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四章 新蜀山(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危险?”  

“一些事情你心中不是已经有了所思?”  

田言仍在慢慢打量窗外的沛县,扫视身下酒肆不远处,本能有感,有许多人在将视线投入这里。  

这属于正常。  

北上入沛县,并没有什么遮掩。  

自己此行的目的,一些人应该也可以猜测出来,诸子百家,农家的抉择许多人在等待。  

可…他们并不能做主!  

身侧一道熟悉的气息袭来,平静的回应着。  

“苍璩!”  

“连阿言你都看不透他的心思,姐姐又能如何?”  

“虽然姐姐很危险,却…姐姐还是有用的。”  

“姐姐多年来执掌魁隗堂,并非一事无成,苍璩有所动,会用到姐姐的,却是…他到底要如何呢?”  

苍璩。  

杨朱一脉的传人。  

论其渊源,此人和农家有很深的恩怨,多年来更是屠戮农家弟子很多,可是…谁能想到,苍璩现在成为掌控农家近半之力之人。  

此人性情难料,心思缜密,外人根本难以捉摸。  

自己一个小女子又能如何?  

魁隗堂又能如何?  

果然自己反抗,怕是已经尸骸都清晰可见了。  

顺从,也非常法。  

自己的姿色虽上佳,然而,看得出苍璩对于女色虽喜好,却非沉迷,女色于他不过消遣之物。  

欲要长久?  

需要有价值。  

先前数月,他需要魁隗堂的力量,自己做的很好。  

眼下他欲要整合三堂之力,也离不开魁隗堂,只是…他似乎已经有些厌倦自己了。  

是以,搜罗了一些美人送过去。  

阿言说自己很危险。  

田蜜不觉得自己危险,唯一心间慌乱之由便是自己在苍璩心中地位的下降,这不能够出现。  

“不知。”  

田言直接道。  

“以前听其隐隐所言,欲要将杨朱一脉发扬光大,开宗立派,成就千古传承。”  

“阿言,你说会不会如此?”  

“他想要以农家的弟子为根基,奠就杨朱一脉宗门的根基?也许不是杨朱一脉,他想要开创一家一派。”  

“他有这个资格!”  

“连人宗的逍遥子都自立真道宗了。”  

“以农家三堂之力,真要开宗立派,定然恢宏之力。”  

田蜜沉吟数息,说道一件不太确定的事情,还是苍璩有一两次和自己喝酒闲聊提到的。  

他赞叹农家强大的根基之力。  

唯一所缺,便是高深的修炼之法以及扎实的根基道理,而那一点,杨朱一脉可以补充。  

若是开宗立派,自成一脉,当为强大之家。  

当时,自己并没在意,因为农家的力量是农家的,和苍璩并无什么关系,现在看来…已经和苍璩有关系了。  

“开宗立派?”  

“自成一家?”  

“他!”  

“有这个资格,也合苍璩的性情。”  

“毕竟,杨朱一脉自杨朱之后,沉落太久。”  

田言不自觉的身躯一转,看向身边的田蜜,此事…也有所闻,而今细细想来,可能性也是极大。  

农家三堂之力,非同小可。  

果然自成一家一脉,论实力,就是放在数十年前的诸子百家中,都属于前列。  

甚至于弟子规模丝毫不逊色墨家。  

苍璩!  

尘世之人,所谋所思不外乎名利二字。  

于苍璩而言,他所求的名利在何?  

自创种玉功,袭杀鬼谷子,早已经名震百家,将来要广大杨朱一脉,成就一家之学,农家之力补充,是很好的结果。  

果如此?  

倒是有些明悟先前一些事情了。  

却还是有些事情不解,苍璩为何一定要入农家,插手农家之事?为何要放掉老金?  

“是否如此,接下来就知道了。”  

“危险!”  

“眼下的神农堂、魁隗堂、共工堂内,苍璩于我还是信任的。”  

田蜜心中舒缓,深深的吸了一口烟枪,品味个中滋味,吞云吐雾,颇为期待。  

以色侍人?  

自己能够从农家一步步走到今天,并非只是依靠那些。  

有闻江南武真郡侯麾下的白芊红便是很受玄清子宠爱,白芊红自身绝色美人不说,一身才学韬略也是极佳。  

四郡、江南诸郡皆执掌要务,被天宗玄清子引以为重任,也许她的路子,便是自己的路子。  

“生与死,于你手中。”  

田言继续看向窗外,田蜜的事情,和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关联了。  

“当然在我手中,起码我身上的一些事情直接了结了。”  

“河西之地,异兽龙魂!”  

“他倒是有那个兴致。”  

“倒是鬼谷盖聂也在西域行事,他不会顺便去找盖聂的麻烦吧?那可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田蜜素白的手掌微微握起,很是力量的模样。  

念及苍璩此刻下落,不由摇摇头,河西之地有什么好去的,眼下泗水郡还是要事缠身呢。  

田言没有回应。  

苍璩,是一个聪明人。  

“大人,文书所言为何?”  

郡府之地。  

临近一日办公结束之时,郡丞扶苏又收到一份密信,那是自己在下相之地为县令之时组建的力量,数年来,也算有所用。  

来到沛县,那些人也落在沛县。  

为自己直接掌控,或许力量不强,然而…在沛县四周还是足够的。  

观公子阅览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