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放,放过我吧。”  

密林深处,一位中年男子躺在铺满落叶的地上,眼睛里满是绝望之色。  

殷红的鲜血正从他的后背汩汩流出,很快渗透入泥土之中。  

刚刚扯去面巾的脸庞惨白如纸,加上低低的哀求声,看起来狼狈又可怜。  

而站在前面的张远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挥起了梼杌刀。  

伴随着一声短粗的惨叫,树林里又恢复了宁静。  

张远朝着地上的尸体探手虚抓,激活神巢对其进行超度。  

源质1587  

看着这名五阶强者的尸体化为了飞灰,张远摄起掉落在地上的长剑,将其收入自己的储物空间之内。  

下一刻,他的身形在原地消失不见。  

不多时,张远重新出现在了原先伏击杨辰广的地方。  

至此,这场围猎和反杀的战斗宣告彻底结束。  

杨辰广一方七人,被张远留下了六个。  

敌人的尸体通通变成了宝贵的源质,成为让他变得更强的资源。  

除此之外,张远还缴获了七件玄兵。  

其中杨辰广一人就“爆”了两件!  

事实上杨辰广率领的这支队伍,实力是非常强的。  

除了斥候之外,人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强者,而且个个手握玄兵。  

就算对付六阶强者都足够了!  

可惜他们遇上的,是实力大增的张远。  

极限十八倍的力量和敏捷加持,让如今的张远拥有了横扫同阶、匹敌六阶的强大实力,加上赤血神兵这把杀手锏,让杨辰广等人的结局成为注定的结果。  

对于张远而言,这一战的意义也很重大。  

他验证了自己现在的战力,也增加了战斗的经验。  

惟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将敌人全部留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墨渊的环境极为复杂,他连追两人并将其斩杀已经非常不容易,放跑一个很正常。  

幸好那名逃走的家伙,并没有目睹张远动用赤血刀斩杀杨辰广的一幕。  

否则张远会有大麻烦。  

他在脑海里迅速复盘了一下先前的战斗,确定没有什么遗漏和过失之后,决定继续自己的探险行程。  

眼下张远急需道功。  

而斩杀了这些敌人,并不能让他增加一个道功。  

发现可收容基因体!  

正在这个时候,视界里突然出现的提示信息,让张远心中悚然一惊。  

完全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他的目光看向了右侧方向。  

只见百步之外的树丛里,一头“大猫”无声无息地从黑暗之中走出,两只冰冷无情的眼睛正好朝张远看来。  

双方的目光隔空碰撞,仿佛有无形的火光闪现!  

这头“大猫”体型粗壮,尾巴非常的短,全身的筋肉在厚厚的毛皮下隆起,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力量美感。  

它的毛发呈赤黄色泽,并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褐色斑点。  

猞猁?  

这头突然出现的“大猫”,带给张远的感觉很不好。  

对方有威胁他的能力!  

最让张远感到惊讶的是,这头类似猞猁的凶兽,竟然也属于可收容基因体。  

要知道之前他收入神巢的超凡生命体全都体型很小,最早是蚂蚁螳螂,接着是泥鳅乌鸦,最后也仅仅只是老鼠。  

相比之下,这头猞猁的体型要大得多得多!  

张远猜测,这应该是神巢不断进化的结果,将来继续升级上去,说不定连狮虎甚至大象这般体型的超凡生命体都能收容。  

而这些大体量的寄体,又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能力呢?  

这一刻的张远怦然心动!  

问题在于目前神巢六个巢房已经全部有主,没有空余来收容眼前这头猞猁。  

张远跟这头带给自己相当威胁感的猞猁对视了片刻,后者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后退,重新隐入了黑暗的树丛里面。  

再没有了任何的声息。  

可惜了!  

张远暗暗惋惜。  

如果还有多余的空巢房,他一定会试试能不能拿下这头猞猁。  

现在动手也是白搭,不如将其放过。  

留待以后了!  

想了想,张远将先前超度六名敌人所得的源质,全部投给了神巢本体。  

这一万多源质,他原本是打算继续喂给锦毛鼠的。  

目前锦毛鼠为四级,一旦提升到五级,储物空间将增加到一百二十五立方。  

能发挥出的作用大大提升。  

现在架不住新寄体的诱惑,张远决定先升级神巢。  

落子无悔,花光了所有的源质之后,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接下来,张远又从储物空间里取出缴获的玄兵,一一喂给了赤血刀。  

他能够几乎全灭杨辰广的队伍,这把神兵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尽管张远用赤血刀仅仅斩杀了杨辰广一人,却是干掉了对方的核心,直接摧毁了这支队伍的士气,然后各个击破。  

因此这些玄兵再珍贵,张远全部砸进去不会有丝毫的心痛。  

赤血刀的吞噬能力极为强大,七件玄兵喂进去之后,它都看不出丝毫的变化。  

只是当张远将其重新收入体内,这把神兵在他的气海丹田之内自行进入了沉眠。  

隐隐在酝酿着什么。  

张远就没有再多加关注,原地休息直到气血值恢复到八成以上,才动身深入墨渊。  

直至日落黄昏时分。  

当张远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临仙庄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