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八章 一法御万物(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朝会!  

自从坐镇江南之后,咸阳这里鲜少前来,朝会自然也少参与,大朝会更是几乎没有。  

兴乐宫内,与列文武。  

灯烛明耀,礼仪…尚可。  

陛下未前来,彼此都在小声言语,小声说着什么,多有目光落于身上,周清看过去,浅浅一笑。  

继而。  

静坐案后,静静品茶。  

诸夏的事情,有他们足以。  

这一次入咸阳,也没有料到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言语灾劫,实则…不为很大。  

却也非短时间可以快速处理。  

原本来的路上,焰灵她们所言待在咸阳好好转一转,四周也好好走一走,眼下…没有合适机会。  

只有等一等了。  

禁法领域!  

行入咸阳宫,就能够感觉到那股力量,那股无处不在的力量,那股对于一体三元压制极强的力量。  

尤其是以灵觉通达天地,妙悟虚空,踏足悟虚的存在,压制力更强了。  

诸夏间,九层九以上的道者,是那条路破开枷锁,更进一步的,悟虚而返,灵空幻灭。  

禁法领域之下,稍有所动,便是极强的镇压之下。  

想要调动一二力量,根本不可能。  

唯有尽可能的收拢本源,收敛灵觉!  

打磨肉身,以窥虚空,稍稍好一些,诸般力量皆在筋骨脏腑血脉之中,灵觉稍逊,纵然有莫大之力,不为牵引莫大天地元气动静,也不为极强的压制。  

人皇的手段。  

禹王的手笔。  

星辰古约。  

心有所动,要给于推演,觉周身蠢蠢欲动的莫大压力,摇头一笑,找一个合适机会再推演吧。  

思绪刚落,周身的禁法领域之力更强了。  

若所想,耳边…已经传来熟悉的给事中之言。  

陛下来了。  

文武群臣皆行礼,周清亦是起身,亦是一礼。  

这般感觉…多有新鲜。  

皇兄。  

他的行事作风还是那般干脆,将帝国的其余事简单说道,大体吩咐下去,话锋一转,落于昨儿的大事。  

国府李斯出列,语道此刻所掌握的诸般讯息。  

其余行署之人,也彼此补充着。  

大田令郑国,他还是大田令。  

年岁也老了,苍老的厉害,听芊红说过,大田令多年来鲜少闲暇,多率人行走帝国诸郡之地,布置一处处合适的水利沟渠,完善水利。  

亲力亲为,精力损耗极大。  

昨晚上的兴乐宫,并无见到大田令,此刻…他主动请缨,希望率领人手行走关中受灾之地,尽可能挽回损失。  

陛下,给于应允。  

关中、咸阳遭劫,稳定秩序为上,没有安稳之力,欲要将诸地快速抚平…要多花数倍工夫。  

郡县之力的调动。  

常平仓的开放。  

医者的调集。  

各种相关所需之物的抽调。  

一桩桩、一件件,随君臣讨论,逐步成型,逐步成条理,一一吩咐有司施为。  

江南的物资调动,也在其中,国府行署会有专门对接。  

大事!  

小事!  

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的是解决。  

解决。  

并不难。  

何况,还是关中咸阳之地,这里的帝国力量调动是最强的,也是最有力的。  

朝会。  

持续一个半时辰方才结束,救灾的各项方略大体定下,巨细之处,需要国府各大行署变化而动。  

“郡侯久在江南,久在仙山之地,今日朝会,可有觉无聊、繁琐?”  

临近巳正。  

兴乐宫偏殿之内,一尊尊铜鼎火炉散发源源不断的热意,早已将此地充盈。  

踏入其中,暖意环绕全身上下。  

朝会结束,文武有司各有其职。  

嬴政行至此地,一边舒展着筋骨,一边言谈笑语,郡侯在江南总督府…多闲暇自在。  

政事堂的事情,也多交给白芊红处理。  

平日里,多有修行。  

多有闲暇。  

海域仙山之时,更是离开了江南多年。  

咸阳!  

朝堂!  

朝会!  

郡侯想来有些陌生。  

于诸子百家之道,于郡侯的修行,也有了解,今早朝会商讨的诸般事,于郡侯的道理而言,皆小!  

红尘俗世,浩浩天道。  

相对比?  

“无聊、繁琐并无,唯有…一些感怀。”  

“今早的朝会,玄清不自觉想起当年许多人,还有许多事情,十多年前的朝会上,许多人…玄清都可叫出他们的名!”  

“如今,朝会上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帝国!”  

“需要他们的前辈,也需要他们,将来他们的后辈…也会如此。”  

坐于一张案后,看向不远处的陛下,周清摇摇头。  

入世,也是修行。  

关中出现那样的灾劫,就如同修行出现了障碍,出现了难关,需要给于完善、尽善、尽美的解决。  

解决之后,再有发生那样的事情,处理起来,就会轻便,就会轻松,就会心中有底。  

修行的麻烦解决掉,以后再遇到,同样可以轻易跨过去,修行也就精进了。  

修行,也是不住解决一个个难题,揭开道之本源表面的层层拦阻,最终得窥本源!  

红尘俗世!  

如果也可以将一个个问题完美妥善的解决,那么,帝国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强。  

人人如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