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穷死不为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深人静的时候,张远在床板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并不是因为天气太热,而是他体内的燥火过盛,引动气血激涌,导致汗流浃背。  

傍晚的时候,张远吃了整整一大罐的焖煮鹿肉。  

第一次体验到吃肉吃到撑的感觉!  

鹿肉具有阳燥之性,他又吃得太多,加上小伙子本身火气旺,结果可想而知。  

睡不着的张远索性起床,悄然离开了自己的房间。  

他来到外面的小院里,借着月光左右张望了一下,确定没有什么异样的存在。  

然后张远激活了神巢的首个寄体——黑巨蚁!  

下一刻,一股奇异的力量自他的左手部位汹涌而出,瞬息之间贯穿五脏六腑。  

直达四肢百骸!  

张远不由地闷哼了一声,全身上下肌肉隆起,一条条大筋自皮膜之下凸显出来,所有的骨头齐齐震响。  

他的躯体硬生生地拔高了一截,同时膨胀了一圈。  

这就是神巢寄体黑巨蚁,所加持在张远身上的超凡之力!  

他踏步上前,张开变得粗壮的双臂,一把抱住了摆放在小院角落的石磨。  

“嘿!”  

张远蓦地吐气开声,将这具重达四五百斤的石磨硬生生地抱了起来。  

为了避免惊扰房间里熟睡的母亲,他将声音压得很低。  

但爆发的力量有增无减!  

就这样抱着沉重的石磨,张远在小院里来回转了整整五圈。  

换成是之前的张远,别说这样抱着转圈圈,他就根本无法将这具石磨抱起来!  

直到感觉自己的力量开始消退,张远才将石磨稳稳地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宿主:张远神巢:1级(15%)  

寄体:1级黑巨蚁(1%)/2倍力量气血:10/75  

源质:0  

神巢面板上显示,此时此刻张远的气血量已经掉落到了很低的数值。  

这是很正常的。  

不但激发神巢寄体的能力需要消耗气血,而且维持这种能力同样也要付出气血。  

张远估算了下双倍力量的持续时间,大概有五分钟左右。  

这个时间无疑受自身气血的限制。  

那他只要不断提高气血值的上限,力量爆发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所以还得想方设法学习真正的武技,提升自身的实力。  

张远成为武者的决心,从未如此刻般坚定!  

而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张远体内的燥火也被汗水带走了大半。  

他在院落边冲了个简单的凉水澡,重新回到房间里睡下,就没有受到失眠的困扰。  

一觉睡到大天亮!  

翌日,张远是在村里雄鸡的打鸣声中苏醒过来的。  

糟糕!  

意识到自己睡过头了,他暗骂了一声,赶紧起床洗漱。  

为了应对县衙的徭役,张远仅有三天时间来凑齐应役的五两银子。  

现在只剩两天了!  

狼吞虎咽地吃完张母准备的早餐,他以最快的速度拿上猎弓柴刀水囊,动身离家再次前往千峰山狩猎。  

让张远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走出家门才十几步远,就见到昨天那名獐头师爷带着两名家丁挡住了去路。  

张远顿住脚步,沉声说道:“三天时间还没到吧?”  

那獐头师爷呵呵一笑,眯着眼睛说道:“张远,你撞上大运了,我家大少爷看上你了,只要你签下这份契书,那么不但这次徭役可免,以后都不需要服役!”  

说着,他递上了一张泛黄的纸:“不会写字的话,摁个手印也行。”  

张远不动声色地接过契纸,快速看了一遍。  

然后心里的怒火腾腾往上涨!  

因为这是一份奴契。  

张远一旦签了这份契书,那他不但要成为陈家大少爷的奴仆下人,而且没有期限!  

獐头师爷摇头晃脑地继续说道:“我们陈家的家丁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除了每月的赏钱之外,还有衣裳可发,吃穿都不用愁。”  

“如果你侍奉得好,说不定大少爷还能开恩让你学武习艺,那你就真正发达了!”  

他说得吐沫横飞,张远听着心里冷笑连连。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陈家大少爷应该就是昨天在高猎户那里学武的少年之一。  

他还清清楚楚记得,对方双手抱臂蔑视自己的模样!  

张远真要当了这名大少爷的奴仆,十有八九会充当人肉沙包。  

被对方当作练武的活靶子!  

因此獐头师爷说得天花乱坠,画饼的功力再深厚,张远又怎么可能上当?  

他面无表情地将手里的契纸递还给獐头师爷,说道:“多谢陈大少爷厚爱,但我张家祖训,饿死不偷盗,穷死不为奴!”  

“所以这番好意只能心领了。”  

别说现在的张远拥有了神巢——就算没有,他也绝无可能去当人奴仆!  

獐头师爷脸色骤变,捏着契书阴恻恻地问道:“张远,你可想清楚,拒绝我家大少爷的后果了吗?”  

张远没有回答,绕过对方朝村外走去。  

见到张远不理睬自己,獐头师爷气得两撮鼠须都翘了起来:“好胆!”  

“师爷,要不要?”  

旁边的家丁做了个斩击的动作。  

“不至于。”  

獐头师爷倒没有失去理智,恨恨地说道:“蝼蚁般的东西不值得费这样的力气,反正过两天有这小畜生哭的时候!”  

他仿佛看到张远因为缴不起应役银,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