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红香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幼稚,他知道类似红香坊这样一个势力左右逢源才是王道,根本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在李德尚这样一位‘主事官之一’身上下注。  

或许会交好。  

但每一个值得交好的人,他们都会交好。  

可,有轻重之分。  

例如眼前的沐爷。  

贾有才可以猜测,只要红香坊的东家了解到‘山城’现在的局面后,一定会拼尽全力的讨好沐爷。  

一位‘锻骨’大成的武者,在‘山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实在是显而易见了。  

不过,这不是贾有才担心的。  

真正令贾有才担心的是在一番的讨好后,红香坊的态度会影响到沐爷。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方接二连三的给与好处,且完全不用任何出力。  

一方则是后继无力,且需要牢牢依靠。  

谁都会选择前者。  

而恰巧的是,李德尚就是后者。  

看似稳固的‘山城’,李德尚需要依靠这位沐爷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旦沐爷的态度出现了变化,眼前的局面直接颠覆。  

李德尚直接会粉身碎骨。  

而他?  

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希望…’  

“贾有才!”  

贾有才心底还在想着,猛地就听到豆包在远处厨房的喊声。  

“豆包姐,怎么了?”  

贾有才马上向着厨房跑去。  

“我在做饭走不开,馆主让你把茶水送到前厅去,随身跟着伺候。”  

豆包说着将一个放着茶壶、茶杯、干果的托盘递给了贾有才。  

贾有才一愣。  

随后,这位捕头笑了起来。  

“得嘞。”  

“这,擅长啊。”  

说着贾有才端着托盘就向着大厅而去。  

刚刚的担忧?  

早已经不翼而飞了。  

那位沐爷早已经用态度表示了,不会改变,不然的话,这个时候也不会让他去沏茶倒水了,说是跟着伺候,但实质上这不就是表明态度吗?  

‘不愧是沐爷。’  

‘也只有沐爷这样的,才可能在这个年纪把功夫练到这种地步。’  

‘而我这样的家伙?’  

‘心思太多了。’  

心底带着赞叹,也带着感叹,贾有才进了前厅。  

杰森与红香坊的东家分为左右而坐。  

一旁红香坊的随从站在自家东家身后,一身短打的贾有才摆好干果,沏好茶后,低眉顺眼地站到了杰森的身后。  

“贾捕头别来无恙啊?”  

那位老东家笑着一拱手,却没有站起来。  

“托福、托福。”  

贾有才笑着回应。  

“一样、一样。”  

那位老东家再次笑着一拱手,这才扭回头看向了杰森,声音温和地说道:“听闻沐馆主不破不立,因祸得福,反而‘锻骨’大成,这样的天赋实在是让人赞叹。”  

“都是靠了苟胜兄不遗余力的帮助。”  

“不然,沐白早就死了。”  

杰森客气的回应着。  

并且很干脆的点明了李德尚的作用。  

对于李德尚这个合作者,杰森是十分满意的,不单单是李德尚的以诚为本,还因为李德尚的性格中带着一丝丝天真。  

用贾有才的话来说,‘大人是个好人,就是读书读傻了。’  

杰森不讨厌这样的天真。  

当然了,他不喜欢读书读傻了的评价。  

他更喜欢称之为‘书生意气’。  

“李大人,老朽一向是倾佩的。”  

这位红香坊的老东家早已经是人精了,怎么看不懂杰森接二连三的暗示。  

贾有才出现在这,再加上杰森的言语,足以说明一切了。  

然后,这位红香坊的老东家笑眯眯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不错的茉莉花,香味扑鼻。”  

“要是放两颗冰糖就好了。”  

“最好再加一片陈皮。”  

这位老东家说着,就再次喝了一口。  

仿佛是润了一下嗓子般,对方继续说道。  

“冰糖让茶水的口感更好,更易入口,而陈皮本就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配合着茶一起饮下,真的是相辅相成。”  

“但恰好为正,糖多了腻,茶多了苦,陈皮亦是如此。”  

“茶水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山城’相比州府不大,但和下辖乡村比较却是极大,一个人管理时,难免有些疏漏。”  

说着,这位老东家话语一顿,不动声色的看向了杰森。  

他已经说得够明白了。  

再继续下去,就太过直白了,万一被眼前这位沐馆主拒绝,实在是下不了台。  

‘对方不单单是为了拉拢,还要替‘山城’富户求情。’  

‘而且,最好的话,是能够让己方的一人加入到李德尚的幕僚团中。’  

杰森瞬间就猜到了这位老东家的意思。  

一旁的贾有才虽然前面没听明白,但是后面却是听懂了。  

对方是来求情的!  

事实上,自从‘山城’的几大富户被抄家后,就有不少人来求情。  

但是,李德尚全都是闭门不见。  

现在有人求到了沐白这里…  

‘嘶!’  

‘不好办呐。’  

贾有才心底吸了口气,他可是清楚,能够请得动这位红香坊的老东家,那些富户的家里人一定是花费了大代价,足以让这位老东家动心。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  

难以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