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离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踏上归途远去。  

回首,眺望金色龙形山脉围绕天柱神山,相处总是短暂的。  

骑着长有三头三尾异兽猛虎翻山越岭,古树快速倒退,仍能嗅到远古遗民部落特有的咸盐味儿,有了盐才会有力气,再强大的生物也需要充足营养。  

卷起桃花瓣如雨,跑过夸父桃林。  

长发束带飘飘,美眸哀伤。  

“以后,等我足够强大,再来救活你…”  

生存不易,傲天只是玩笑艰苦奋斗才是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少做梦,多做事,受再大委屈也要微笑去面对,想哭就找个没人地方哭出来,然后擦干眼泪。  

当然,等逮到机会一定狠狠整死自以为是缺德玩意儿。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别问何时了,这应该是恶棍该思考的问题。  

宽大虎背颠簸。  

取一颗普通低阶仙丹塞猛虎嘴里。  

想了想,又倒出两颗给另外两颗虎头吃,三头三尾猛虎跑得更起劲儿,感慨龙族真敞亮大方。  

某白则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养脑袋多的,尤其九颗脑袋那种。  

披星戴月奔跑在起伏山峦,从侧方远处看,黑色山脉高低起伏,其上小小身影骑着猛兽,蓝色夜空,又大又圆的银月高挂。  

纸伞撑开悬浮,滴溜溜旋转,淡淡光泽照亮前路…  

数天后。  

悬崖边草坪嫩绿。  

再次倒出几粒用不着的仙丹递给猛虎。  

“喏,说好的仙丹,额外几颗算是给你的红包。”  

三颗脑袋开心龙女守信用。  

“您是好龙。”  

“真希望多跑几天。”  

“但愿下次再见。”  

看看,脑袋多了也有好处,感激翻三倍。  

三头三尾异兽猛虎沿原路返回,白雨珺望着悬崖外神桥叹口气,原以为简简单单梳理地脉,谁曾想耽搁多日,此次离开须得藏好帝皇命数,实在不行跑人类国度做几年女皇化解。  

朝远处蛇头山脉挥挥手。  

扯嗓子大喊。  

“巴蛇前辈晚辈要离开了您的恩情晚辈必定铭记于心”  

巴蛇眼睛瞬膜滑开看了眼小不点,心里默默点头深感满意,下次…算了下次还是深眠吧。  

其实巴蛇很友好嘛,至于名声变糟其实有点儿说不清。  

传承记忆力模模糊糊找到些许传闻。  

当年,巴蛇不吃人且喜爱睡觉,偶尔吞吃大象,或许因为不吃人所以附近原住民并不惧怕它,双方相安无事。  

附近原住民都知晓山里有一条超级巨蛇,钻山而眠,奈何身躯庞大难以全部隐藏,总是露出部分在外,好在脾气好懒得动,久而久之对其畏惧之心渐渐消失,胆子越来越大。  

某天,一支娶亲队伍从山里经过。  

碰见山谷里露出一截巨大蛇尾,人多起哄,许多人上前拉扯蛇尾想看看传说中的巴蛇究竟有多大,嬉笑欢闹拉拽。  

可巴蛇实在太大太大了,钻进山腹也藏不住身躯。  

人类对它而言实在太过微小,就像人类不会特别注意路上是否有蚂蚁,感觉尾巴异状便不耐烦动了动…  

巴蛇极大。  

即使轻轻蠕动亦会引起山石坍塌。  

娶亲队伍被滚落的山石砸得死伤惨重,事后,上古天庭降罪。  

于是巴蛇无奈隐居。  

白雨珺表示理解,这种事儿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轻挽宽袖,两手平举胸前,右手压左手,右腿后屈,屈膝,低头行礼,有恩要以礼相待,做龙要懂礼貌。  

踏上神桥。  

悬浮台阶依旧考验身躯,弱小的出不去,强大的不想出去,与世隔绝万万年不变。  

路过火树时笑眯眯行礼,做龙和做人一样,适当低头没坏处。  

鬼鬼祟祟返回云端昆仑墟神门。  

孤零零的门竖在那,没有围墙没有栅栏,却拦住了无数无意或蓄意抵达此处的外来者,伸爪轻轻推门。  

门开了,门板夫诸画像点头。  

“夫诸先生再见”  

跨出昆仑墟神秘大门,明显感觉对周围掌控力恢复,空气质量急剧变化,又回到熟悉的仙界,变化非常明显。  

在昆仑墟,数不清古老神兽凶兽潜伏。  

威势压迫无处不在,那是一个随时可能被古老存在吞掉的世界,危机四伏,没本事尽量别进去。  

回头最后看一眼。  

走进浓雾。  

穿过浓雾已是仙界昆仑山脉,能望见湖泊。  

匆匆飞回湖边神宫向大将军报到,当天下午跟随船队启程回天庭,或许娘娘此行纯粹是带某白入昆仑墟,任务完成立即返航。  

深夜,云海,楼船点亮宫灯美轮美奂,行至某浩瀚山脉时,感应到有一片自己的龙鳞特有波动。  

“铁球?它终于成仙了,我得去见它。”  

略思索。  

穿衣离开船舱,从屋檐一盏盏精美宫灯下走过,金黄色灯光照亮纤细身影,去往大将军船舱,离开须请假并领取玉牒文书。  

敲门进屋发现大将军仍秉烛批阅。  

“末将白雨珺参见大将军。”  

“嗯,何事?”  

“属下有急事请假离队,我知道这不合规矩,那个…还请大将军通融通融哈,属下最敬佩您了,您的光辉照耀我们每一位兵将心窝,是我们的指路灯塔心灵导师…”  

左右看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送瓶百花精油。  

送钱是行贿,送沐浴用品没问题。  

大将军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