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逃出生天(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帮我夫君沐浴。他手断了,又拖着那么重的铐子…多谢军爷,多谢军爷。”  

其中一个笑眯眯地接过这些孝敬的礼物,挥挥手道:“无事,无事,宫里来人吩咐了的,我们只是照办。”  

另一个却冷冷地盯着酒壶。  

姚欢身后,邵清拖着铁链子走上来,对那守卒道:“军爷,这是樊楼的菊花酒,我陪二位喝一杯。”  

姚欢忙去案几上寻了三个茶盅,斟满菊花酒。  

邵清折断的手指骨仍未完全长好,他用虎口下的手掌夹起菊花酒,一饮而尽。  

两个守卒闻到好酒的浓醇香味,已怦然心动,见囚徒自己先喝了,便不再疑心,一人一盅,也畅快干了。  

“到底是樊楼的酒。”  

“是哩,比宫里过节赏的,品来更佳。”  

二人轻松愉悦地赞几句,客气地请囚徒夫妇回屋去,将窗户、房门与院门都绕上铁链子锁了,揣着金币和酒壶,进了院门口歇息的小间。  

听着窗外最后一拨秋虫微弱的鸣叫声,姚欢依偎在邵清肩头一侧,执起他的手掌,对着桌上的油灯方向,细细察看。  

今日进来同文馆后,她用最俭省高效的语言,告诉邵清天子的决定,以及她们这些平凡妇人的计划。邵清的面上,震惊、伤心、迷茫之色在所难免,但很快就被求生的兴奋替代。  

此刻,邵清望着摇曳的灯影,忽然轻轻地笑了。  

“怎么了,笑什么?”姚欢问他。  

邵清道:“我想起我们成亲那日,红烛的一根燃尽了,我要去吹熄另一根,你拦住我说,不信这种绝不独活的誓言。现在我明白了,你是真的不信。你不会为我殉情,但你会千方百计地,不让我死。”  

姚欢放下他的手掌,凑上去盯着他的眼睛:“是的,若你殁于疾病战乱,我也就认了。但庙堂之高的那些君臣心术乃至阴谋诡计,要夺走你的命,我不甘心!”  

邵清道:“夺不走的,我们会逃出去。你勇敢聪颖,外头的那些恩人也是。”  

他顿了顿,又由衷道:”其实,这几年来,若说外事上,我倒是颇怀念在环庆军跟着章楶的时光。打仗很残酷,血泊、死人,又仍有温情,我治过的那些小兵小卒,他们也会豁出性命对我好,粮饷未到的时候,他们打完仗回来,会把从夏人身上扒出来的那一点点干粮,塞给我。”  

姚欢轻轻叹气:“善良单纯是很好的东西,但许多人,视之为愚痴。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不过是将自己,从人变成鬼。”  

邵清沉默须臾,忽地转了口吻道:“唔,我还想起,章老帅他每次大战前,都要下棋,谓之积蓄临阵时的静气。我们,如今也算得将要临阵了…”  

姚欢自惭:“我实在不爱下棋,一下棋就犯困。”  

邵清笑道:“无妨,静气不重要,重要的是士气。我们,鼓一鼓士气吧?”  

原来是这个意思…  

姚欢明白了。  

她很愿意。  

她起身,认真地看看囚徒的脚链,不错,链子不算短,不碍事。  

她转过身,对邵清道:“当心你的手掌,别又压断了,我上来了。”  

翌日,姚欢走了一趟市肆,买回来更多好吃好喝的。  

除了重阳糕和好酒,还有正当季节的肥鱼壮蟹。  

与昨日一样,姚欢分了大半给看守们,甚至连同文馆的厨子和驿卒都有份。  

男子们不免有些诧异,这小娘子还有空张罗吃的?委实不像将要做寡妇的丧气样儿。  

姚欢直言道:“左右你们已晓得,我夫君是辽人,他们辽国的规矩就是这般,既然逃不得一死了,上路之前,越是热闹越好。有一回,辽皇平息了几个贵族的叛乱,斩杀首领之前,除了给他们大吃大喝五六日,还请来散戏班子,一场接一场地演。  

众人正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时,忽听馆外“嘡啷啷”几声锣音,巨响震天。  

看守和驿卒被唬了一大跳,忙迈到门口往外看。  

原是不知哪里来的草台班子,扎在近在咫尺的金梁桥畔。  

但这五六个伶人,演的唱的,却不是开封人熟悉的杂剧或者散曲,而是由一个声如鹤鸣的老丈,独自引吭高歌。  

伴奏的乐器里,胡琴琵琶且不说,一支长柄铜喇叭似的玩意儿最稀罕,看着不大,但伶人鼓着腮帮子一吹,尖利的仿佛带着愤怒的乐音,好像幻化作无数箭矢,四散飞去,将周遭一切杂音都压制住了。  

“娘来,这什么玩意儿?瘆人。”  

“你不懂,这是波斯那边新传来的胡乐喇叭,叫唢呐。好听着咧。”  

“那这曲子也是胡乐?”  

“不是,是秦腔。”  

“哦,敢问兄台,在下听不懂秦凤路那边的话,老丈,这是唱的啥?”  

“唱的当年真宗皇帝打辽人,过瘾,带劲儿!俺用东京话学给你听——狼烟滚滚,北虏猖狂,天子亲征,士气高昂,且看那澶州城上,铜弩离弦如蝗,慑贼兵,射贼将,擒贼先擒王,辽帅萧挞凛,登时见了阎王!”  

“好,唱得好!解气,再唱一回!”  

一时之间,人声、铜锣、钵子、胡琴,以及那声震寰宇的新款喇叭——唢呐,这些神挡杀神、鬼挡灭鬼的音响,结结实实地笼罩了金梁桥与同文馆的上空。  

在如此好戏里,其他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人群的一侧,胡人小郎契里,朝同文馆望过来,准确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