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半两五铢(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府有一份关于诸夏产盐之地的统计,落于大秦原有境内的不算多,也就关中、蜀中产盐比较多。”  

“反而是齐鲁、燕地、楚地的产盐低相当多,齐国数百年来,一直富饶,多赖于此,寡人钦羡。”  

“那些地方也该设立专门的行署管辖!”  

铸币之权收拢咸阳,秦王政觉得很好,郡县好好的治理民生便可,无需操劳铸币的事情了。  

由咸阳直接铸币,进而流通诸夏就行了。  

盐、茶、铁,也是如此。  

尤其是盐。  

秦王政觉得将齐鲁之地、燕地、楚地的那些产盐之地纳入官府掌控,已然成为必须,那些东西留在郡县,留在私人商贾手中。  

不妥。  

“茶货也是一样。”  

“听闻商贾贩茶,前往河西之地,前往北方胡族之地,获利甚多,甚至于十倍、百倍之力。”  

“中央学宫那边的有些言语,寡人还是很喜欢的。”  

“有些商贾钱财过多,就容易多想,文信候…便是一个先例。”  

“文信候!”  

“出现一个就好了。”  

“铁器!”  

“禁武令已经落于郡县,寡人也令郡县派出人手,收拢民间威能强大的攻伐利器、锋芒刀剑。”  

“昔日,齐国桓公问管仲:成民之事若何?”  

“管仲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易变。”  

“桓公道:处士、农、工、商何?”  

“管仲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是以,四民之力,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不过管仲下一句所言: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已然不合。”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