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法言四知剑如天,冰魄神光刀无挡(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裱填补,迅速安定,固化阶级。  

有人想要清洗尽所有蝇营狗苟,将一切打落,将沉疴扫荡,重立新天!  

南北朝维系千年的和平已经不再稳固,大势到来之前——大厦将倾!  

而杨家,以及这振振有词的杨琚,他感受到了那种思潮和暗流,但他们恐惧变化,渴望秩序,依附于现有的秩序的同时,又对自身的利益地位感到不满。  

他们心心念念渴望回到过去。  

但说那过去是什么时候,并非夏商周虞,而是他们记忆中,甚至虚幻的记忆中,最好的年代。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难怪杨家大势已去,天命将终…  

杨琚依旧在高谈阔论:“…以其强,大天魔慕容垂如何?杀天王苻坚,长安刺驾,兵家魔道横行北地,百战百胜,慕容氏天骄层出不穷,一品金丹如雨,元神大修不断。然只知滥杀,不修道德,终究是败之一溃千里,前日以大天魔之身兵临六镇,却遭佛门高人所败,最后为魔道一女君所杀!”  

“强不可久,太上道祖曰:孰能以道莅天下?德交归焉,各得其所!”  

宁青宸笑问:“若持道德以莅,何为刀凌霸王以得侯?”  

杨琚怒目圆睁,一挥衣袖:  

“你若要问那一刀,便尽可来之…”  

杨琚坦荡荡道:“见我世家之道德,如何敌你之神通!”  

随着他一言抵定,其背后浮现石碑之虚影,乃是杨氏家传之经《法言》。  

此为西汉真仙扬雄所开辟之经,秉持儒道二教之道,后辈以石刻其句读于碑上,一字一句,恍若真言。  

所谓: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如孔子所言,立于道德礼法,难道能不尊从吗?  

法,即道之下流,天地依道而行,其轨为法。  

为天地立法,便是诸子之功。  

以自己的意志,在天地刻下痕迹,为大道的运转设立规则就是法——这是诸子在道君境界时,观察到道果运行,在天地铭刻的一道道痕迹。  

他们将之命名为法。  

而法言,便是杨雄通过读诸子经传,观察到他们道果在天地间铭刻的痕迹。  

他以自身意志扭曲这些痕迹,将其借来,印证,书写心中的道理。  

这便是法言。  

而杨家所修的《法言》经传,便是借助杨雄所参悟的道理,捕捉诸子先贤留于地仙界的种种道痕,想方设法将之提炼出来,铭刻于‘碑’‘书’‘甲骨’之上。  

待到大成,以阳神为碑,将种种法言铭刻其上。  

熔炼为自己的道韵,最后突破元神,炼法归身!  

石碑之上,十六字真言大放光明…  

“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杨家其他不多,就是文物多。  

从诸子先贤的遗物,最好是文字之中提炼道韵,化为法言,铭刻于碑,比若神通。  

这十六字从杨雄遗稿之中炼化的法言,落下。  

顿时汇聚天精天粹,化为一尊虚幻的神明加持自己,天神天明,照知四方,那种玄妙的灵觉、神通,与杨氏家传四知剑融为一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感应天地,映照你我人心,宛若窥尽天机先发制人的一剑,虽未出鞘,但已经冲塞天地!  

“龙蟠于泥,蚖其肆矣!”  

又一条法言落下。  

当龙屈伏在泥塘里的时候,蛙螈就放肆起来了!  

四知剑愈发潜于九天之上,九地之下,映照人心。  

剑意深藏于杨琚心中,剑芒则映照,见于宁青宸的心里,一旦剑出,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锐利无当。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无所不破。  

剑意勃发,锋芒毕露,斩敌见我,其锐无当!  

说的便是杨家四知剑道,先发于人,算尽一切,后发于人,已有前知的境界。  

莫说是一金丹修士。  

就算是一品金丹,打出大神通的雏形又能如何?  

杨琚自信可一剑破之,叫这不知好恶的后辈领会世家真正的底蕴!叫他知道,中土虽大,世家卧虎藏龙,一位一品金丹,真算不得什么!  

杨家哪一代没有一品?  

但宁青宸就有些无奈了,太阴斩情刀经由心而起,无物不斩。  

你借法言之道,招来天神天明加持己身,四知剑道更是注重剑心剑意,藏心于天地四方,强是很强。  

天机之剑,知便一切。  

但所知即天刀,我这一刀下去,天上地下,没有人救得了你…  

你可知道?  

宁青宸冰刀一翻,劈出一刀。  

杨琚还没如何。  

宁家老祖便如兔子一般跳起,一溜烟的窜了出去。  

而杨琚只见一刀犹如冰彻的刀光,笼罩了一切。  

什么四知剑意,什么天神天明,都在那一刀之下冻彻,他的剑心更是骤然冰封,在刀光之下,一切尽数被斩。  

这下可真是——龙蟠于泥,蚖其肆矣!  

龙必欲飞天乎?  

飞则群蚖潜于泥中,瑟瑟发抖了!  

一声惊恐到了极致的大喊:“冰魄神刀!”  

远逃的老祖更是叫屈:“青宸!我与你并无恶意,为何也斩我一刀?痛煞我也…”  

远方那棵本命灵根之上,一道刀痕贯穿了树身。  

带着点点寒霜的刀痕,将灵根的枝叶尽数冻毙,一时间灵根若死。  

飞逃的宁家老祖趴在灵根脚下哀鸣,奄奄一息。  

而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