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幕.天灾档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晚饭之后,白歌习惯性留在了爱恋家。  

倒也不是别的什么理由,只是单纯在这里会感到心安。  

爱恋去洗澡了,白歌坐客厅沙发上,没去注意浴室里传来的水声,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手上的文件资料里。  

这是陶轩然之前提到过的历次重大的升格者犯罪,或者深渊遗物案件的卷宗,由于保存的原因,白歌只能在爱恋这里查看,这是规矩。  

此外,还有范哲拿到的有关非法组织集会的情报,看起来在深渊之虹被偷,怪盗JOKER逃离陷阱之后,他们越发重视这个怪盗起来,这次预定周末召开的会议,将会有非法组织高层参与。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还在这里,而爱恋去洗澡的原因,一定是这样。”  

白歌喃喃自语道,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他翻开卷宗。  

“英伦之雾事件......这个我知道啊。”  

卷宗收录的是最近五十年,足以称之为重大灾害事件的案子,第一篇便是英伦之雾。  

“新历1137年,泛西海商业共同体新英伦地区出现了大量一阶升格者聚集,并服食特殊毒药自杀的事件,这起事件引来了天灾:天启的注视,它本体降临,导致新英伦地区自此从地图上永久除名......”  

“天灾?天启?”  

白歌隐约觉得这些词有点眼熟,看到这里有脚注,便顺着页数往后翻,翻到了注释上。  

“天灾:即大陆之上不为人类控制的强大的完全活性化的深渊遗物的统称,无法解析,无法阻止,无法收容,每一种天灾都对应特殊的出现条件,目前已知的有九个天灾......”  

“......天灾:天启:外表为笼罩着一层黑色雾气的骑着四足生物的骑手,一共四位,身材高大如同巨人,目前人类已知的任何武力手段均无法对其造成本质上的伤害,备注:指六阶以下升格者的攻击......  

“危害:天启一旦出现,将会至少吞噬■■万人的血肉才会离开,它会杀死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生物,表现为腐蚀,疾病与瘟疫......”  

“出现条件(机密):目前已知天启在历史上出现过■次,按照记载,国际天文联合会推测,天启将会在半径■■公里的区域,短时间内出现超过■■名升格者非自然死亡的时候降临,据此条件,国际天文联合会通过了第一七三号决议,禁止在区域冲突中投入升格者......”  

大概是为了防止模仿者,资料的部分数据被涂黑了。  

难怪......白歌心想。  

历史课本上鲜少提及几大国家之间的战争,而在旧时代,战争似乎是主旋律,和平反而少见,如今有了升格者这般超凡力量,按道理冲突应该会更激烈才对。  

如果各方都投入升格者参与战争,说不定就会诱导出现天启,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结果,在这威慑之下,冲突自然会小型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天灾反而成为了世界和平的纽带,着实讽刺。  

他翻回了前面,继续往下看。  

“......根据后续调查,英伦之雾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昨日教团的修正者蛇之魔眼艾瑞娜·阿方索,推测这是一名野兽原型的五阶升格者,五阶袭名为美杜莎,至于她附属的裁定者正体不明,她通过宗教和蛊惑等行为,诱导升格者聚集与自杀,诱导了天灾降临......”  

美杜莎?  

白歌记得,这是神话传说里的蛇发魔女,据说头发都是粗壮的毒蛇,而与之对视之人将会被那魔眼变成石头。  

这样的存在只是五阶吗?  

白歌忽然觉得升格者之间的差异好像有点大。  

“修正者和裁定者又是什么?”  

他翻到脚注的页面,果然看到了对应的注释。  

“昨日教团的内部构成并不明晰,但已知的结构中,这个组织并没有中心领导,只有被称为裁定者和修正者的,两人一组的干事,这些干部是完全不受管辖的,甚至某些干部之间还有敌对倾向......”  

“昨日教团的裁定者负责裁定历史,制定行动目标,而修正者负责具体实施,目前已知的裁定者和修正者为尘世巨蟒约尔曼冈德,蛇之魔眼艾瑞娜·阿方索,猩红骑手莱茵·尼德兰......”  

“都是一些五阶以上的升格者啊,尘世巨蟒都已经六阶了。”  

白歌看着这些名字,脑中浮现的却是方舟:升格指定里的游戏角色,其中,尘世巨蟒约尔曼冈德是六星,剩下两人都是五星,分别对应六阶和五阶升格者。  

“不过,尘世巨蟒怎么也应该是真正的神祇了吧,竟然才六阶吗?”  

白歌喃喃自语,自从成为升格者之后,他恶补了一些旧时代的神话传说,知道尘世巨蟒这称号代表的就是旧时代极北帝国地区神话里令世界陷入毁灭黄昏的怪物,按照他的认知,这是妥妥的神灵。  

不过白歌又想起了陶轩然提到过的位格概念。  

“历史残片并不是只能对应一种位格,说不定尘世巨蟒既可以对应六阶的位格,也可以对应七阶的,而他选择了六阶,不,可能是没得选......”  

六阶升格者便已经算半人半神,因此,六阶这个级别的袭名,很多已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了,按照陶轩然的说法,大部分升格者晋升六阶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了,很难将最适合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