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难受极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庆挖得很小心。  

因为他知道,自己将先碰触到什么。  

而这处墙角,他也是熟悉的。  

庆州与西夏南边的城寨一样,春天时杏花开得特别旺。大约老天爷觉得人间这片土地太苦了,偶尔发些善心,给风沙暗沉的边关,添些生机的色彩。  

姚家这堵墙外,就长了两棵高大的杏树。  

从六七岁时像松鼠般灵巧地爬上枝桠间,到情窦初开后文文静静地立于树下说话,杏树见证了两个孩子从身体到精神的成长。  

马庆不敢多去想,他怕心口太疼。  

心疼会令人恍惚,便做不成什么事了。  

一声幽微的“叮”音,马庆手中的铁镐,不出意料地碰到了似乎是陶罐的东西。  

挖到了!  

马庆的神经刚刚一松,却陡然觉得咽喉被一只铁钳般的手臂制住。  

几乎同时,冰凉的利刃尖端顶住他左耳下的脖颈处。  

“莫用铁镐伤我,我的刀会比你的铁镐更快。”  

身后的人轻声道,仍是这些时日来惯常的沉静。  

马庆被那手腕逼得只能仰头。  

他盯着中天明月,报以同样平和的语气:“你待怎样?”  

邵清问道:“你是姚家何人?”  

马庆道:“你在说什么?”  

邵清道:“进到庆州的第一天,你就深更半夜来姚家,为何?”  

马庆反诘:“你又是何人?邵郎中,你不是大宋朝廷派到西军的医官么,怎地盯着这个院子?”  

“我是姚娘子在京中的朋友。”  

马庆微微一抖,却不说话。  

邵清感到马庆绷紧的肩头似乎松弛了些,倏地收臂撤刀,退开三四步,将匕首横在自己胸前,对那个背影道:“你不说,那我来猜。你不是西夏的汉人,你本来就是宋人。”  

马庆依然沉默,但他缓缓站起来,起身的同时,将手中铁镐轻轻放在脚边。  

邵清顿了几息,又道:“刘阿豹的弩机,原是你所用。行军时有几日,刘阿豹出账看蹴鞠,我去晒药,你动过散弩,但只动了那个刻有‘歡’字的断柄。若你只是要探得弩机关窍的夏人,为何不动其他部件?”  

马庆终于回过身,看着邵清:“你做医官当真可惜了,眼力好,夜行无声,手上功夫还如此了得。真奇怪,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个郎中,你应该为朝廷做探子才是。”  

邵清辨出对方口吻中的嘲讽,轻叹一声:“你其实不必藏着你的庆州口音。你,不止一次,睡着后,用庆州口音,唤过两个字,欢儿。”  

马庆一怔,颓然地低头。  

邵清侧耳听了听院外,并无异样。  

他也将柳叶匕首放下,步到马庆身边,望向坑中。  

“这是酒坛?”  

“是,当年姚官人埋下的,说是等我俩成亲那日,这坛酒,必是庆州城最好的杏花酿。”  

邵清道:“姚官人到京城的第二年,就过身了。”  

马庆倏地抬眼盯着邵清,满脸疤痕在月夜里显出鬼怪般的恐怖,目光却透出凡人才拥有的关切之情。  

“欢儿呢?她继母可有苛待她?她,嫁人了吗?”  

“她姨母待她很好,我离开京城时,她没有定亲。”  

邵清并不想被马庆的情绪牵着走,他很快回到主题:“你,半夜来此,就是看看故人埋下的酒?”  

马庆咬了咬后牙槽,事已至此,瞒也瞒不得。  

眼前此人,不是个好诓的。  

他决定赌一把。  

赌老天垂怜,未让他又遇见魑魅。  

赌这个似乎有些不简单的邵郎中,实则仍是个有恻隐之心的普通宋人。  

马庆于是再次蹲下来,铁镐轻凿,抱出酒坛置于一边,往下复又挖了几层泥土,在细簌之音中扒开那块意料之中的油布。  

撒了石灰粉的深坑里,露出一个不小的木匣。  

马庆在木匣侧面的榫槽上拨弄一阵,拨通了机关,匣盖应声而启。  

他仿佛捧豆腐似的,从匣中捧出一沓黄麻纸,估摸着足有几寸厚。  

除了散页麻纸,还有一个簿子。  

马庆从怀中掏出麻布兜,小心地将这些东西装进兜里,才把酒坛埋回去,盖好土层。  

“我与你并无交情,就不请你饮这坛酒了。”马庆对邵清冷冷道。  

他挪了几步,靠在杏花树下坐了,才又开口:“因为这些东西,我阿父,还有阿父领着的几十个兄弟,在元祐八年的宋夏洪德城之战中,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冬夜寒气如冰,沁人骨肉。  

马庆叙述往事的口吻并不激烈。  

但那些关于京官勾连边臣边将、鱼肉底层军卒的细节,那份独自存活后一步步筹划着走向伸冤之路的韧性,令邵清震惊。  

片刻前,终于确认马庆的身份如自己所猜测时,并非圣人的邵清,胸中多少还涌上一股关乎儿女情长的微妙妒意。  

然而此际,他对马庆,只有怜意,以及怜意之下更为深厚的敬意。  

五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短。  

他邵清在开封城,待了九年。他曾经以为,自己的身世,自己的使命,已是沉重苦楚的范式。  

可与马庆所经历的五年相比,他邵清的九年,哪里难了?哪里苦了?  

眼前这男人,是条汉子。  

聆听的尾声,邵清略略犹豫,终究还是告诉马庆:“你背着这些凭据,去京城求见苏相公。可是,苏辙相公,两年前,就被贬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