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宁远朝着远处的周怀山扫了一眼,很快的一眼,除了他自己知道他看的是周怀山,别人可能也就觉得他只是随意朝着那边一抬眼。  

目光收回,徐宁远笑道:“我这不是来招揽人才了吗!”  

周平绷着小脸,“我不是三岁小孩。”  

“我知道,你六岁。”徐宁远好笑道:“你要是三岁,我也不来了。”  

“招揽人才要二十抬嫁妆做添妆?别说我六岁,我就是三岁,我也不信!”  

周平说着话,忽的在徐宁远眼底看到一丝落寞。  

这个词在周平脑子里出现的那一瞬,他自己个都吓了一跳。  

难道我周平已经牛逼到会读心术了?  

看人的眼睛,我都能看出一个准确的词来?  

我擦!  

牛逼大发了!  

周平又盯了徐宁远一瞬,然后道:“算了,你不想说就算了,明天我姐回门儿,我得了机会问问我姐夫,我去哪找你呢?”  

“沈励知道。”  

不知道是自己多疑还是怎么,周平总觉得,徐宁远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和刚刚逗哄他的时候,不太一样。  

又看了看徐宁远,周平转头离开了小亭子。  

出了亭子走了几步,周平忍不住回头,只觉得坐在亭子里的徐宁远,和亭子外的热闹喜庆,及其的格格不入。  

他看上去,真的格外......落寞。  

怎么又是这个词!  

周平挠挠后脑勺,转头跑开了。  

瞧着周平的背影消失,徐宁远扯起嘴角笑了笑,整个人靠在栏杆上,望着不远处的周怀山。  

今儿来给周家捧场的,全是荣阳侯当年的那些旧友。  

二十年,当年的人,能熬得住年轮的,也就剩下这么几个了。  

溧德侯都八十多了,硬是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了。  

来了,屁也干不了,这会儿只能坐在一张椅子上傻乐。  

瞧了一眼傻乐都在淌口水的溧德侯,徐宁远笑着低低骂了一句,“傻逼!”  

然而,眼角却又眼泪滑出。  

是啊!  

二十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可当年与荣阳侯亲近的那些人,那些如今还活着的人,今儿都来了。  

他们都知道,这周怀山不是他们那个纨绔玩伴儿荣阳侯。  

可是,不重要。  

他们只是想要给心中这份沉淀了二十年的感情一个宣泄的出口。  

正好,这个周怀山,就是他们的出口。  

同名同姓不说,干的事儿全都是让他们心头痛快的。  

当年荣阳侯还在的时候,因为荣阳侯有八个儿子没有一个闺女,大家就开玩笑说,但凡他有个闺女,将来成亲,他们添妆都是按抬添。  

没想到,当年一句玩笑话,这么多人都记着。  

今儿那么一堆添妆一抬一抬沾满周家院子的时候,他差点就哭了。  

这添的哪里是嫁妆!  

征战沙场,挥斥方遒,在朝中谁的面子不给谁的情面不留,不拉帮不结党,硬生生快把自己熬成一方土财主的徐宁远,此刻坐在亭子里,泪眼模糊,手撑在膝盖上,抖得不行。  

他这条命,都是荣阳侯给的。  

没有荣阳侯,他早饿死在难民堆里了。  

八岁参军。  

是不假,这都快特么成为一个传奇了。  

可谁又知道,他他妈的为什么八岁参军!哪个八岁的孩子他妈的想要参军!  

然而,这却是他当时唯一的出路。  

要么跟着荣阳侯,给他当个小厮,要么拿着荣阳侯给的一个银锭子,自己谋出路,要么,荣阳侯把他扔军营里。  

这三个选择,他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第三个。  

军营了。  

那时候,荣阳侯也才二十多吧,和其他的纨绔没有什么区别,游手好闲斗鸡遛鸟。  

但是把他送去军营那天,荣阳侯却是亲自给他找了个师傅,那师傅,是当时军中一个右参将。  

可惜......  

荣阳侯府出事之后,那位右参将紧跟着也出事了,后来等他得了消息想要捞人的时候,已经不知道人在哪里了。  

陈年往事,一桩一件的从脑海中划过,徐宁远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的记忆,可以这么好。  

这厢,堂堂一军统帅正哭的像个傻子。  

那厢,周怀山冷着脸立在屋里。  

周怀林摁了他肩膀两下,也没有把他摁到座位上坐下。  

“二哥,你坐下,这像怎么回事,沈励来了!”  

到了新郎拜见岳丈,敬茶叫爹的环节了。  

过了这个环节,新郎就要去接新娘,然后新人一同拜别父母,按着吉时上轿出发。  

眼看着吉时逼近,周怀山却卡在这里,周怀林急的满头大汗。  

周怀山一脸的不耐烦,一摆手把周怀林打一边去,“我又没瞎!我看见他来了。”  

沈励就在周怀山对面,一身喜袍,看上去神清气爽器宇轩昂,那张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住。  

周怀山瞧着他这样,心里就不爽。  

特么的!  

他闺女就要跟着这么个狗男人过一辈子了!  

王瑾立在周怀山一旁,戳了戳周怀山的腰,“山哥,差不多行了,这是圣旨赐婚,你还能反悔不成!嫁妆都走了!”  

周怀山瞪他一眼,“老子是缺那点嫁妆?”  

赵大成立刻就道:“说什么胡话,我山哥缺的是嫁妆吗?我山哥缺的是闺女!”  

八个儿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