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八章神农心锤(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是农家数百年来收集的秘藏典籍图录?”  

“有一些看上去是原本。”  

“有一些看上去是抄本。”  

“还有竹简之物,看起来颇有些年岁。”  

“《神农经》!”  

“嗯…,这好像是农家的修行之法,大体还行,也能修炼至玄关,却需要磨砺地泽万物之心。”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  

“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  

“这卷《六贤要述》!”  

“这卷…是农家六堂立下的根基之法?”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好东西。”  

“你想要换取突破之法!”  

“为他们两个,不为你自己?”  

江南多雨。  

每隔三两日,天候便是变幻,雨势滔滔而来,很快又离去,未几…便是雨过天晴,骄阳高悬。  

南昌。  

新的总督府之地。  

迎来三位客人。  

令焰灵姬觉有些奇异的客人。  

是先前农家烈山堂的人。  

农家田言。  

农家梅三娘。  

还有农家田赐。  

对于三人的讯息,之前泗水郡之事的时候,有过一览三人的卷宗,知晓他们的些许事情。  

近年来。  

田言她们在关中之地自立连山宗,麾下的弟子多往昔农家之人,而农家另外之力则是落在苍璩手中,化作魔宗根基。  

农家!  

沦亡了。  

其力…各有去处。  

田言!  

还和公子扶苏有些牵连,非扶苏的缘故,田言他们也难以安稳活到现在。  

如今,扶苏远在北方长城,田言她们的行踪也非秘密,然…对于她们前来南昌还是奇异的。  

对于农家!  

总督府与之并无什么牵连。  

于她们三人,可见可不见。  

不过!  

看在她们带来的东西。  

外加扶苏的面子上。  

也就让三人进来了。  

连带…还有三人带来的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尽皆图录典籍、竹简文书。  

根据田言所言,那些都是农家数百年来的珍藏精要,基本上都是不会外传的。  

农家大乱之中,她派人专门收集了许多,六贤冢的许多东西也都有抄录,六堂珍藏也都有。  

还有一些农家先贤传下来的珍藏。  

这就有些意思了。  

农家!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  

数百年来的诸夏中,农家…一直都为大家,一个个诸侯国的庙朝中…或许不为显学。  

在野之中,绝对显学。  

农家的开创之人神农子…更是一位功参造化的合道存在。  

虽不知他的具体境界,焰灵姬自觉应该和自己差不多,若言比自己强…唯有合道万物了。  

那个境界!  

都直追孔丘了。  

应该没那么大的可能性。  

也是有些价值的。  

田言三人的来意,是为梅三娘、田赐突破之故。  

希望以此为代价,换取二人的突破。  

突破!  

田赐的修行境界,距离玄关只有一点点了。  

梅三娘,所修同阮翁仲他们一般,功法的来源…倒是不难猜,也不用猜,阮翁仲以前也说过那件事。  

梅三娘!  

也即将破入崭新境界。  

突破?  

二人突破…于自己、于总督府不是难事,关键…看三人带来的东西是否有价值。  

后方庭院的朗阔凉亭内,于田言三人看了一眼,同雪儿一起翻阅大木箱里的典籍文书。  

的确没有见过。  

起码自己没见过。  

从那些竹简、绢帛的痕迹来看,也非近期、近些年之物,有明显的岁月痕迹。  

其余,则是一些抄本、典籍之书,应该是近些年出现的。  

取过一本,其名《神农经》!  

是农家神农子的手札。  

田言倒是有魄力,将农家的根基之法都拿出来了,天魔力场之下,一目十行的快速翻阅。  

以此刻的境界,手中《神农经》不为深奥,轻而易举可以看懂,这是一卷直达玄关的修炼之法。  

而神农子…是合道境界的存在,这是残缺之法吧?  

没有多言,又取过一本。  

是《六贤要述》!  

六贤冢一位位先贤的手札?  

往昔农家六堂的一位位高人手札?  

大致翻阅一番,还是有些价值的。  

而那个大木箱子力还有更多的手札文书,还有一些原本的竹简之书,雪儿正在一览。  

单单从自己所观的这两卷来看,田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诚意的,所求…为梅三娘、田赐突破。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  

“行走八方之地,以神农心锤磨砺万物之心,通达大地之精妙,自可破入玄关境界!”  

“然…阿赐不适合走那条路。”  

“三娘也不适合走那条路。”  

“比起我,阿赐和三娘更需要。”  

坐于厅内一张茶案后的田言轻轻颔首。  

对于农家诸般典籍,都有一览,农家非普通小家,自然有高深传承,奈何…难以臻至。  

数百年前的农家,和百年来、数十年来的农家不一样。  

地泽万物之心愈发难以凝练,破入玄关自然越来越难,而农家初立的时候,玄关强者有不少。  

就连合道归元境界的强者,都有出现过数位。  

后来。  

那些强者出现的数量越来越少。  

农家六堂虽知晓缘故,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