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刘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死不辞!”  

一语而落,章邯神色坚毅。  

豁然,章邯背后的那柄利刃出鞘,直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摄入偏厅之内,数十个呼吸之后,再次归来,复归背后鞘中。  

“章邯,你这柄剑上,已经被本侯封印三股力量,一股为生命之力,无论受到何等伤势、身中何毒,此力量可以消融一切。”  

“一股为霸道之力,施展而出,纵然是玄关境界的武者,也得遭受重创!”  

“还有一股为封镇之力,玄关之下的任何武者,尽皆可以镇压!”  

“三股力量是本侯送于你前往陇西的礼物,这是本侯的金印,北地郡内,一切由你,本侯只要稳定!”  

周清言语深沉,翻手间,又是一枚金印出现在手中,金印出,代表自己亲临,如今陇西两郡为自己统御,军政尽皆在手。  

屈指一点,金印破空而出,虚空立于章邯跟前。  

“是。”  

章邯双手接下金印。  

“本侯会密令罗网在北地的力量归于你暂时统御。”  

“另外,天水城旁的三千精兵你带着前往。”  

秦国之内,游侠不多,武道之人鲜少,唯一可以动用的武道力量,也就只有罗网了,如今北地的罗网中人,约有二三十位,足以够章邯所用。  

虽然其内没有化神武者,但有着自己的三道力量,若然章邯合理利用,就是玄关境界的武者,也得被镇压,对于自己的力量,周清还是自信的。  

“武真侯,但…陇西这边的局势正在展开,接下来…?”  

近些时日,章邯一直负责收拢陇西之地的守备之兵,同时,派遣得力之人深入各大城池,以探察情况,随时给予处理。  

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自己若是离去,不知陇西这边谁人接手。  

“陇西这边有本侯亲自坐镇。”  

“一应文书,本侯虽派遣专人下达义渠城!”  

“你此行除却稳定北地郡局势意外,还要查清楚郡守白菘的死因,本侯刚才推演,似乎和狄戎之人有关,具体如何,就看你了。”  

周清回应着。  

“即如此,末将即刻前往北地。“  

章邯接令,不敢有任何迟疑。  

北地郡郡守白菘身死,怕是不仅武真侯为之震怒,消息传至咸阳,估计大王都要派遣要员前来了,念及此,章邯只觉身上的胆子更加之重了。  

不过,对于近月来陇西两郡的局势,自己心中也是有数,能够有此动机的,也只有山东诸国游侠和那些异心异族之人。  

此行当将他们尽数剿灭。  

“去吧。”  

周清点点头。  

对于章邯行事,自己还是放心的。  

“大人,北地郡郡守被杀,接下来陇西郡郡守赢体如何?”  

偏厅之内,云舒已经缓缓的恢复力气,正在条案一旁烹调茶水,徐徐近前,自己能够做的不多,只能够让公子舒服一些罢了。  

白芊红近前一语,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赢体不会有事的。”  

“因为如果赢体再出事,本侯以为…墨家在南楚大山深处的机关城就不用要了。”  

“芊红,你与雪姬即刻前往狄道之城,协助赢体强力稳住陇西局势,必要之时,无需理会赢体意见!”  

一个郡守出事,还能够赖在狄戎之人身上,两个郡守出事,那就意味着整个陇西两郡必须处于全封闭严厉控制状态。  

那个时候,秦国固然短时间内不会东出,但陇西内的一切将会遭受清洗。  

一个都别想跑掉。  

背后作乱的那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他…在试探秦廷的耐心,在逐步扩大陇西两郡的乱象。  

此人…有点意思。  

“是。”  

白芊红屈身一礼,挥手一招,旁侧垂落在踏上的裙衫入手,紫光闪烁,恢复先前明艳的状态,对着一边的雪姬看了一眼,想来大人是想要雪姬护持自己。  

的确,雪姬有这个能力!  

近年来,雪姬的音攻之术已然炉火纯青。  

“是,大人。”  

雪姬也是屈身一礼。  

“鲁大侠,借助狄戎之手毒杀一位郡守,是否有些不合仁义?”  

北地郡,镇原之城!  

此城坐落于三山汇聚之所不远,附近多狄戎之人,其内更有许多数十年前义渠之人的后裔,只是,数十年来,自从秦国统御这里之后,一切都变了。  

臣服者,可以存活!  

不臣服者,直接被杀!  

整个义渠一族,连带其余的狄戎族人杀了不知道有多少,如今虽然还有许多,但都已经过上安稳日子,然…终究有人不甘于长久的沉浮。  

一山深处,河谷之旁,傍晚降临,云雾陡升其内,篝火而起,一行数人零碎的围拢坐下,口中之言诸夏雅韵之声,不似狄戎之人。  

“刘毕,那秦国出兵攻伐山东诸国的时候,何曾将过仁义?”  

“你们儒家不是曾说,欲要讲求仁义,非得是诸夏礼仪之人。秦国乃虎狼之国,蛮夷之人,苛政泛滥,霸道横行,百年来山东诸国身陨秦军手下之人不亚百万。”  

“这足以说明一切!”  

麻衣素袍,灰发的发丝在篝火映照之下,越发显得凌乱起来,须发皆白,席地盘坐,双膝之上横立一柄长剑,于旁侧那位儒家弟子之问,快速给予回应着。  

“可是…北地郡守终究在施展策略稳定北地的局势。”  

“狄戎毕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