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遍地哀鸿满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4/4)
对待,小民如何悲惨,朕难以想象,案卷所能展现的惨烈,百不足一,比如这淮安山阳马氏。”朱翊钧翻看着案卷。
有山东行脚商从山东担盐南下淮安府,路过马氏偏宅内急,将驴车系在了这马氏偏宅之外,等到行脚商回来后,车、货、小儿子皆不见了。
行脚商四处寻找,花费了二十银,才从马氏赎回了小儿子。
而马氏做这种买卖不止一次,而且不只是外地人,被抓的孩童,多数都是本地乡民,都是因为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开罪了高门大户,要么拿钱赎人,要么坐看儿子女儿被卖给人牙行。
类似的惨案比比皆是。
“政治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严肃的集体决策,任何政策的调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执牛耳者的一厢情愿,往往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和惨痛的后果,所以三思而后行,再谨慎,也不为过。”
“很多事,看起来初衷没问题、思路没问题、执行也没问题,但结果却有了大问题。”
“比如不得抛荒令,比如一条鞭法,比如周良寅第一次清汰,比如王次辅的工盟工会,全都是如此。”朱翊钧圈定了一百二十家后,对着冯保说道。
冯保很清晰很明白陛下的情绪,陛下看到了这么多的人间惨烈,恨不得立刻行动起来,去纠正这人世间的悲剧,但操之过急的后果,陛下一清二楚,所以陛下忍住了心中的怒气。
路一步步走,饭一口口吃,贱儒们、复古派、绝对自由派、南衙逆党们心心念念的一幕,皇帝因为万历维新的成功变得傲慢起来,从来没有发生。
“这次南衙抄家,算上晋党纳捐,一共折银四千二百三十余万银。”冯保将一本账册放在了陛下面前,稽税院和户部都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对所有资产进行了折价奏闻圣上。
“晋人肯纳,有些人不肯主动纳,是打算让朕亲自开口,还是打算朕扩大一下逆党的范围?”朱翊钧翻动着总账,发现除了晋党纳捐之外,有些人家不为所动。
陛下要看详细账目,都已经归档,随时可以调阅。
朱翊钧说的有些人,是除了晋商这六十六家外,剩下一批‘迷途知返’的人,从逆党变成投献之家,不纳捐支持丁亥学制,那就不能怪朱翊钧不客气了。
晋人已经做出表率,有些人,有点过于不识趣了。
不想上‘商贾尚知义,共襄文教举’的功德碑,想上朝阳门的城墙。
冯保赶忙说道:“陛下,是晋人在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
“最近这些日子,不少人惶惶不可终日,请托无门,忧惧自杀者亦有,消息刚刚传出去,这些迷途知返之人,自然会在一月之内,把银子如数缴纳。”
“陛下肯收银子,他们才能心安。”
晋人为何反应迅速?是晋人在万历五大案的第一案张四维案中,积累了丰富的纳捐经验,彼时国朝对于是否开海尚不明确,晋人率先表态。
这次反应迅速也是这方面原因,逆举不彰,陛下不会赶尽杀绝。
不满可以,造反不行。
银子没了可以赚,上了朝阳门城墙,被陛下用了祭祖,那命没了,银子就不可能赚得到了,大不了就苦一苦海外蛮夷、倭奴,多垦点种植园拿出来。
“嗯,非要朕开口,那大家都不体面。”朱翊钧知道自己的行为,说好听点叫聚敛,说难听点,就是趁火打劫。
但谁让这帮家伙,给了朱翊钧趁火打劫的合理理由?虽然大部分都在万历十年之前跳了船,成为了投献之家,但该交的罚款还是要交。
皇帝能收银子,这些纳捐门户,还要高呼圣明。
“陛下,盈嘉公主奏闻了一件奇闻怪事,说驸马和公主到松江府后,得知松江府流行一种古怪的食材,象粪。”冯保一脸难绷的说道。
“什么食材?象粉?大象肉做成米粉吗?这松江府的富贵人家,是真的会享受。”朱翊钧听说后,大感惊奇,连象肉都吃上了?果然是通衢九省的富贵之地。
冯保见陛下误会,赶忙解释道:“不是,是象粪,就是大象拉出来的五谷轮回之物。”
“什么东西?”朱翊钧大惊失色,他还以为是象肉做的米粉,感情是大粪!
冯保揉了揉额头说道:“古怪至极,王谦为松江知府,带着人直接把这家给抄了,王谦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被回大明的驸马和公主问起,简直是无地自容。”
“这家食馆还是那种门槛很高,没点身份,是决计进不去的,生意还挺好,说是壮阳。”
对于王谦而言,公主问题就像是在问:你怎么治理松江府的,人怎么吃起大粪来了?
虽然离谱,但还是有些合理性的,比如人中黄、夜明砂、望月砂、五灵脂、鸡矢白,都是排泄物入药,这些已经被解刳院证伪,毫无作用了,解刳院可是有极其充裕的标本进行实验。
而象粪,毫无疑问是一种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后,包装出来的一种类似的商品。
“当真是可笑可悲。”朱翊钧摇头,没有做出具体的批示,王谦已经做出了处置。
但这件小事和江西书院经营法,都折射出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坏处来,一切都能当成生意去做。
有山东行脚商从山东担盐南下淮安府,路过马氏偏宅内急,将驴车系在了这马氏偏宅之外,等到行脚商回来后,车、货、小儿子皆不见了。
行脚商四处寻找,花费了二十银,才从马氏赎回了小儿子。
而马氏做这种买卖不止一次,而且不只是外地人,被抓的孩童,多数都是本地乡民,都是因为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开罪了高门大户,要么拿钱赎人,要么坐看儿子女儿被卖给人牙行。
类似的惨案比比皆是。
“政治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严肃的集体决策,任何政策的调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执牛耳者的一厢情愿,往往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和惨痛的后果,所以三思而后行,再谨慎,也不为过。”
“很多事,看起来初衷没问题、思路没问题、执行也没问题,但结果却有了大问题。”
“比如不得抛荒令,比如一条鞭法,比如周良寅第一次清汰,比如王次辅的工盟工会,全都是如此。”朱翊钧圈定了一百二十家后,对着冯保说道。
冯保很清晰很明白陛下的情绪,陛下看到了这么多的人间惨烈,恨不得立刻行动起来,去纠正这人世间的悲剧,但操之过急的后果,陛下一清二楚,所以陛下忍住了心中的怒气。
路一步步走,饭一口口吃,贱儒们、复古派、绝对自由派、南衙逆党们心心念念的一幕,皇帝因为万历维新的成功变得傲慢起来,从来没有发生。
“这次南衙抄家,算上晋党纳捐,一共折银四千二百三十余万银。”冯保将一本账册放在了陛下面前,稽税院和户部都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对所有资产进行了折价奏闻圣上。
“晋人肯纳,有些人不肯主动纳,是打算让朕亲自开口,还是打算朕扩大一下逆党的范围?”朱翊钧翻动着总账,发现除了晋党纳捐之外,有些人家不为所动。
陛下要看详细账目,都已经归档,随时可以调阅。
朱翊钧说的有些人,是除了晋商这六十六家外,剩下一批‘迷途知返’的人,从逆党变成投献之家,不纳捐支持丁亥学制,那就不能怪朱翊钧不客气了。
晋人已经做出表率,有些人,有点过于不识趣了。
不想上‘商贾尚知义,共襄文教举’的功德碑,想上朝阳门的城墙。
冯保赶忙说道:“陛下,是晋人在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
“最近这些日子,不少人惶惶不可终日,请托无门,忧惧自杀者亦有,消息刚刚传出去,这些迷途知返之人,自然会在一月之内,把银子如数缴纳。”
“陛下肯收银子,他们才能心安。”
晋人为何反应迅速?是晋人在万历五大案的第一案张四维案中,积累了丰富的纳捐经验,彼时国朝对于是否开海尚不明确,晋人率先表态。
这次反应迅速也是这方面原因,逆举不彰,陛下不会赶尽杀绝。
不满可以,造反不行。
银子没了可以赚,上了朝阳门城墙,被陛下用了祭祖,那命没了,银子就不可能赚得到了,大不了就苦一苦海外蛮夷、倭奴,多垦点种植园拿出来。
“嗯,非要朕开口,那大家都不体面。”朱翊钧知道自己的行为,说好听点叫聚敛,说难听点,就是趁火打劫。
但谁让这帮家伙,给了朱翊钧趁火打劫的合理理由?虽然大部分都在万历十年之前跳了船,成为了投献之家,但该交的罚款还是要交。
皇帝能收银子,这些纳捐门户,还要高呼圣明。
“陛下,盈嘉公主奏闻了一件奇闻怪事,说驸马和公主到松江府后,得知松江府流行一种古怪的食材,象粪。”冯保一脸难绷的说道。
“什么食材?象粉?大象肉做成米粉吗?这松江府的富贵人家,是真的会享受。”朱翊钧听说后,大感惊奇,连象肉都吃上了?果然是通衢九省的富贵之地。
冯保见陛下误会,赶忙解释道:“不是,是象粪,就是大象拉出来的五谷轮回之物。”
“什么东西?”朱翊钧大惊失色,他还以为是象肉做的米粉,感情是大粪!
冯保揉了揉额头说道:“古怪至极,王谦为松江知府,带着人直接把这家给抄了,王谦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被回大明的驸马和公主问起,简直是无地自容。”
“这家食馆还是那种门槛很高,没点身份,是决计进不去的,生意还挺好,说是壮阳。”
对于王谦而言,公主问题就像是在问:你怎么治理松江府的,人怎么吃起大粪来了?
虽然离谱,但还是有些合理性的,比如人中黄、夜明砂、望月砂、五灵脂、鸡矢白,都是排泄物入药,这些已经被解刳院证伪,毫无作用了,解刳院可是有极其充裕的标本进行实验。
而象粪,毫无疑问是一种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后,包装出来的一种类似的商品。
“当真是可笑可悲。”朱翊钧摇头,没有做出具体的批示,王谦已经做出了处置。
但这件小事和江西书院经营法,都折射出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坏处来,一切都能当成生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