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七章 天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理,阴阳家智者一脉的事情也该好好安排,自己愧对邹衍师兄。  

不能够将智者一脉发扬光大,也幸好嫣然那丫头一直在努力传承智者一脉,自己为之安心。  

当初将召水那个小丫头推荐给嫣然,便是存了这个心思,自己一生奔波,不适合培养和教导弟子。  

嫣然的性情却相当适合。  

如今嫣然也破入玄关境界,寿元大增,将来可收更多的弟子,智者一脉的传承不至于断绝。  

自己身处西域,也该尽一份心。  

枯皱的手掌抬起,指着随行带来的包裹,那里…有自己放进去的随身之物。  

“此物?”  

宋玉快速命一个童子将包裹中的木盒取来,盒子不大,三寸见方,份量也不重。  

拿在手中,递给南公。  

“此物是智者一脉的传承之物。”  

“自当年大周平王东迁之后,阴阳家诸夏流散,一部分还在大周王室,却失去阴阳家祭祀传承之妙,唯有剩下阴阳五行万变之道,那便是阴阳家智者一脉的前身。”  

“另一部分阴阳家传人则是占星天象,携带上古以来的秘藏隐匿诸夏间,以为传承,虽分离,联系仍存,那是如今阴阳家术者一脉的前身。”  

“其后不久,术者一脉的阴阳家弟子因道者同源之故,便是下巴郡之地,入道家天宗。”  

楚南公缓缓将这个小盒子落入手中,双手徐徐把玩着,并未将其打开,看向老友,艰难一笑。  

欲要轻捋颔下长须,却…消失不见。  

更为苦笑。  

说着,将阴阳家的一些隐秘之事道出。  

“此事…略有耳闻。”  

宋玉拉住老友的手臂,深深的握着。  

老友如此,自己惭愧。  

自己也是楚国人,也该如老友这般出力,却…数十年来,一直都是老友扛在最前面。  

至于老友现在所言,一些事情也听过,就是没有老友所说的这般详细,阴阳家两分确实从大周平王之后开始的。  

“天宗清静,道理也合阴阳家,关尹子他们也没有拒绝阴阳家的人,尤其道家祖师在大周守藏室阅览秘藏之时,阴阳家也有点拨之功。”  

“后来,烽火诸侯,战乱不休,道家内的术者一脉便是要离去,临去之时,被道家的先贤送了两件宝物。”  

“一件是阴阳玉版,为如今术者一脉所有!”  

“另一件便是此物了!”  

“此物被术者一脉转赠于我脉,一直到如今,向来为智者一脉的首领所有,老友,你归于诸夏后,前往雅湖小筑,将它带给嫣然吧。”  

“她其实比我更适合为智者一脉的首领,可惜,当年邹衍师兄去的太早,嫣然那时也不大。”  

“唯有我接下担子。”  

楚南公一口气说了这般多,耗费颇多力量,身侧的浮屠尊者罗户都再一次催动本源,以真界之力滋养三元。  

语落,细细一观手上的智者一脉传承之物,此物在智者一脉数百年,却一直没有解决个中玄妙。  

至于它的功用还是记载有的。  

数息之后,楚南公将手中的三寸见方木盒递给老友宋玉,他可以替自己完成任务。  

“老友!”  

宋玉长叹。  

扫着老友送过来的木盒,终究还是接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是当年老朽占星所得。”  

“当年以牲畜和地脉龙气祭祀昊天,项氏一族的那个小娃娃得了不少好处,再加上那柄长枪,羽翼有成。”  

“接下来…还需要一个契机。”  

“那条白色的长虫…应该不会逃离太远,带给项氏一族的人一句话,让他们尽可能寻找当年的那条长虫,它不会轻易死的。”  

“若是可以找寻到,让项籍那个小娃娃亲自将其斩杀,记住,唯有项籍亲手斩杀才可圆满。”  

楚南公说道那八字预言,那是得至占星的预言。  

现今,昊天混沌,一切难知。  

自己能做的也做了,就看他们了。  

昊天之下,任何事情都不会阴阳一极端,而是轮转万变,楚国还有机会的,需要牢牢把握住。  

“老友,我记下了。”  

宋玉虽不明白具体,想来项氏一族的人肯定知道。  

项籍!  

是项氏一族的那个小娃娃,有所耳闻,项燕很看重那个孙儿,近年来,下落不太明朗。  

估计寻找起来,要花费一些时间了。  

“看来…我的肉身真的很糟了。”  

“说了这番话,都觉消耗极大。”  

楚南公灵觉沐浴大光明金色华光中,有罗户尊者的力量支撑,肉身的异样不为感知。  

可…尊者先前所言,自己也能够明白。  

“南公,不着急。”  

“我会在楼兰待一段时日,等老友你恢复之后再离去。”  

宋玉宽慰着,南公可万万不能够有事,诸夏间…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了,若是南公出了什么事,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htρ://ww.五2○0ωχ.℃οΜ/  

“我暂时应该不会死。”  

楚南公浅浅笑道。  

“浮屠法门,似乎唯有一观了。”  

自己看上去有选择,实则又没有什么选择,将阴阳家智者一脉的事情安排好,心中牵挂去除。  

多年来,能做的也都做的差不多。  

如老友之前所说,也该那些人为一些事情用心了。  

低首看着怀中的金色册子,那是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