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零章 荆棘之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够毁掉了。”  

“若是有书信前来,接下来农家内部会自动有变,期时,大人觉当如何处理?”  

一身黑色衣袍的萧何双手接过文书,快速一览,便是一礼而应。  

刚才大人阅览之时,曾有所言,故而,已经在思忖中了,到了这一刻,也非没有办法。  

就是选择不多了。  

“田言的书信!”  

“调动大军!”  

“果然调动大军,何有数月来的诸般事!”  

扶苏轻叹。  

自己就是不想要调动大军,调动大军之后,意义就不一样了,那会意味着自己的无能。  

帝国初立,已经非战乱之时,山东诸地怀柔为主,自己还要动容军力剿灭那些不足道的游侠。  

岂非令有些人失望。  

非所愿。  

而田言的书信与回应,现在尽管还没有到来,扶苏也不太希望它到来,因为那个结果自己拿捏不准。  

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该高兴还是忌惮?  

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又该如何?  

头疼!  

真不知道父皇当年是如何一步步从太子之位登临天子之位的,真是…心中越发敬畏父皇了。  

待在山东诸地多年,于山东之人的些许言论也有听到,一些人语论父皇不足道,不过是昭襄先王为父皇打下的底子。  

为此,父皇才会这般的顺利。  

可…那些人知道什么。  

他们又懂得什么?  

处于权力的中心,需要面对的…他们又如何知晓?  

“若然田言的书信没有对于六堂的进一步整顿,萧何,那又该如何?”  

没有直接回应萧何之问。  

更为反问了一语。  

“田言能够主动找上大人,就说明她定然会有所准备。”  

谷埒“这种人若说只是为了农家之谋,小也。”  

“就怕有其它的心思,神农堂朱家死了,侠魁田虎执意抗秦,果然田言有谋略,田虎接下来必死。“  

“共工堂、魁隗堂也会有所交代。”  

“四岳堂也是如此。”  

“神农堂苍璩…此人缘何插手农家之事,仍不清楚,也是一个变数。”  

“农家那么大一股力量,如今许多人都在看着,田言不会单独握在手中,不会直接出面成为靶子的。”  

“田言!”  

“如果在下猜的没错,她和烈山堂田猛的死脱不了干系,果然田猛还在,农家现在不是这个局势,依从先前之谋,有很大机会。”  

“田言,明明是烈山堂田猛的女儿,有此事,迫不得已?别的力量?惊鲵剑主?”  

“罗网!天罗地网!”  

“大人,大人对罗网了解多少?”  

萧何极尽运转智谋,事情陷入僵局,自己需要想出应对之法,需要想出解决之策。  

一些事情,自己可以断言。  

田言肯定会再次整顿农家,一直敌秦抗秦的侠魁田虎肯定要死,就是不知道如何死。  

其余六堂的堂主,也会有所变。  

轻轻把玩手上的文书,一道道可能性生出,自烈山堂田猛身死开始,农家就有了变化。  

田虎和田猛实则一般人。  

田言有此谋,很奇怪。  

自己所为?  

外力所为?  

剖根问底,萧何眉头一挑,落于一事,看向大人,这件事从最开始来看,是和田猛有关的。  

到底是谁杀了田猛?  

如今,田言这个嫌疑很大,因为她的步伐和田猛、田虎截然不同,就算不是她杀的。  

也脱不了干系。  

联想到惊鲵剑主,便是又落在罗网身上。  

“罗网?”  

“了解一些,罗网前身为大秦黑冰台,间人、刺客之所,用来探查山东诸国的秘密消息。”  

“后来文信候吕不韦把持重器,又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将黑冰台化为罗网,天罗地网,无孔不入,功用更强了。”  

“近年来,立下的功劳不小。”  

“却…数年前因一事,见恶父皇,父皇因此又设立了影密卫,直接听命于父皇的影密卫。”  

“罗网如今归于廷尉、武真郡侯、车府令三人统御,大部分时间都在车府令掌管。”  

“罗网办事,还是有力的。”  

听萧何提及罗网,扶苏虽好奇,还是将罗网的事情简单道出,泗水郡的事情,罗网办的还是不错的。  

起码对于农家的乱象镇压很及时。  

倒是,影密卫从咸阳来,对于自己看管的很严。  

“罗网!”  

“车府令!”  

“大人和车府令关系如何?”  

萧何再问。  

田猛之死和罗网脱不了干系,至于是流沙卫庄所为,根本不可能,偏偏普通人还行。  

在掌握诸多事件的自己眼中,许多事情自有分析。  

“车府令!”  

“不算熟悉,车府令是父皇当年从邯郸一路带回来的侍人,很得父皇信任,否则,也不会为重臣,也不会统御罗网。”  

“我与之虽不熟悉,他与我胡亥之弟关系极佳,父皇命车府令闲暇教导胡亥。”  

“萧何,你询问这般多,有所得?”  

扶苏摇摇头。  

咸阳宫内,自己见车府令很多次,却关系一般般,也许和自己常常待在华阳祖太后身边有关。  

他对自己倒是很恭敬。  

却是,好端端的,萧何询问这些事情做什么,和农家之事有关?自己怎么不觉得?  

“胡亥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