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奖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间倒退半刻之前。  

张远吩咐侍女撤去残羹冷炙,换上了一壶香茗。  

然后他让人关上雅间的门,不要打扰自己。  

紧接着,张远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铁胎弓和精铁箭。  

弓箭被藏在披风内置的袋子里。  

因为铁胎弓能够一分为二,所以装进内袋再穿上披风,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他将这把金属弓重新组装完成,站在了雅间的窗户前。  

俯瞰前方的镜湖,搜索自己的目标。  

先前岳无忌给他的那份资料里,详细记载了赖五方方面面的信息。  

包括这个家伙最近几天的行踪!  

毫无疑问,怒鲸帮在猛虎帮里埋了暗线。  

否则不可能如此的详尽。  

张远由此得知,赖五这段时间以来,每晚都包花船游湖狎姬寻欢作乐。  

所以他提前预订了庆元楼的雅间。  

准备远程狙杀赖五!  

张远的运气不错,今天晚上赖五再次包船出游,很快落入了他的视线当中。  

换成是普通人甚至普通的武者,隔着如此远的距离,想要看清目标都做不到。  

但张远的神巢晋升三级之后,他的五感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  

拥有了堪比鹰眼般的视觉!  

尤其是当张远将注意力锁定一艘花船,那么在花船花灯的照耀下,船上每个人的面容都会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他的视线里。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张远也不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当赖五进入张远的视界,这个地痞流氓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他深吸了一口长气,不假思索地举起了手里的铁胎弓。  

同时激发了黑巨蚁之力。  

四倍力!  

下一刻,铁胎弓在张远手里被拉开满月。  

一根黑色的精铁箭稳稳地搭在弓弦上。  

张远瞄准花船上的赖五,估算了下双方之间的距离。  

他闭上眼睛,又重新睁开。  

就在这一瞬间,张远的心神跟手里的铁胎弓完全融为了一体,后者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肉乃至灵魂连接!  

他的意识通过精铁箭头堪堪锁定远处的目标,内心忽然生出明悟。  

张远松开了弓弦。  

伴随着一声摄人心魄的震鸣,周围的空间陡然出现了一圈肉眼不可见的波纹。  

精铁箭蓦地疾射而出,并在空中飞速旋转,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穿云箭!  

仅仅三息的时间,这支利箭已然掠过上千步的距离。  

正中赖五的脑袋!  

能够破开重甲的三棱箭头,毫无凝滞地贯穿这颗丑态毕露的头颅。  

内蕴的力量轰然爆发。  

在击爆了赖五的脑袋之后,精铁箭余势不减,直直地射入幽深的湖水里。  

彻底消失不见。  

好箭!  

张远长呼了一口浊气,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为了对付赖五,他预先做了多个方案。  

如果晚上目标没有出现,又或者狙杀失败,张远都有相应的后手。  

现在这些后手全部失去了意义。  

只觉得无比痛快!  

张远的收获可不仅仅只是完成任务。  

通过这一箭的强力发挥。  

他对《穿云箭》有了更深的掌握和领悟。  

箭术提高了一大截!  

拥有铁胎弓和精铁箭,配合穿云箭术,再加上黑巨蚁的超凡之力。  

张远无疑掌握了一个新的杀手锏!  

他不疾不徐地解下弓弦,将铁胎弓重新拆为两半,再装回袋子里面。  

披上披风离开了雅间。  

在柜台结了账,张远去了自己在县城的家。  

这套买在城东常安坊卖鱼巷的房子,虽然现在住得很少,但张远每次进城都要过来看看,顺便打扫一下灰尘落叶。  

免得因为缺乏人气而荒废掉。  

偶然也住上一晚。  

漫漫长夜,悄然过去。  

第二天早上,当张远离家出城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城门口的卫兵数量都增加了一些。  

但也仅此而已。  

这其实再正常不过。  

赖五的惨死,必然会在县城里面造成恶劣的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肯定是有限的。  

毕竟赖五只是个小人物,在他干完脏活之后,利用价值就基本没有了。  

猛虎帮和四大家也一定清楚,赖五的死必定是怒鲸帮的报复!  

可除非他们跟临河分舵全面开战,否则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猛虎帮和四大家会这样做吗?  

没有任何的可能!  

因为后天就是三大势力联合护卫天人前往千峰山的日子,猛虎帮和四大家的首脑们除非脑袋被驴给踢了,否则断然不会为了赖五这种货色开战。  

岳无忌让张远在三天之内完成任务,显然也是算得很明白了。  

至于将来天人们离开之后,双方是战是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张远赶回鲸堡,向岳无忌复命。  

一见到张远,这位战堂堂主露出了一丝喜悦的笑容:“做得很好。”  

赖五被杀的消息,在昨晚就传回了鲸堡。  

岳无忌当然一清二楚。  

张远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完全在这位战堂堂主的意料当中。  

可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张远解决赖五的方式。  

威慑力太强了!  

现在的猛虎帮,除了极少数实力强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