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利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着周怀山底气十足的声音。  

看着周怀山轻蔑嘲讽到极致的表情,户部尚书不禁有些自我怀疑。  

难道他真的没有从那肤浅可笑的文章里读出其中真谛?  

难道真的是他见识短浅?  

呃......  

不应该啊!  

可若不是如此,怎么国子监祭酒能让周怀山带着这文章来这里呢!  

而且,皇上还直接把文章砸给他们看!  

周怀山还丝毫没有羞耻之心反倒是在理直气壮的瞧不起他们。  

到底是谁肤浅!  

工部尚书一样的陷入了自我怀疑。  

周怀山咄咄逼人的望着他俩。  

“你们尸位素餐久了,翻开这文章一看,威武霸气的每一个字上,都透露着“吃喝玩乐”。  

我却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我从这字缝里看出来,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谁吃人?  

你们!  

你们现在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老百姓辛勤劳作出来的。  

你们想吃鱼就能吃到鱼,想玩乐就能去玩乐,所以你们管这个叫吃喝玩乐!  

那你们想过没有,老百姓能吗?  

他们吃不到!玩不上!  

所以,他们管这个,叫得不到的珍馐!  

凭什么你们就能吃到,他们就不能呢?  

难道他们不是人吗?  

难道你们做官不是为人民服务吗?  

哦,是了,不是,你们千里做官只为财吧!”  

“你......你......你......”户部尚书让周怀山骂的面色铁青,抬手直指周怀山,你了半天,没说出下一个字来。  

周怀山翻个白眼将他抬起的手啪的打下去。  

“你目前没有资格指我!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你明明可以让我朝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物质保障。  

但是,你就像个智障似的,利用里手里的权利,拒绝这么做!  

你凭什么指着我,就凭你只能看出吃喝玩乐吗!  

漕运一旦开启,天南地北的物资流通起来,运输成本还大大降低,这样造福于民的好事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难道现在的旱运有你的份子,你怕开通漕运你分不到分红?”  

“胡说!”户部尚书憋足了劲儿,面红耳赤憋出一句话。  

周怀山一个白眼瞪过去。  

“我怎么就胡说了,难道你以为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傻子?  

你可拉倒吧,我们只是没有机会发声,不代表我们不懂。  

谁不知道,从北燕边境凉州出发,一路南上,直抵江浙,这一路的旱运,哪一条官道不是镇国公府的人在操控。  

从云南滇缅出发,一路北上,直抵京都,哪一条官道上不写一个严字。  

这个严字,代表着什么,不用我说吧。  

二皇子殿下与谁最亲近,你们门儿清吧,严大人!”  

严大人,户部尚书严大人。  

户部尚书一个激灵,吓得腿都软了。  

这种事,就算是朝堂之上有人知道,可从来没有人直接提过。  

就连皇上,他都一直觉得,皇上根本不知情。  

可现在,周怀山就这么嚷出来了。  

户部尚书飞快的看向皇上,入目就看到皇上满面怒火,啪的一拍桌子。  

“朕就一直奇怪,对于朝中之事,们各党各派总是各自争夺,怎么这一次漕运,你们倒像是串通好了一样,一致反对,原来如此!  

朕还真是小瞧了你了!”  

户部尚书扑通跪下,“陛下恕罪,这里面有误会,臣可以解释。”  

周怀山立在一侧,幽幽道:“解释?可笑。都是成年人了,还说这种屁话。与其解释,你倒是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来以证清白呢。  

你不是说误会吗?  

你身体力行的支持漕运,什么误会都没有了。”  

皇上冥黑的眼底,带着盛怒,望着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心跳噗噗的。  

昨天,郑御史才突发心疾原地去世。  

今儿......  

瞧着皇上这个怒火,他要是不同意,今儿非得把他丢到暗影去。  

心头天人交接一瞬,户部尚书飞快做出决定:保命上上策。  

“臣竭尽全力保证漕运修葺期间一切资金供应,必定让漕运大业不受任何耽误。  

臣回去就将漕运开支细细清算。”  

他话音落下,皇上一言不发。  

周怀山转头,幽幽朝工部尚书望过去。  

那样子,活像是一头饿狼望向了孤立无援的小绵羊,随时都要张开血盆大口。  

工部尚书登时一个哆嗦。  

赶在周怀山张口之前,唯恐周怀山丢出他什么实质性的把柄,飞快的道:“工部全力配合漕运一事。”  

皇上一声冷哼,怒道:“漕运一事,今日开办,这期间,但凡出了什么篓子,朕拿你是问!”  

这话,是对工部尚书说的。  

工部尚书顶着一脑门冷汗,连连应诺。  

心头像是堵了二斤黄连。  

从年后到现在,皇上一直在和他们商量漕运一事,他们总是找各种借口搪塞过去。  

现在好了,不仅搪塞不过去,还得全权负责。  

但凡出了一丁点事,就是他的锅。  

当时商量的时候,皇上可是说,就算出了问题,皇上也不会怪罪。  

找谁哭去!  

揣着二斤黄连,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双双腿软脚软签下军令状,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