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五章 五月归来(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星辰古约!”  

“昔年,以祭祀之法立下,当以祭祀之法解除!”  

“大周岁月,苍龙七宿引下,古约有缺。”  

“是以,泰岳祭祀可行!”  

“至于是否真正化去,在下也未可得之。”  

“玄清子阁下所言…古约没有真正化去,也有那般可能,当年禹王立下古约,异兽百族见证,更有融入人皇之力。”  

“那般古约,非同寻常!”  

东皇太一魁梧身躯站在池边,静观远处的并蒂青莲,体表若隐若现九色华光,交融身侧不远处神都九宫修行。  

并蒂青莲。  

归元之宝。  

还是昊天之下一等一的宝物,于自己也有极大的裨益。  

“轩辕九剑!”  

“星辰古约!”  

“你知道吗,有几次…本侯都想要直接将阴阳家灭掉,也许,以后无需本侯出手,祭祀一脉也不会存在了。”  

“你还在挂念着故国?”  

“楚国,已经亡了。”  

“他不会重现的。”  

“就算日后的岁月,再出现一个楚国,他也不是你记忆中的楚国。”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你还挂念着它。”  

“既如此,多年前,你为何不亲自出手,扭转楚国的国运?是不能为之?还是无能为力?”  

翻手间。  

一株千年雪莲出现在手中,灵韵自然相差并蒂青莲很远很远,但它们都份数莲花。  

属性相仿,本源各异。  

天地元气自动汇聚,千年雪莲灵韵交感,莲瓣都本能的摇曳着,心随意转,千年雪莲飘向并蒂莲花。  

“这株莲花本源虽弱,应该于你有用!”  

“还有这些天材地宝的本源精髓,你若是将它们熔炼一体,说不得可以更近一步。”  

千年雪莲刚有靠近并蒂青莲六尺之内,便是一股无形的坚韧拦阻之力,周清悦然,灵觉探出,交融水池真幻之力。  

语落,挥手间,又是一团团色泽各异的天材地宝本源精髓飞出,落于并蒂青莲身上。  

并蒂青莲没有声音流出,数息之后,无形的守护之力不存,只是那两朵极大的青色莲花跳动欢快许多。  

一丝丝青蒙之力自两朵并蒂青莲漫出,将千年雪莲包裹,将数十团天材地宝的本源灵韵包裹。  

是时。  

水池半空,出现一团极大的灵韵之物,中间相连两朵青色并蒂莲花,本源沟通,正在不住吸纳那些灵韵。  

甚至于,还有一丝丝淡薄的青蒙之力自两朵青色莲花溢出,席卷整个水池之地,将池中其余莲花覆盖。  

一同沐浴那般好处之中。  

“轩辕九剑!”  

“星辰古约!”  

“最后一道轩辕九剑,因玄清子阁下,彻底消失不见。”  

“轩辕不在,世间只有天问。”  

“有那般缘故。”  

“若然泰岳祭祀没有将星辰古约化去,阴阳家亦是无法。”  

“楚国。”  

“楚国的确亡了。”  

“当年楚国也曾相融一道轩辕九剑,绵延国祚,不逊色大周,天道之下,大周会有那般结果。”  

“玄清子!”  

“你是变数。”  

“秦国的未来…,当年我也曾有过推演,既有古约之故,也有秦国之故。”  

“因你!”  

“占星律下,混沌许多。”  

“我曾推演楚国国运,虽亡,却有大兴!”  

“如今,亦是混沌。”  

东皇太一沉吟许久。  

观玄清子手段,观那般多的天材地宝本源精髓灵韵落于并蒂青莲之上,观并蒂青莲的反应,观水池异象。  

须臾。  

方有沉沉之言。  

“天机!”  

“天象!”  

“本侯若是变数,你…也是变数了。”  

周清笑道。  

神容此方虚空,虽然并蒂青莲的道韵对自己无大用,却也聊胜于无,起码…舒服许多。  

楚国国运。  

虽亡。  

大兴。  

变数。  

混沌。  

许多事情的确可以推演,许多事情推演亦是无用。  

“祭祀一脉。”  

“你传承了祭祀一脉,他们选择了一位资质绝佳的阴阳家奇才。”  

“祭祀一脉,本侯还是很期待它将来会如何的!”  

“生死。”  

“存亡。”  

“都在于你一人之心。”  

“星辰古约。”  

“九州约定。”  

“如今古约没有完全化去,你是否觉得古约的反噬可以摧毁帝国?”  

周清畅然。  

单手平伸,水池便是飞出一道水流,落于掌心,其内融入灵韵,普通人若是时常饮用,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甚至于寿元可以轻易过百。  

焰灵之前也有取走这里的水…却寻常。  

结界阵法。  

还真是玄妙。  

人皇风后他们在这里的手段不少。  

星辰古约。  

人族与异兽百族,和睦相处,互不侵犯。  

数千年的岁月,诸夏间,异兽几乎已经找不到了,而人族的地域已经遍布九州之地,超越九州之地。  

昊天面前。  

古约立下。  

违背古约。  

昊天反噬。  

对于帝国,会有灾难。  

对于帝国天子,会有灾难。  

“当年的你,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存在。”  

“若然发生那般事,你会很高兴?”  

看向东皇太一,周清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