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海王寂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法坐骑,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老牛,万圣龙王,你们就是他们想要分的那杯羹啊!”  

迪化的威力巨大。  

西游阴谋论一抛出来,牛魔王等人一番头脑风暴,顿时感觉天都塌了,前途一片昏暗。  

牛魔王磕磕绊绊的道:“海王,既然西游是一场阴谋,我们何不及早避了开去。”  

九头虫道:“就是,凭我们又如何跟天庭灵山抗衡?”  

万圣龙王看看李海龙,又看看几个随行的童子,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这便是我想要做妖王的原因了。”李海龙爽朗的一笑,“与其被各个击破,倒不如我们先行拧成一块,届时,天庭灵山想要动我们,总要先掂量一番,啃我们这块硬骨头,会不会崩掉他们几颗牙?”  

“既如此,海王又为何把老君和东来佛祖的童子带在身边?”万圣龙王淡淡的道。  

“多个朋友多条路,老龙王以为是个人就能当妖王吗?”李海龙笑着看向了万圣龙王,“我是上古海神后裔,先辈跟老君交好,也是有后台的人。”  

“说到底,你还不是要掌控我们?”九头虫冷笑道。  

“总比你们被各个击破强。”李海龙道,“仙有仙庭,佛有佛门,妖有什么?我当妖王,便是要借此机会,在三界中竖起第三股势力,和天庭佛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牛魔王等人动容。  

“海王,你和东来佛祖可不是这么说的?”黄眉童子冷声道。  

“黄眉,我和佛祖暗中的思量,又岂是你能理解的?”李海龙摇头笑笑,“弥勒佛不甘心做一辈子的太子,你又甘心做一辈子的童子吗?”  

黄眉童子脸色剧变:“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给自己一个机会,给人生一个新的选择。”李海龙鼓励的看向了黄眉童子,“进可攻,退可守,何乐而不为呢!”  

“老君呢?”金角大王问道,他们追随老君,前途光明磊落,自是不想追随李海龙落草为寇。  

“两位仙童,老君是持棋的人。”李沐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淡淡的笑道。  

几个童子对视了一眼,便又飞快的移开了目光,各自陷入了沉思。  

“几位,由我来做这妖王,可还合适?”三言两语便说服了众人,李海龙神色淡然,笑道。  

“殊无胜算。”万圣龙王皱眉,摇头。  

“错。”李海龙斩钉截铁,“老龙王,想想方才发生的事情,想想五庄观即将召开的相亲大会,天庭将乱,浩劫当至,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风卷云动,有无数双手在暗中推动第三方势力的崛起。”  

编故事,谁怕谁?  

跟着李小白在新白世界走了一遭,接受了李小白忽悠白素贞,连改十八个版本的熏陶,李海龙忽悠起人来相当是熟练,何况,背着迪化技能,故事都不用编的那么完美,剩下的交给别人脑补就足够了。  

“老牛,你还是回翠云山一趟,把嫂夫人接过来,和我们共聚大义。”李海龙根本没给哥们决策的机会,直接以妖王的身份下起了命令,“玉面公主和嫂夫人之间的罅隙,交给我来解决,保证还你一个完美和谐的家庭。”  

拉拢一个是一个,什么墨菲定律做出的决定全部会朝最坏的方向发展,李海龙完全不管那么多了。  

打一条破船,沿途拉满了人,总比只沉他自己要好得多。  

裹挟了西行路上的妖怪,李小白想最后完成任务,不管他闯下多大的祸事,李小白最后总会拉他一把的,这才是李海龙的底气所在,他坚信李小白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难题。  

“九头虫,你派出得力小妖,走水路陆路,去搜集三界内所有最新的消息。天机屏蔽,得情报者得天下。”李海龙笑笑,继续道,“金角大王,你身份特殊,可抽个时机,上天庭走上一趟,和九头虫一样,搜集天庭最新的决策,主要是关于灵山佛李小白方面的。”  

九头虫和金角大王点头称是。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默认了李海龙妖王的身份。  

李海龙环视剩下的人,道:“剩下的人随我前往狮驼岭。大鹏一翅八万里,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的坐骑在那边占山为王,聚拢了不知道几百万妖怪,那里才是我们的主力军团所在。”  

有李小白搅局,一不留神就被打乱了节奏,李海龙不得不加快自己起势的步伐了!  

他推演了当前的一番形势,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李小白想在五庄观搞什么相亲大会,必定会惊扰了天庭,只要玉帝派兵讨伐他,就是自己的机会。  

接下来几天。  

李海龙帮着牛魔王搞定了家庭纠纷,沿途搜罗妖怪,带着越发壮大的部队,一路急行向西。  

可还没等他们赶到狮驼岭。  

一个个坏消息便接二连三的传来。  

五庄观李靖父子带领十万天兵讨伐李小白,结果,九曜星君连带着十万天兵尽数被李小白变成了狗;  

李小白招降李靖父子反攻天庭,把天庭搅合的天翻地覆,诸天星君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或是被李小白以大神通变成了狗。  

玉帝颜面尽失,天庭的势力前所未有的跌入了低谷…  

小妖们搜集来的信息恰巧论证了李海龙所推论的大事。  

被他聚拢的妖怪们一个个大喜过望,直以为他们的春天来了,会在新任妖王的带领下,逐步走向辉煌,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