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心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领了鬼话的小内侍,战战兢兢的保持要去见鬼的状态离开了。  

他一走,皇上朝沈励看去,等他解释。  

沈励便道:“周亦用一块玉佩让我们发现了他,二十年了,他为什么现在才出现?”  

皇上默了一瞬,“你觉得,是周怀山的出现惊动了他?他在这边有眼线?”  

“他在这边是不是有眼线我不确定,但是我可以肯定,平王身边,一定有他的人,否则他何必送出一块玉佩,他等了二十年了,他觉得现在时机够了。  

但是,时间和环境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  

二十年的时间让我们无法断定现在的他是不是值得我们配合,亦或是各取所需。”  

刚刚他提到平王,七皇子流露出来的感情不是反感不是排斥。  

而周亦在七皇子出行前去送行甚至能掉包玉佩,可见关系。  

所以,周亦与平王的关系,想必不匪。  

“既然平王跟前有他的人,那我们想要送消息给周亦,最安全的就是通过这个人。  

这是周亦自己的线,比我们去联系周亦要安全的多。”  

皇上顿时恍然。  

没错。  

似乎一切事情,随着周亦的出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皇上过了最初的震惊,揉了一下眉心,“你觉得,苏珩带兵,可以吗?”  

与南诏国一仗,这是不可避免了,除非南诏国能不战而败。  

否则,就凭南诏国蓄意下毒引发疫情一事,这就没有一场战役根本不能解决。  

再者,就算我们不打,对方未必不想打,否则他们也不会造出这么些幺蛾子。  

“臣倒是觉得,如果陛下一定要派苏珩,不妨让老七周珩也跟着去,他去,徐峰就能当做随从跟去。”  

周珩,既苏恒。  

徐峰的作战能力不必多说。  

战场徐阎王的名声不是白来的。  

纵然时隔这么久他战斗力退化,但作战指挥的能力还是在的。  

可惜,马明年来不了,否则这样一场意义十足的战役,将变得更加不同。  

皇上沉沉叹出一口气,“就怕临时兵变。”  

沈励默了默,摇了下头。  

“臣觉得不会。  

如果苏珩有二心,当时镇国公府参与谋逆,他就算不参与也会趁乱离京逃回镇朔军大本营。  

只要他回去,我们就一时半刻对他没有办法,而且顾及镇朔军,我们也不能那么痛快的处斩那几位。  

苏珩,有底线。”  

还有一句话,沈励没说。  

当时太子被关押,曾说过:如果他在最初听了苏珩的话,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可惜,没有如果。  

也是从太子那里,沈励知道,这些年苏珩劝过他不止一次。  

等沈励离宫,已经是月上树梢。  

和同学聚餐大醉一场的周怀山和王瑾在呼呼大睡了一下午之后,终于在黄昏时分醒来。  

然而,吃罢晚饭,爷俩还没来得及回味今儿聚餐时的各种名场面,就被周青双双按在书案前。  

以前是督促爹读书!  

好家伙!  

现在是督促爹加哥哥读书!  

天王保心丹都得吃双倍!  

周怀山瘫在书案前,用一副人之将死的表情,说着其言不善的话。  

“闺女,以前读书,我是为了改变咱们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现在,咱们家有花不完的钱,地位也不低,我的身份也在皇上那里得到了肯定,就算将来你和沈励闹矛盾,我们也不会吃亏。  

你到底为什么还要逼我读书呢?  

你难道真的指望我考个状元?  

就算我天赋异凛,考了个状元,然后呢?  

闺女?  

然后呢?  

难道你真的让我起早贪黑去上朝去为国家大事伤害发际线?”  

面对周怀山的灵魂质问,周平目光灼灼望向了周青。  

“大姐,我也很想知道,然后呢?”  

王瑾打了个酒嗝儿。  

“是啊妹妹,然后呢?  

就算是爹同意皇上都不会同意的,满朝文武都不会同意的!  

江山不能儿戏!”  

面对这三人,周青眼角一抽,一口气堵在胸口叹不出来。  

是啊。  

然后呢?  

她到底为什么这么操心劳力的让她爹读书来彼此折磨呢?  

各自放过彼此安好不好吗?  

就在周青都要被说服打算告诉周怀山明天就去给他办退学的那一瞬,沈励从外面进来。  

一进来,沈励先朝周平看了一眼。  

舔舔嘴皮,一脸不甘心的起身。  

“得,我去站岗!我就是个哨子,我莫得感情,我就是个哨子,我不配听到秘密,艳g艳g”  

周平迈着街舞的步伐,拽拽的关门出去。  

他一走,沈励揽了一下周青肩膀,在她肩头轻轻拍了一下,然后放手道:“爹还是得读书。”  

紧跟着,沈励讲了周亦珩的存在。  

就在所有人振奋与目瞪口呆之际,沈励慢悠悠道:“六哥潜伏南诏国二十年,所图绝非小。  

当年荣阳侯府灭门与南诏国皇室有关。  

与南诏国皇权交替有关。  

那六哥所要做的,只怕不止是报仇!”  

周青顿悟沈励这话,“我六哥想要夺权?”  

沈励点头,“虽然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我们为这个做好努力未尝不是一种准备。  

所以,如果六哥当真要登基,那边朝政必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动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