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入墟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座宏伟的墟城,出现在了张远的眼前。  

张远走过不少的城市,也遇到过一些被废弃的村落和小镇,但他从未见过这样沦为废墟,却又繁华兴盛的城市。  

这座墟城的规模,比南洵府城要大上很多。  

这就是夏墟!  

它的西北方向,是绵延数千里的雄山太吾,一条发源于山脉深处的大河自北向南奔涌而过,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夏墟的东面和东南面,则是被开垦出无数田地农庄的平原。  

一个个村落星罗棋布,加上城池周边的聚居地,形成了所谓的外墟!  

由于张远所在的地势比较高,因此能够俯瞰整个墟城以及外墟。  

他发现这座古代都城内外几乎没什么高大的建筑,而且大部分的房屋都饱经风霜,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显得破败陈旧。  

墟城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断裂的高塔,无言地述说着它曾经遭遇的劫难。  

但就是这样一座近乎废墟的城市,大街小巷人流如织,无数的烟火袅袅升起!  

“夏墟是不允许建造高楼的,这是规矩。”  

穆广成显然看出了张远的疑惑,解释道:“而且新建的房子最高不得超过两层,但城中早已没有空地建新屋,想要住在里面,就只能向别人购买。”  

“这里没有官府,不需要服徭役,也不用缴纳人头税。”  

这位商队首领凝视着夏墟,沉声说道:“但想要生存下去并不容易。”  

他又看向张远:“赵云兄弟,如果你想在夏墟有所发展,单打独斗是完全不行的。”  

“最好去投靠一家势力!”  

投靠一家势力?  

张远笑笑道:“我明白了,多谢穆兄指点。”  

穆广成曾经跟他说过,夏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内墟和外墟,并称为“六墟”。  

而六墟又被大大小小的帮派势力分割占据。  

然后这些势力又派出代表,共同组成了所谓的“圣墟盟”。  

圣墟盟既是各大势力争夺利益的工具,也用来调解和平衡彼此之间的矛盾。  

维持这座巨大墟城的内外稳定。  

只是尽管有着圣墟盟的存在,实际上不同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消失过。  

有时候还特别的激烈和残酷!  

当然,找一家大势力作为靠山,是在夏墟立足最快捷的方式。  

穆广成知道张远的实力很强,提出的建议也是出于善意。  

然而张远在怒鲸帮的一番遭遇,让他对这些江湖势力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  

他只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好好练功,冲击更高的武道境界!  

“穆兄。”  

张远向穆广成抱拳行了一礼:“谢谢你带我来到这里,我们就此别过吧!”  

穆广成先是愣了愣,旋即回礼道:“珍重!”  

江湖儿女,萍水相逢,缘聚缘散,最是寻常不过。  

这位商队首领久历红尘,也早已习惯了聚散离合,因此尽管有些遗憾和不舍,但也没有强行挽留张远。  

“后会有期!”  

张远抖手一挥马鞭,胯下的坐骑立刻冲下山岗,朝着前方的墟城飞驰而去。  

夏墟总共有三座城门,张远走的是东门。  

有意思的是。  

这座雄伟的城池虽然拥有高大的城墙,但城门的大门并不存在。  

城门完全敞开,内外畅通毫无阻碍。  

而人来人往的城门口,也见不到任何的守卫或者收税的士兵。  

张远注意到,无论是独行的骑士,还是成群结队的商旅,到了城门口都自觉下马。  

或者牵着马匹,或者坐在车辕上入城。  

这显然也是夏墟的规矩!  

张远初来乍到,脑袋又没有荒原狼叼走,自然入乡随俗,也跟着下马步行。  

在城门口这里,他看到满是风化痕迹的城墙上贴满了各色告示。  

既有寻物寻人的,也有通缉悬赏的。  

张远匆匆扫了几眼,没有发现针对自己的悬赏。  

这其实很正常。  

夏墟不在大乾的统治疆域之内,距离青云观足有数千里地,就算后者广发悬赏,十天半月之内也不可能送达这里。  

但小心驶得万年船,不管在哪里都得好好隐藏自己!  

张远心念电转,然后收回目光,淡定自若地进入了这座雄伟又奇特的城市里。  

夏墟里面比外面要热闹很多,尘土飞扬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来自两边店铺的叫卖揽客声此起彼伏,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而这里的人们,武者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并且就算是普通人,也大多气质彪悍,身强力壮者比比皆是。  

哪怕是女子,照样没见多少温婉娇柔!  

张远注意到,几乎每个人都携带了刀剑匕弓等武器。  

“抓小偷!”  

忽然间前面传来了一声怒吼。  

只见人群迅速分开,一名身穿布衫的少年亡命奔逃,后面追着一个彪形大汉。  

张远不动声色地让到一边,留出空间给两人上演猫捉老鼠的好戏。  

布衫少年在他的身边疾掠而过,身手居然还不错。  

彪形大汉追得气急败坏,结果距离被拉得越来越远,眼看着就追不上了。  

“这位公子…”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忽然凑到了张远的跟前,媚笑道:“您要不要住宿啊?我家的客房又干净又舒服,还有漂亮的小娘服侍,包您满意的!”  

张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