远方,有些意义不明地道:  

“白乡谷是李家镇守,据说是那李家三公子,长天峰主李曦治,如今看来有的罪受了。”  

李泉涛面上迅速浮现出忧虑,低声道:  

“不错,拓跋家那可是出过金丹的…虽然折损太多,少有什么神异,可嫡系至少都是紫府后代…都是些招惹不得的人物,还望峰主能撑下去…”  

他这话偏心意味太浓,即刻叫袁护远起了心思,老人状若无意地问道:  

“倒是…道友也姓李。”  

李泉涛笑而不语,他谨记父亲的话,若是遇到言谈甚洽之人,十有八九是心机手段在自己之上,相交不过大半年,不敢透露太多。  

袁护远正欲再探,哪曾想竟然从东方疾驰过来两道流光,在空中很耀眼,两人连忙警惕起来,举目望去。  

便见前一道流光有些暗淡,把自己的色彩压制的很是低迷,却还能隐隐看出有霞光色彩,后一道流光速度更快一些,已经快要够到霞光的尾巴。  

后头的流光呈现出白黄之色,头顶还悬浮着大印模样的东西,四个大字赫然浮现。  

青池修士自然都是读过古篆的,一眼便瞧出那是:  

“盛乐拓跋”  

袁护远看着前头的那道霞光,心中一跳,升起一种火辣辣的情感了,两唇有些不知所措,失声道:  

“曦治?!竟然被追到这种地方来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泉涛还未反应过来,一听他这话,顿时明悟过来,觉得那霞光气息很是熟悉,想必也是听说过的。  

“看来是那一日来拜访父亲的李曦治,兄长说是个翩翩公子,果不其然。”  

李泉涛愣了愣,迅速反应过来,顿时大惊,一把扯住身旁袁护远的胳膊,叫道:  

“开阵!袁前辈!开阵!”  

“开阵…开阵…”  

袁护远原地跳了一下,在衣袖中摸索两次,渐渐停住了动作,呆呆低站着,眼前浮现出儿女兄弟的面孔,骇道:  

“那可是拓跋家!”  

李泉涛却扯着他的手,袁护远被他这么一晃,登时从那种情绪中挣脱出来,火辣辣的情感在心里转了一圈,品出几分莫名的酸楚来,口中骇道:  

“开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