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八章 上林苑(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十月之后,关中的天一日日变冷。  

朝起,临近辰正,东方天际的一轮明耀金日还在云层深处,只能看到弥漫虚空十方的金光轮廓。  

天地间,已经明亮了。  

咸阳!  

关中大城,诸夏大城。  

更是早早复苏了。  

无论是王城,还是外城之地,皆繁闹,一条条街道上…人来人往,一处处街边的酒肆、茶肆、小摊贩…皆有客人不住进出。  

俯览而下,可观热闹。  

可观繁华。  

可观风华!  

咸阳南城,商市汇聚之地,更是堪为整个咸阳城汇聚往来之人最多的地方。  

在那里。  

可以买到来自于天南地北、东西两极的各种货物。  

西域的珠玉宝石。  

齐鲁的海鲜、瓜果之物。  

江南的瓷器、陶器、丝绸、药材。  

巴蜀之地的锦缎、珍贵木料、特有药材。  

中原之地、燕赵之地、辽东塞外之地,乃至于北胡匈奴之地…都有属于各自的特色汇聚于此。  

更别说。  

还有口味风味各不同的吃食在这里出现。  

关中之人喜欢吃面食,然而…近年来,稻谷之物在关中也有盛行,各种各样的做法都有。  

还有鱼儿!  

关中之人对于吃鱼原本不为喜欢。  

鱼儿身上的刺太多了,不好处理,吃的时候,也容易伤到喉咙,万一将鱼刺吞咽下去,更是伤身。  

一个不好,运气不佳,命都没了。  

比起吃鱼,牛羊之属岂非更好?  

大口吃肉不香吗?  

将一块块处理好的牛肉放在器皿中炖煮,煮熟了,不就可以下手吃了?比起炖煮鱼儿,都烂掉了,用手拿…都是鱼刺了。  

随一种种新式做法的传开。  

虽五谷之物崭新的做法传开,一种种崭新的面食许多,关中之地,原本最简单的面条也就数种做法。  

如今,已经有一二十种了,想吃什么面条都有,宽的、细的、厚的、劲道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来的。  

更有各种各样的其它吃食出现。  

做法也多太多太多了。  

关中之地,对于鱼儿最多的做法便是将鱼鳞刮去,将内脏处理一下,便可直接放入器皿中炖煮了。  

后来!  

更多的吃法来了。  

清蒸的。  

红烧的。  

油炸的。  

汆成鱼丸。  

似乎…吃鱼也挺好吃的。  

更有面食做成的馒头、包子之物,没得说,比起那些硬硬的锅盔好吃太多了。  

随帝国一天下,山东诸国诸地的好吃之物,也有纷纷进入咸阳。  

没得说。  

于关中人而言,就是享受。  

对于往来于此的外地之人而言,亦是享受。  

咸阳南市,偏东的一条街道小巷里,这里属于南市边缘区域了,然…此时此刻,往来之人也是不少。  

这里固然远离南市核心,但是租金便宜。  

尤其对于那些本钱不多且身怀绝技的人而言,是最佳的选择之地,在这里…若是没有一手绝活,万万不能持久的。  

甚至于这里的吃食口味还要胜过南市核心之地。  

在南市核心,那里的人总是很多,就算味道稍稍差一些,一些人也没得选,唯有入口。  

在这里…做的不好吃,可就倒霉了。  

名声就臭了,不出十天半个月,就等着关门吧,遇到暴脾气的关中人,尤其是老秦人。  

直接一棍子把门店的匾额打下来,将门窗打碎,将摊贩的摊子弄散,都非罕见事。  

甚至于,还会有人拍手称快。  

“还别说…咸阳内好吃的还真多,以前竟然没有注意。”  

“一条条街道,一处处角落,如河上你所言,能够在咸阳立下,能够站住跟脚,没有一定的手艺可不行!”  

“这个胡饼吃着就很好,有些西域的风味,也有关中的滋味。”  

“如今天冷了,吃着胡饼,喝着辣汤,还真不错。”  

“有胡椒的味道。”  

“咸阳之内,胡椒可是不多的,也是一个稀罕物,似乎也就江南有种,还是焰灵姑娘她们在海域以南的岛屿上搜寻所得。”  

“算是一种香料,可以入菜,也可以入药!”  

“吃着带胡椒的东西,一会儿身上都会热热的。”  

“曦儿,你喜欢吃这家的小包子?”  

此间一处简单的酒肆,装修不为奢华,也就齐备最需要之物,其余…能省则省。  

酒肆名字——白家辣汤!  

很朴素的名号。  

临近辰正,这里已经汇聚很多人了,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欢喜吃着店里的吃食。  

店里以辣汤为主,春夏之日,店里的营生寻常,但…只要入秋,店里就要开始红火了。  

越是天冷,越是人多。  

诚如此,纵然春夏不赚钱也没有什么,秋冬赚的钱…足够将其弥补,甚至于还能大赚一笔。  

店里的辣汤在附近很有名气,知道的人…大早上总要来一碗,再搭上店里的胡饼、煎包、小包子、咸菜…,更是没得说。  

更重要的是…价格不为贵,在咸阳之地,属于中等水准,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吃得起。  

一手拿着小瓷勺,一手拿着胡饼,喝一口辣汤,吃一口胡饼,时而又夹过一个小包子。  

阳滋别样快哉。  

咸阳!  

可是自己的家,可是自己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