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七章 轻松大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是消失不见。  

听着身边胡亥的不住宽慰之言,公子高没有回应。  

一些事,自己心中有数。  

当初父皇密旨落下,相召自己前往中原之地治理水灾,本不以为意,连多月之前关中那般大的雪灾,都能处理好。  

都已经有了新的。  

再去处理水灾,岂非大材小用?  

岂非浪费齐鲁之地的好时机?  

在这里已经超过十日了,本觉到达中原后,雨势停缓乃至于不存,水灾也就轻而易举了。  

甚至于在前去中原的路上,都已经写就一份大致的治灾纲要,施为之,则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情抚平。  

现在!  

多难了。  

其实。  

先前写好的那份治灾纲要还是可用的,可惜,难以很好的将其落于各地,难以将法子落下,赈灾自然无从谈起。  

为何难以落下!  

这场雨,还在继续。  

还没有结束。  

大雨之下,整个中原之地一切都乱了。  

若非一些以水石铺就的驰道、要道还在,真的一切都运不进来了,一个个灾区的景象只会更不堪入目。  

若非现在是夏日,天候显得不那么寒冷,灾民就算身上没有衣裳,就算只有一层薄薄的衣裳,同样可以撑过去。  

倘若是冬日!  

那就更麻烦了。  

道路难通,那些纵横四方的沙土道路,在这般雨势、大水的浸润下,早已经泥泞不堪。  

一路走来,多有体会。  

一处处临近大河、水域旁边的乡里村落,皆受水灾侵袭,民舍房屋八成左右都有损伤。  

仅剩的一二,初始还好,这段时间…也被诸人损毁的差不多了。  

赈灾之要,一则,灾情之地要安稳,王离将军率兵五万大军巡视灾情各地,自己是放心的。  

二则,有足够的钱粮将灾情压下!  

中原之地,还是繁华的,虽有不少钱粮可用,奈何,灾情还在继续,难以真正将钱粮落于各处。  

一些地方的灾情已经稳住了。  

更多的一些地方,则是需要时间。  

时间!  

一两日,三五日也就罢了。  

雨势还在,一些钱粮难以快速通达的地方,多为麻烦。  

自己是来赈灾的,如何希望看到那些麻烦?  

着急?  

心中如何不着急?  

近几日,咸阳以及江南都有人手前来,协助自己处理整个中原之地的灾情。  

自己是不希望那些人前来的。  

如今之势,也非自己能掌控。  

“东阳县令,接下来的仓中谷物,可以多发一些给外面的灾民食用。”  

“不出三日,就会有粮草、药材送来。”  

“务必…不要出现饿死的情形。”  

“城中的医者也要尽力而为。”  

“公子,下官明白。”  

“雨势这些日子,城中的医者都有尽力的,城中的一应生熟药材都有汇聚一处。”  

“每日都有分发城外所用。”  

“为筹集大量的粮食,城中的一些富户之家,多有心力,否则,还不一定可以坚持到现在。”  

“城中富户之家?”  

“他们有心了,灾情如此,帝国郡县皆有心力,他们也能有这般心思,上佳之事。”  

“既然处理,帝国不会忘记他们。”  

“你将心力之人记下,待灾情过后,有司会有奖赏落下的。”  

“诺!”  

“你们说这场雨还要下几日?”  

“当初来中原的时候,我以为再下三两日就差不多了,谁料…,再继续这样下雨,一路运送的钱粮都会损失许多。”  

“公子,下官难说。”  

“五日之前,下官有观虚空之上,云层有变稀薄的迹象,比如今的天候还要好一些。”  

“本觉雨势就要停了。”  

“只是…到今日还在下雨,虽说不大,绵绵若刀,多令灾区郡县难以施展手脚。”  

“不过,从郡府下发的消息来看,帝国从各地运送的钱粮诸物都在源源不断送来,非道路所阻,早已经到达了。”  

“公子刚才也有言,再有两三日,支援就来了。”  

“非驰道,送来的时间还要慢一些。”  

“这一次灾情过后,以水石铺就通达郡县的要道,还是需要的,论花费,也不为大。”  

“走吧,随我出城去那些灾民之地瞧瞧。”  

“若无大碍,就要离开东明,前往它处了。”  

公子高颔首。  

雨势难料,水灾还在持续,艰难、苦难、惨事…还有,帝国对中原灾区的支援也在源源不断到达。  

诸般人力、物力都在涌入中原。  

接下来,就算灾情还没有结束,也不会更加严重了,何况,已经下了这些日子的雨,也该停了吧?  

难不成昊天真的要将中原彻底淹了吗?  

不能够!  

“灾民之地?”  

“这…,公子,城外的灾民之地多有脏乱,听下面的人所言,还有一些人对每日分发的粮食不多而怨恨官府。”  

“下官…下官担心,公子身份尊贵,在这里居高而望,同样可以看到远处的灾民所在之地。”  

“兄弟,县令所言不无道理。”  

“无妨。”  

“突然想要去瞧瞧了。”  

“真要担心安危,多派一些兵士就好了。”  

“公子,城外的灾民之地多乱,下官真的担心…!”  

“何故推三阻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