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见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被人当面夸奖的怀山书院院长本山,心头那份沉重被冲散了不少。  

“有的孩子,就是天生的武将,不过,想要在军中捞一份功名,单单武功好可不行,也要读书的,读了书才更明理,更能参透那些兵书啊!”  

摊主闻言,看周怀山的目光不由一亮。  

“这位老弟,听这话,是读书人?”  

周怀山抱拳笑了笑,没接这话音,“这附近有没有卖二手书的呀?”  

先是聊孩子读书,此刻再提及卖书,话题自然而然的引过来,摊主也就敞开心扉的聊着。  

“有,好几家呢!以前学院收束脩,孩子们读书家里用钱紧,没有钱买新书,都来这里掏旧书。”  

“这些摊子,您熟悉吗?我也想掏几本,但是时间有限,您给我推荐一家?”  

摊主想了想,“您是打算买什么方面的?他们这几家卖旧书的,各家都不太一样。”  

周怀山就道:“我家孩子喜欢舞刀弄枪的,就买兵书。”  

那摊主一听,乐了。  

“这巧了,卖兵书那家,每天就在我这摊子对面摆,大概再有半个时辰他就来了。”  

周怀山笑道:“真是巧了,那您和这摊主,想来也是熟悉了,他家怎么那么多兵书呢?”  

馄饨摊主就叹了口气。  

“都是可怜人啊!他以前是参军的,听说在军中官职还不低呢!后来得罪了人,在军中待不下去了,来了这里。  

咱们清河县几任县令都是好人,没有那种拜高踩低的嘴脸。  

他来了以后,对他一家子很照顾。  

刚来那年,当时的县令出钱给他在这边买了房子住了,还想给他在县衙谋一份捕快的差事,他拒绝了。  

他家的书是真多!  

早些年他不卖书的,今年身体越发的不行了,家里一个儿子又不成器,他总说,这书留在他手里就是毁了。  

卖了,让书自己个去见有缘人吧。”  

听着摊主絮叨,周怀山心里乱七八糟的难受。  

这摊主,是马明年吗?  

当年他出事的时候,他四十多,马明年三十多,按照沈励告诉他的时间线,这都又二十年过去了。  

算算,要是马明年还活着,五十多了。  

按照他当时军中有参将的身份,到这个年纪,完全可以靠着军功颐养天年了。  

周怀山此刻,一点也不希望那书摊摊主就是马明年。  

他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和他家有关的人落此下场。  

可《周洛布兵》那本书的出现,又让他渴望见到一个当年的旧人,告诉他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沈励虽然告诉了他一些,可沈励毕竟不是亲生经历的人。  

他家出事的时候,沈励还没出生呢!  

沈励知道的那些,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或者官府卷宗。  

那些,不靠谱。  

心思再次沉重。  

随着天光渐亮,早点摊的生意也红火起来,摊主没空再和周怀山闲聊,周怀山便兀自坐在那等着。  

好在摊主也没有轰他。  

半上午。  

二手货一条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可对面的书摊,没有出摊。  

周怀山心头有些不安,此刻早点摊也要收摊了,摊主望着对面,叹着气摇摇头,“可能是他今儿身体不大好,不出了,你明儿再来瞧瞧吧。”  

周怀山目光从空空的摊位收回,“他家在哪住您知道吗?”  

摊主想了一下。  

“从这沿着这条街一直走,走到左边第三个胡同口拐进去,好像是在第五家,您要不去问问。”  

周怀山答了声谢,抬脚离开。  

第三个胡同口,第五家。  

木质的大门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有些朽了。  

贴在门上的新春年画,这才多久,已经掉了一半。  

门是虚掩的,周怀山伸手推开,随着咯吱一声嘶哑的响,整洁的院子映入眼中。  

院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干干净净。  

靠墙放了三口大缸,想来是放着腌白菜。  

屋里有咳嗽声不住的传出来,还有一个年轻人的气急败坏叫喊声。  

“爹,你都这样了,你死守着那玉佩有什么用!拿出来当了让大夫给你瞧瞧是正经啊!爹!别固执了!那玉佩再重要,也敌不过一条命啊!”  

周怀山缓步朝着正房走,声音越来越大。  

“您守着那玉佩一辈子,玉佩的主人要是知道您现在这样还不肯看病,他估计也不乐意!爹!我求你了,拿出来吧,看病要紧,你要是没了,我......我.....爹!”  

里面咳嗽的人不接话,只一声一声撕心裂肺的咳嗽。  

走到正房门口,周怀山顿一下脚,深吸一口气,推门。  

推门声打断了屋里年轻人的声音。  

周怀山进门就看到一个满目赤红满面含泪的小伙子,年纪约莫十五六岁,一脸的憔悴焦灼。  

床上躺着一个老者,正剧烈的咳嗽。  

那小伙子坐在床边,手里端着一只碗,碗里盛放了点米汤,还冒着热气。  

整个屋里,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药味和病人特有的那种腐朽的味道。  

看到有人来,小伙子将碗放到一旁,狐疑看着周怀山,“你是谁?”  

周怀山朝小伙子客气的点了一下头。  

“我是周怀山,怀山书院的院长,听说你们家有很多书,我正好想要扩充书院的藏书阁,所以,想都买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