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就是那些人的回答?”  

外界一波波的人进入学宫。  

而率先回答完问题的那些人,就在学宫内部讲武堂前的演武场上停留着,等待最后的结果出现,是去是留,就看第二次考核的回答了。  

讲武堂偏厅内,此刻九大院堂博士汇聚,桓齮也就在其内,面前的宽大条案上,有条理的放置着一份份从那些教员手中传来的文书答案。  

马兴暂未离去,也是有兴趣的看着,倒是没有沾手,而是在一位位院堂博士身边看着,看着一份份纸张上的答案。  

“从这些问答中就可以确定最后的一千余人名额?”  

有些奇异,看着一人手中的问答文书,上面教员的文字很少,写着什么诸如想要为父报仇加入学宫,将来想要成为军中主将。  

心中疑惑,头颅一转,看向身旁另外一人,写着诸如想要每顿吃得好加入学宫,将来想要成为像武安君白起一样的军中上将军。  

他倒是真敢想?  

武安君白起那般的绝世名将,百年也不见得出现一个。  

“此人倒是值得奇异,其人身份为上党郡的耕农之家,所语却是为保卫家国,保卫臣民,唯独没有了大王,将来所望一名前后将军,而非军中上将军。”  

“看来,此人值得商榷。”  

一位院堂博士持着手中的一份文书,面上轻笑着言语,语落,将文书放入一旁那暂留的木箱之中,暂留的木箱右侧,为录取之木箱,左侧为淘汰之木箱。ωωω.999xs.co\  

如此,马兴更是不解了。  

“何以如此?”  

轻问之。  

“将军不觉得一位世代耕农之家,能够有这样的言语很奇怪吗?”  

“如这几份文书才是正常的,为了每顿吃点好的、为了能够有爵位、为了能够入军成为百夫长…,而且这些人口中所语的期望不过校尉、偏将居多。”  

“比起那份文书,这些文书更加符合老秦人些许。”  

那位院堂博士轻轻一笑,之前在这讲武堂内,武真侯已经将每个问题隐藏的东西说道一二了,故而,此刻他们心中也都有数,什么人该留下,什么人不该留,也都有一个大致标准。  

先前那耕农之人,如果真的是一位普通人,是很难说出那番话的,如果不是普通人,更是值得商榷了,这就是每个问题的选择。  

“这…,却为如此!”  

马兴想要反驳什么,难道耕农之人就不能够有大志吗?  

但细细一想,一位普通人,每天所想不过是最普通的吃喝,追求小小的爵位而已。  

言语这般大,真的是一位普通耕农之人?文书丢在暂留之中,倒是可解。  

“那这份文书博士不觉得有些太虚妄了吗?”  

即如此,那为何博士要将此刻又拿过来的一份文书丢入录取的木箱,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那上面的回答是让乡老、郡守、父亲母亲有光,然后将来所望是上将军。  

这样的回答也不见得有何出彩。  

“只是提及乡老、郡守、亲族,也没有提及大王,所语更是上将军,实在是敢想!”  

马兴再问。  

“从乡里、郡县选拔,想来那些人肯定见过县令与郡守的,也受过恩惠,这般回应,乃属正常。至于所语期望上将军,更是难得。”  

“武真侯曾语,不想要成为上将军的兵卒不是一位好的兵卒,当然,如果连一个兵卒都无法做好,更不是一个好的兵卒!”  

“有这等期望,就代表心中有这个想法,这正是大秦护国学宫所希望之人”  

院堂博士看着那份被自己扔入录取木箱的文书,又看了马兴一眼,问询前来学宫之目的,名与利乃是正常选择,所问希冀之军职,则是内心深处之欲望。  

想要成为像武安君白起那般的绝世名将,没有这等欲望决然不通。  

武真侯说的很对,如果连上将军的位置都不敢想,那么,还来学宫做什么,直接入军就行了,反正也能够升至校尉、偏将之位。  

而大秦护国学宫所培养之人,如果将来仅仅是校尉、偏将,那就太失败了。  

“不想要成为上将军的兵卒不是一位好的兵卒!”  

“这…武真侯一语令马兴受益良多!”  

是啊,既然入军了,大家都是军人,为何有些人能够成为上将军,而有些人只能够成为百夫长与千夫长之类的,如果将来只是想要成为百夫长,千夫长。  

那么,的确不适合进入护国学宫,学宫培养的乃是将帅之才,而非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  

如此一观,能够被选拔入学宫的,心中皆有着这样不小的期望,有这个期望,将来就表明他们想要去成为这样的人。  

哪怕只有十个人成功,那就是护国学宫的目的。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而学宫所谋,正是那难求的良将!  

“想不到这几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能够看出这么多东西,想来也定是武真侯所设。”  

原本以为那文书所言的几个问题没有什么,看着也都很普通,想不到在其内,还隐藏这般的奥妙,通过这般筛选,怕是三年之后,从学宫出来的人,会给予军中极大的助力。  

也无怪乎,武真侯这般受到大王看重,如今想来,武真侯虽没有上将军那般的显赫军功,但所语所谋,都是涉及国本,这一点非上将军能够做到。  

仅仅两大学宫,再加上学宫将来的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