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扔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明珠向后退了两步,脸色难看到极致。  

“母亲,是你傻还是我傻,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觉得我嫁给二殿下就能得善终呢!  

父亲是太子党的!  

我嫁给二殿下,你们是要让我去吹耳旁风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来一旦太子殿下登基,我是什么下场!  

二殿下是什么下场,我作为二皇子妃或者侍妾就是什么下场!  

退一步,二殿下登基,难道母亲真的觉得,二殿下是个傻子吗?  

我嫁给他却为太子效力,将来他留得下我?  

纵然他留我,淑妃娘娘呢?  

纵然他能一时与淑妃娘娘相抗,可时日久了呢?  

他母妃永远是他母妃,我却终究要人老珠黄!  

母亲,你清醒清醒吧!  

将来他俩不论谁登基,我都没有好下场!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去二殿下那里卖好!”  

黄氏捂着胸口闷闷的叹一口气,却怎么也叹不出胸口的愤懑。  

明珠说的这些,她岂能不知。  

她没得选。  

闭了闭眼,黄氏硬着心肠道:“你回去吧,赐婚圣旨已经下了,你与其在这里与我摆事实讲道理,不如琢磨琢磨将来如何哄好二殿下。  

你是陛下圣旨赐婚,是太后娘娘亲自给二殿下挑的王妃,只要你没有错,你就必定是王妃,不要多想了,至于耳旁风,吹不吹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是在往火坑里推我!”  

黄氏闭着眼,转头面向里面。  

沈明珠捏拳看着黄氏,默了须臾,咬牙冷笑:“你真是我亲娘!”  

沈明珠甩帘离开,黄氏又一口血吐了出来。  

嬷嬷急的直落眼泪,“夫人,您这又是何必,什么话不如和小姐说明白了,小姐一向心疼你,她要是知道”  

黄氏瘫靠在靠枕上,虚弱无力的道:“她藏不住话。”  

“唉!老奴给夫人拿安神药丸今儿折腾这么一场,刚刚还吐了血,什么身子经得住这么折腾您吃了药早点睡外面老奴给安排。”  

黄氏没说话闭着眼身子向下缩了缩,没洗漱便直接躺下。  

嬷嬷给黄氏盖了被子,正要轻手轻脚离开黄氏忽的低低的道:“你说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嬷嬷脚下步子一顿,心头又堵又涩,“当年您也没有办法那件事怪不着您。”  

“你说姐姐她”  

“死人没有权利怨恨!只有活着才能做想做的一切谁都没错要说错老夫人尚且没有觉得自己错了,您急什么,别想了,睡吧,养养精神。”  

“嗯。”  

黄氏缩了缩脖子任由眼泪打湿枕头闭着眼强行入睡。  

明珠还未出阁呢她不能出事。  

这么多年沈褐对她,难道就真的一点情都没有吗?  

她真的不甘心。  

嬷嬷瞧着黄氏颤抖的背影,心里难受的发紧“夫人,睡吧,大人他对黄宸,也不过如此,您又何必。”  

黄氏颤抖的肩膀一僵,继而呜咽声委屈又压抑的爆发出来。  

沈褐倒是一夜好眠,翌日一早,将昨日打好的腹稿又重新梳理一遍,坐轿上朝。  

昨日的事,他已经和苏珩通了气,今儿太子党的人都会为他说话。  

金銮殿。  

早朝将近尾声,沈褐深吸一口气,一脚迈出,“陛下,臣有本。”  

“宣。”  

“陛下明鉴,臣昨日鲁莽行事,惭愧自责不已,已经按照周怀山要求,将臣的府邸过户与他。  

但是,臣的许多公文尚且还在书房,有些公文事关机密。”  

沈褐语落,一位太子党的大臣便跨出一步。  

“陛下明察,周怀山实在是太过分了。  

沈大人已经按照约定将宅子给了周怀山,周怀山却将沈大人一家上下直接撵了出来。  

不知周怀山与西北军统帅徐宁远究竟是什么关系,昨日徐宁远竟然带着一个营的人直接进门动手!这实在是不像话!”  

徐宁远被点名,不为所动立在那里,就跟没听见似的。  

另一位太子党的大臣便也出列。  

“陛下,周怀山这件事,的确是做的过分了。  

他要了宅子也就罢了,怎么能连沈大人家的其他家财也霸占了呢!  

而且听说暗影统领夫人昨日登门,在沈大人家大闹一场,硬生生给府上二小姐扣上一个奸生子的名号!  

沈明珠可是太后娘娘亲自挑选,陛下圣旨赐婚的准二皇子妃。  

暗影统领夫人如此行事,将天家皇族置于何处!”  

周青被点名,沈励面无表情立在原地,眼皮没动。  

脑子里盘旋的还是昨日夜里的一夜春事。  

这种事,一旦开了个口子,似乎沈励,冷静点,现在早朝呢!  

沈励捏了捏自己的拳头。  

然而这一幕,落在苏珩眼中,便是沈励因为周青被点名而愤怒。  

苏珩淡淡扫了沈励一眼,“沈统领对此难道就没有解释吗?周怀山不过一介书生,他怎么就能让西北军统帅徐宁远如此兴师动众了,他怎么就敢把堂堂大理寺卿一家上下赶了出去呢?”  

沈励将心头的桃红色泡泡赶到一旁,转头看苏珩。  

镇国公已经死了,现如今的镇国公府,苏珩就是新任镇国公。  

“国公爷这话问的,您要是想知道徐宁远为何肯为周怀山兴师动众,这话该问徐宁远。  

您要是想知道周怀山怎么敢干沈褐一家赶出去,这话改问周怀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