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三章 无冕巨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调来许多可用的墨者,力量汇聚,便可化出战神图。  

何至于现在身处宝地却只能干看着。  

第十处地宫,果然这里的消息有一丝半点的传出,不出意外,墨家将与这里没有任何关系。  

天材地宝、战神图、令牌!  

那些人想要,墨家也想要。  

墨家很需要那些。  

心有余而力不足,唯有等待,其它之法也没有。  

稍有沉思,自己接下来唯有坐镇于此了,尽可能快的恢复实力,顺便,将这里的事情说给班大师。  

希冀墨家之力将这里的宝物全部入手。  

就是纵然一切顺利,一切如自己所想,等诸夏之地的许多墨者齐聚阳谷,也不知道过去多久了。  

而且,人多了,风险就有了。  

地宫难免不会泄露出去。  

一时间,又有些迟疑,摇摇头,看向地宫内鲜少言语的逍遥先生,不知道他有何良策!  

“建议?”  

“此地紧要,于墨家更是宝地。”  

“若是我身无伤势,或可助力高统领你等化出战神图,进入密室,此刻…艰难。”  

“这里固然隐秘,然…这里是东郡,往来之人还是有的,若是被人发觉异样,保不准就有人探查了。”  

“墨家!”  

“墨家的力量多在南海郡陆丰,却不能够从陆丰调动力量,天明公子不会允许的。”  

“其余一些零散之力,风险也是有些大。”  

“高统领,依我之见,此事还当知会天明公子。”  

“如果有天明公子之力,那么,许多难事都不会成为难事。”  

“而且,天明公子还是墨家前任巨子指名的巨子人选,天明公子虽拒绝了,可是他心中还是有墨家的,不然也不会选择在陆丰停留十年!”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天明公子于墨家而言,都要当成巨子看待最好。”  

“有天明公子在,诸夏之中,墨家可以安稳。”  

“有天明公子在,就算他不是巨子,其余外界诸般杂乱之力也不能够侵扰墨家。”  

“有天明公子和若水公主在,墨家的将来裨益良多。”  

“若是想要更为安稳,此事除了要知会天明公子外,派人知会雅湖小筑的若水公主最好。”  

“有燕丹巨子的遗泽,再有墨家如今的困境,再加上地宫之要,若水公主前来的可能性很大。”  

“若水公主前来,那么,雅湖小筑的纪嫣然也有可能掺和其中,那是一位实力不逊色于我的道者。”  

“如此,地宫可保!”  

这处没有被外人发现的地宫于墨家而言,重要性不需要多说,逍遥子也没有再强调。  

高渐离所言虽好,却隐患极大。  

就算四面八方前来的墨者合力能够打开地宫,额外的危险也足以令墨家陷入灭顶之灾。  

是以,除了那些人外。  

墨家还需要请更为强大的帮手。  

而且还是现成的帮手。  

那就是燕丹巨子留给墨家的一大助力,高渐离却似乎忽略了他们二人,是因为天明和公主二人太小?  

还是其它?  

天明公子如今的修行实力,可是远超高渐离的!  

“这…。”  

闻得逍遥先生之语,高渐离陷入沉默。  

刚才之所以没有提起天明公子和若水公主,一大原因便是天明公子似是不为理会陆丰之地外的事情。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先前天明公子插手巨子的事情,还是公主亲自相请的。  

而若水公主,她在雅湖小筑那里修行,距离东郡这里倒是不太远,如逍遥先生之言,公主前来的可能性不小。  

“天明公子会理会此事?”  

唯有天明公子拿不准。  

天明公子比自己年岁小了许多许多,然而,其人却令自己愈发的看不透了,论修行,天明公子早早的破入化神。  

更有诸多名师教导,逍遥先生说过,天明公子将来一力破入玄关的可能性很大很大。  

论才学,天明公子少幼在咸阳宫受教,更得儒家掌门伏念教导,在小圣贤庄又停留一段时日,同荀夫子都有论道。  

正因为拿不准,心中才忐忑。  

“如果单单的相请天明公子出手相助,那么,天明公子前来此地的可能性有五六成左右。”  

“或许如你所言,还要低一些。”  

“若是告知天明公子,若水公主也要来此,那么,就不一样了。”  

“天明公子和若水公主之间,一些事情…高统领你当知晓。”  

“地宫紧要,当得如此。”  

逍遥子也是不由感慨,天明公子实在是晚生了多年,果然早生数十年,当为名扬诸夏的侠义之士。  

单单让天明公子于此助力,可能性有限。  

若水公主就非凡了。  

提及二人,逍遥子面上微微一笑,那两位少年人,珠联璧合,自己很是欣赏,很是看好。  

“逍遥先生深意,令我开悟。”  

“是了,是了。”  

“当如此,当如此。”  

“金统领,你等觉得呢?”  

相对于先前自己所想的一些法子,逍遥先生所言无疑更加的妥当,也更为十拿九稳。  

天明公子很少在诸夏行事,然而,诸子百家和许多人都知道天明公子,无论是当年的燕国上卿韩申。  

还是后来天明公子兰陵城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