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二章 太子之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些事情和消息,流沙的确欠缺,连月来,虽有尽可能恢复往昔的暗子,还是需要时间。  

紫兰轩、流沙!  

只要一动不动,外力难入。  

而诸子百家已然先后成为目标。  

“咸阳消息,明岁嬴政东巡。”  

“那也是…先前神农堂朱家之文书,良虽接下却未有动作的缘由。”  

“果然如我一身,良当持剑前往,…良身后还有许多师兄弟,还有儒家小圣贤庄,还有掌门师兄他们。”  

张良将手中的精致茶盏落于案上。  

卫庄兄所言之事,自己自然也知晓。  

农家六堂如此,注定着农家不会如数百年来的农家一半,尤其是苍璩…不知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诸子百家,咸阳那边看来是真的要一一整理了。  

不知道儒家该如何扛过去。  

上次因嬴政东巡,封禅泰岳,儒家就出了不少的隐患,好在…眼下一切平静。  

平静?  

或许,明岁就不平静了。  

嬴政东巡,所为的一件事便是蜃楼,而蜃楼就停在桑海临近的海域上,距离小圣贤庄很近很近。  

儒家在齐鲁的力量,嬴政不会不知道。  

以自己对他的所知,他是不会允许齐鲁有这般一股力量的,肯定不会的,那么,儒家该如何?  

收缩齐鲁之力?  

小圣贤庄内或许会有一些人认可,也定有一些人不认同,那也是隐患,稍有不慎,墨家、农家就是先例!  

甚至于,较之游侠为主的墨家和农家,儒家…结果会更为麻烦。  

“儒家,子房你不必太过于担心。”  

“你那位掌门师兄可不是普通人,成为儒家掌门这些年…他的手段已经很独到了。”  

“内圣外王,果然诸子百家都有玄妙之道。”  

紫女宽慰一言。  

当初在泗水郡涡水之旁,没有看到儒家的人,心中就已经明了,于子房这样的聪明人来说,他应该早就知道神农堂的结局。  

一堂之力对抗五堂!  

很难。  

更别说朱家堂主邀请的百家好友也未敢全力出手。  

紫兰轩派人前往,乃是为了护持朱家的安全,谁料…苍璩一身之力诡异莫测。  

“儒家!”  

“嘻嘻,子房,我是不担心你们儒家,因为小圣贤庄都是读书人,都是聪明人。”  

“如果连你都想不出来办法解决,我就更不用说了。”  

“子房,你说将来谁可能成为太子?”  

“应该是扶苏公子吧?”  

“可…你所说的那个公子高好像也不差,他母亲还是丽夫人呢,快于我好好说说。”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要插手?”  

“如果谁弱了,我们帮上一把?然后他们不就自己争斗了?”  

“那样的事情才好看。”  

“紫女姐姐,你觉得呢?”  

“你觉得谁比较有优势?”  

儒家?  

担心儒家做什么?  

红衣女子摇摇头,而后,明亮的眼睛转动,单手轻轻绾过肩侧的一束长发,很期待的询问另一件事。  

虽然和子房多年不见,可…历经片刻之言,似是这间静室内又开始浮现当年的一丝气韵。  

儒家根本不需要担心,那里都是聪明人。  

反而,自己现在对另一件事有兴趣了。  

“太子?”  

“此事…难料。”  

“嬴政如今并未衰衰老矣,诸位公子中,也就扶苏公子年长,且历练了多年。”  

“若如良所猜测,其余即将长大的公子现在也已经起了心思。”  

“现在的消息太少太少。”  

“嬴政多年来一直没有立下太子之位,一则是为了庙堂权柄不为分散,以此更好的驾驭六合。”  

“二则,便是诸位公子并无入心之人。”  

“想要看出合适之人,怕是还得数年之功,起码五年之后,才会有小小的端倪出现。”  

“扶苏公子之优,诸公子最为年长,庙堂上下欣赏之人不少,尤其是那位位高权重的武真郡侯,曾多次于扶苏公子有助力。”  

“当年攻楚之时,扶苏更是白芊红手下的一位军将。”  

“其余重臣也有欣赏者,如咸阳的蒙氏一族,那是秦国军中两大兵家豪族之一。”  

“纵如此,扶苏公子还是没有得到储君之位,嬴政之心可知。”  

“更有闻,此次泗水郡之事,于扶苏公子来书,更是紧要,一切做得好,或可得大用。”  

“否则,便是不好说。”  

“胡亥公子?”  

“并无太大之优,其母早逝,后宫无力,庙堂无力,倒是那位公子高不一样。”  

“子以母贵,并非虚言,咸阳宫公主不少,眼下,最为耀眼的明珠是丽夫人膝下的阳滋公主。”  

“公子高更可见一般,无论如何,嬴政都会有此考量的。”  

“尤其…从近年来那位丽夫人和武真郡侯之间的交情来看,明显也非寻常手段。”  

“天明公子的父亲为荆轲少侠,为丽夫人师兄,为武真郡侯镇杀,掌门师兄所言,昔年天明公子年弱,后宫内,丽夫人颇为不喜武真郡侯。”  

“然嬴政于武真郡侯之盛宠未有衰弱,先前不解,现在…武真郡侯也是秦国先王血脉,位当尊荣。”  

“多月之前,那位阳滋公主曾奉命下江南,在武真郡侯府中居住数月,其意当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