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四倍力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茅草屋旁,架在灶台上的瓦罐“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一股浓浓的草药味飘散在小院里。  

守在灶台前的张远眼看着熬煮的火候差不多了,伸手抓住罐耳提起,将瓦罐里面黑乎乎的药汁倒入了旁边的碗里。  

然后送到张母的房间里。  

“娘,这药要趁热喝,先放一会儿,再凉点就可以了。”  

他吹了吹热腾腾的药汁,放在了床边的小桌上。  

这是张远先前从县城药铺里,专门为母亲购买的草药。  

因为过度操劳,张母的身体亏损得厉害,导致长期虚弱多病。  

虽然以前找大夫开过方子,可一直都没什么钱购买价格不菲的药材,就这样拖着拖着。  

幸好没拖成大病。  

现在张远得了意外之财,当然要想方设法让母亲恢复健康。  

张母靠坐在床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远娃儿,娘的身体还能支撑,你有钱还是省着多买点米粮吧。”  

张远从小食量大,但十几年来就没有吃饱过几回。  

好不容易张远自己能撑起这个家了,可村里突然来了位陈老爷,又是征役又要修祠,对外姓人敲骨吸髓。  

这日子眼见着又要难熬了。  

虽然张母不知道,张远从哪里搞来的应役和买药的银两。  

但她本能地想要替儿子节省。  

“米粮油盐我也买了。”  

张远解释道:“您放心吧,孩儿已经找到赚钱的门路,以后都能吃饱了!”  

他的心里泛起一丝酸楚。  

前世的记忆觉醒已经有五年时间,直到现在他才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也是无奈。  

“远娃儿!”  

张母忽然直起身来,一把紧紧握住张远的手腕。  

她的眼眸里全是紧张和凝重之色,沉声说道:“我们张家的祖训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  

张远斩钉截铁:“饿死不偷盗,穷死不为奴,张家祖训,孩儿一直牢记在心。”  

他轻轻拍了拍母亲枯瘦的手,柔声说道:“也从未作奸犯科!”  

见到张远的态度非常坚决,张母总算松了口气,忍不住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孩子,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  

张远笑道:“也不是很辛苦的。”  

他拿起小桌上的药碗又吹了几下,然后交给母亲:“应该差不多了,您小心点烫。”  

“嗯。”  

张母接过药碗,一口一口喝掉碗里的药液。  

草药味道很苦。  

可她丝毫不觉,反而如饮蜜汁。  

喝完药之后,张母很快闭上眼睛,靠着床头沉沉睡去。  

张远小心地搀扶着母亲躺下,然后悄悄离开了房间。  

结果他刚刚来到外面的小院里,就听到从门外传来嘈杂的声响——有人来了!  

张远目光一闪,立刻开门出去。  

只见那獐头师爷正带着两名家丁来到了门前,差点跟他对面撞上。  

“哼!”  

獐头师爷顿住脚步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张远,三日之期已至,你的应役银凑齐了没有?”  

他看向张远的眼神阴恻恻的,仿佛毒蛇盯住了猎物。  

让人不寒而栗!  

张远不动声色地回答道:“齐了。”  

他转身去自己的房间拿了一只布袋,再重新回到门前递给对方:“你点点。”  

獐头师爷惊讶地接过钱袋掂了掂,然后将里面的银钱全部倒出来清点计算了一遍。  

他显然没想到,张远竟然真的凑够了五两应役银。  

獐头师爷像是重新认识了张远,悻悻然地说道:“算你识相。”  

他冲旁边的家丁使了个眼色:“我们走!”  

“等等!”  

张远忽然开口阻止。  

獐头师爷顿时变了脸色,两名家丁同时目露凶光。  

张远恍若未觉,沉声问道:“师爷,你是不是忘了给我收条?”  

没有收条,谁能证明他已经缴足了应役银?  

旁边又没乡邻作证!  

獐头师爷愣了一下,旋即笑道:“看我这记性!”  

他拿过家丁带来的纸笔,飞快地给张远写了一张收条,而且还盖上了章印。  

倒是显得很正规。  

张远拿着收条,目送这群鬣狗扬长而去。  

他很清楚,对方要是耍赖的话,那这张收条其实就跟废纸一样。  

只不过獐头师爷显然没有继续生事的想法,估计是昨天的撞诡事件让他心存忌惮,不敢在村里面搞得太过分。  

这道难关算是渡过了。  

但仅是暂时的!  

张远凝视着獐头师爷远去的背影,眼眸里闪过一抹凌厉的杀机。  

而獐头师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张远列入了必杀的名单当中,他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冷声说道:“没想到这小子还有几分名堂,居然能拿出五两银钱来。”  

旁边的一名家丁说道:“我听村里人说,早上他去县城变卖了张氏的嫁妆首饰。”  

“哼哼!”  

獐头师爷冷笑道:“那就是还有油水,不着急,我们慢慢敲慢慢熬。”  

两名家丁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在他们看来,张远属于砧板上的鱼肉,迟早都会被吃干抹尽,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獐头师爷的手段,大家都是非常钦佩的。  

一群泥腿子,根本斗不过!  

三人赶往下一家。  

诡异再恐怖,只要入不了村,那就没什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