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商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艘快船靠近了河岸。  

“高堂主!”  

站在船头的一名怒鲸帮战堂武士,向岸上的高盛行礼道:“属下奉赵堂主之命前来接应!”  

高盛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赵堂主人呢?”  

那战堂武士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刚才我们的战船,在水路上遇到了护送天人的南洵分舵李沐风李长老,他命我们加入护航船队。”  

“所以赵堂主让我等先行过来支援!”  

临河分舵那边在接到了高盛的鹞鹰求援之后,立刻派出了一艘战船和三条快船。  

没想到在途中遇到了天人船队。  

怒鲸帮南洵分舵的两艘战船,就在这支船队之列!  

南洵分舵是临河分舵的上舵。  

李沐风李长老一声令下,又事关天人贵胄。  

所以赵谨兰也只能从命。  

事实上在支援队伍出发之前,临河分舵就接到了来自南洵分舵的鹞鹰。  

告知了天人的消息。  

但不知道有意拖延,还是无意间的疏忽,这个消息来得有点晚。  

天人船队都快到了,临河分舵这边才得知情况。  

一点准备都没有!  

高盛冷哼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位战堂副堂主显然知道点内幕,只是当着张远等人的面不方便说。  

“走吧。”  

他有些意兴阑珊,跳到了快船上。  

这艘快船总共搭载了十人,再容纳两三人完全不是问题。  

张远紧随其后,也跟着上船。  

那战堂武士疑惑地问道:“高堂主,就,就你们两位吗?”  

“是的。”  

高盛低声回答道:“其他人全部折在诡船里了,我跟张远也是侥幸逃脱出来。”  

折了这么多兄弟,他原本就非常不好受。  

现在又跑来天人这个大麻烦,心情简直糟糕透顶!  

快船上的一众战堂武士面面相觑。  

不免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气氛陡然变得压抑。  

“走吧。”  

高盛摆摆手:“回去还有更多的麻烦事呢。”  

那战堂武士也是无言。  

于是快船调头,顺流而下返回分舵。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快船接近临河码头的时候,就见到天人所乘坐的楼船正停靠在最大的泊位上。  

而此时此刻的河岸码头,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高盛和张远面面相觑。  

从两人离开这里赶去调查诡船,到现在回来也没有过去很长时间。  

可现在的码头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  

只见从楼船上前呼后拥地下来一群人,然后在一众临河本地士绅的殷勤迎侍下,登上了停在路边的三辆豪华马车。  

刚刚和张远一起上岸的高盛冷冷地说道:“猛虎帮的人来了,四大家也都来了,他们这是早有准备啊!”  

没有提前的准备,是不可能搞得这般隆重和周到。  

除了欢迎的人群和豪奢的马车之外,通往县城的道路两侧站着很多的少女。  

她们提着花篮,不断地往地上抛洒绢花。  

帝王莅临,也不过这般的规格!  

“我们走!”  

张远和高盛一起回到了鲸堡。  

然后被召去了议事厅。  

而议事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既有暂代舵主职权的内堂堂主万溥,长老徐景宏、李源,也有刑堂堂主张慎,战堂副堂主赵谨兰,内堂副堂主齐鸿等等。  

甚至连太上长老廖永安,这位四阶真气武者也在座上!  

除了闭关的舵主魏长风和战堂堂主岳无忌之外,临河分舵的高层基本都在了。  

见到刚刚回来的高盛和张远,内堂堂主万溥直截了当地说道:“高副堂主,你详细说说诡船的事情。”  

高盛不敢怠慢,将整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包括后来被张远救上岸之后,所看到的天人船队的情况也讲得清清楚楚。  

说完,他单膝跪地:“属下无能,让十几名兄弟白白牺牲,万死难辞其罪!”  

万溥没有回答,目光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廖永安。  

他虽然暂代舵主之位。  

但在这样的事情上,必须要遵从这位太上长老的意见。  

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来处置一位战堂副堂主。  

刚才一直闭目养神的廖永安睁开眼睛,淡淡地说道:“诡船妖异,非我等凡人所能揣测,你何罪之有?”  

诡船危险莫测,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伤亡是很正常的事情。  

高盛也没犯什么大错,如果把这些怒鲸弟子的死全部扣在他的头上。  

那大家以后都不要做事了!  

高盛低头:“长老明鉴,但属下羞愧难当,不受罚不安心!”  

“以后再说吧,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事的时候。”  

廖永安有些烦躁地挥了挥手:“现在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天人的事情。”  

本来分舵作为临河县里的一方水上霸主,照理说应该深度参与接待天人的事务。  

然而临河分舵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情,导致元气大伤,甚至连舵主都不得不闭关疗伤。  

现在哪里还有精力跟四大家和猛虎帮争斗。  

不仅仅如此,上面的南洵分舵还派来长老趟浑水,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廖永安老辣成精的人物,也感觉头大。  

不得不集思广益。  

一众分舵高层议论纷纷,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  

而张远在议事厅的角落边上站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