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应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师弟如果不方便的话,那这笔道功我出了!”  

一个清朗的声音骤然响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家不约而同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的男子,在一众武者的簇拥下迈步而至。  

论像貌颜值气质,杨鸿羽在武阁诸多的武者里面当属一流。  

可跟这位相比,却又让人感觉差了一点。  

杨鸿羽的脸色变了变。  

而其他人则纷纷行礼致意:“萧师兄!”  

来人赫然正是天人外戚,上景天武阁里风头正劲的天骄人物——萧衍!  

他手里握着一把玉骨折扇,风度翩翩地向众人点头示意。  

来到张远和杨鸿羽面前,萧衍展颜一笑道:“杨师弟,萧某一时兴起想凑个热闹,希望你不要见怪。”  

杨鸿羽毕竟不是普通人,当即淡然回答道:“萧师兄言重了,五百道功虽然不少,但真的不劳师兄费心了,多谢师兄厚意!”  

只是他的笑容,透着一股子皮笑肉不笑的意味。  

萧衍不以为意,扭头看向张远。  

他正要开口,眼神忽然闪过一抹异芒:“嗯?”  

张远笑笑:“萧师兄,请问有何见教?”  

萧衍这个名字,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老茧来,真的是再熟悉不过。  

可真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一众牛鬼蛇神全都冒了出来!  

张远敏锐地觉察到了对方的神情。  

心里隐隐明白过来。  

这萧衍十有八九是修炼了望气术之类的法门,结果刚刚没能看出他的气运所在。  

而这跟萧衍对张远的认知显然不相符合,所以才会如此的惊讶。  

甚至有些失态。  

萧衍回过神来,洒然一笑:“久闻张师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两位若上试锋台一决高下,萧某自当观礼捧场!”  

他三言两语,就扣死了张远同杨鸿羽的这一战!  

张远不跟对方啰嗦,直截了当地对杨鸿羽说道:“杨师兄,痛快点,打还是不打?”  

到了这个地步,杨鸿羽就算不想出五百道功,也被架起来无法下台。  

他沉声问道:“我可以出五百道功,但你要是输了呢?”  

张远噗嗤一笑:“杨师兄,我说得很清楚了,五百道功是我的出场费,跟胜负没有任何关系,你如果舍不得,那此事作罢,不要再浪费大家时间了!”  

杨鸿羽的涵养再好,也不禁怒上心头:“那就一言为定!”  

张远当即亮出自己的身份铭牌:“把道功转过来,我们现在就立道契!”  

这五百道功,他是赚定了!  

张远不喜欢惹麻烦。  

可麻烦要是找上门来,他必然要给予重重的回击。  

只有把对疼打死,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让那些心怀叵测之辈三思而行。  

于是双方就在功德堂里交易了道功,并且立下了一份生死状!  

立契约定三天之后,在试锋台上比拼一场。  

生死自负!  

立完道契之后,杨鸿羽恢复了从容淡定的模样,他深深地看了张远一眼,说道:“张师弟,三日后见!”  

旁人或许听不出来,但张远完全能够感知到对方言语里蕴含的杀机。  

如果说之前两人素昧平生无冤无仇,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就变成了生死之敌!  

张远点点头:“再见。”  

杨鸿羽转身离开。  

而一直充当看客的萧衍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对张远说道:“张师弟,我很期待你跟杨师弟的这一战,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他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隐隐透露出坐山观虎斗的意味。  

张远笑笑:“我也很期待。”  

事实上张远对于萧衍的警惕,要大大超过杨鸿羽。  

这位天人外戚给他的感觉是深不可测,其实力恐怕比自己预想的要更高。  

但张远绝不会怕对方哪怕一分!  

萧衍也走了。  

但张远跟杨鸿羽这场比试,立刻成为了武阁最热的话题,并且迅速传出了武阁之外。  

当张远回到临仙庄的家里,苏景瑶随后登门而至!  

“张师弟,你怎么答应杨鸿羽的邀战啊?”  

这位明秀峰弟子很是焦急:“这件事情绝对是袁紫衫搞的诡,她就想让我失去护道人,九峰大比不战自败!”  

“我知道。”  

张远淡然回答道:“但就算我拒绝了杨鸿羽,你觉得就能平安无事了?”  

除了五百道功之外,这才是他选择应战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张远在武阁里无根无底,也没有任何的势力和人脉。  

萧衍和杨鸿羽之流,完全可以想出各种办法,在上景天的规则之外给他找麻烦。  

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与其一直被动应付,不如一战决出胜负!  

苏景瑶沉默了。  

她出身极好,又聪慧机灵,不了解张远从底层一路打上来的经验智慧。  

但这并不妨碍她明白,张远的决心和意志。  

张远在这一刻显露出的战意气势,让苏景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  

一丝源自神魂的悸动!  

她压下翻腾的心绪,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到时候我会去试锋台观战的。”  

苏景瑶不能代替张远下场。  

但她的存在可以让心怀叵测之辈投鼠忌器,不敢轻易耍花样出阴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